原创 日本人爱说的“八嘎呀路”,很多人都理解错了,其实起源我国唐朝
创始人
2025-10-07 05:31:08
0

抗日剧里的八嘎呀路是怎么来的?

在抗日题材的影视剧里,我们常听到日本军官气急败坏地吼出一句八嘎呀路。这其实是根据日语发音模仿的骂人话,但真实发音和用法与剧中表现略有不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孩子们玩打鬼子游戏时,扮日本兵的孩子总爱模仿电视剧,装模作样喊这句台词。当时大家都以为这和中文的国骂差不多,但实际上,它的含义和起源要复杂得多,甚至能追溯到唐朝的中日文化交流。

唐朝的文化输出意外造就日式脏话

唐朝时,中国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科技全面领先世界,引得各国纷纷派使节来学习。当时尚处落后阶段的日本尤为积极,先后19次派遣遣唐使赴唐。唐朝人热情接待这些使者,不仅传授技艺,还赠送大量典籍。其中,《史记》里赵高指鹿为马的典故让日本人印象深刻——秦朝权臣赵高为测试群臣忠诚,故意把鹿说成马,而趋炎附势者竟纷纷附和。

这个典故在中文里演变为成语指鹿为马,形容颠倒黑白。但日本人却从中提炼出马鹿(读音八嘎)一词,用来骂人愚蠢。后来在二战期间,这个词成了日本军中的热门脏话。

日军内斗催生骂人二重奏

二战时日本陆军和海军矛盾极深,双方事事作对。会议上经常出现类似台湾省议会式的混乱场面——严肃议题迅速演变成互泼脏话。在日本文化中,直接骂人愚蠢(马鹿)极其无礼,于是被骂的一方会回敬野郎(呀路,意为山野村夫)。这两个词组合起来,就成了我们熟悉的八嘎呀路。

侵华时期的扭曲使用

当日军踏上中国土地后,面对这个曾经仰望的文明古国,他们竟生出畸形的优越感。于是把内部互骂的终极侮辱词汇八嘎呀路甩向中国百姓,通过叠加两个贬义词来强化侮辱性。这也解释了为何抗日剧中日军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日语脏话的反差萌

抛开历史背景,这两个词在日语日常中也有可爱的一面。就像我们叫朋友小笨蛋是亲昵,日本人用马鹿调侃好友时也带着暖意。而野郎后来衍生出更多用法:朋友间戏称类似你这家伙,或特指男性身份(比如发现网恋对象是男生时可以说原来是野郎啊)。这种语言的双面性,反而让当年的侵华日军滥用显得更加恶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阵是古代战场上军队阵形的布置方式,它不仅可以用于进攻,也常用于防守或驻扎。根据敌人的行动、地形和天气...
以色列选美小姐台上瞪巴勒斯坦小...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11月10日,以色列选美小姐希拉兹在比赛中疑似白了巴勒...
原创 直... 北洋军阀在中国历史上常常被分为直系和皖系,尽管这种划分只是为了便于记忆,并没有明确的阵营划分。实际上...
“尊重沈伯洋成为‘台独烈士’的... 北平锋 11月11日,台湾《中国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沈伯洋处境,台独路线缩影》指出,“身为中华民族的...
力量钻石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力量钻石(30107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真·三国无双:起源》大型DL... 快科技11月12日消息,光荣特库摩宣布,战术动作游戏《真·三国无双 起源》大型DLC“梦幻四英杰”今...
原创 刘... 刘备虽然被后世称为仁君,但他一生中也有过一些鲜为人知的算计与疑虑。尤其在临终时,他将心腹大将赵云召至...
原创 最... 民国时候,中央政府看着是统一了全国,其实地方上还是军阀各自为政。有这么一位军阀,让蒋介石头疼了十几年...
原创 历... 假作真时真亦假,当历史与小说交织在一起时,往往小说中的人物更显立体和生动,常让人误以为这些人物在历史...
巴基斯坦遭遇重大挑衅,宣布进入... 文/三玄 不到24小时,印巴接连传来巨响,南亚上空再次被战争阴云笼罩。 先是印度新德里红堡发生汽车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