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陆全称为阿非利加洲,坐落于东半球的西部区域。它北接欧洲大陆,东邻亚洲板块,东面是浩瀚的印度洋,西边则是辽阔的大西洋。这片广袤的土地总面积达3020万平方公里,堪称世界第二大洲。值得注意的是,非洲被公认为人类文明的摇篮,自从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后,考古学界普遍认同东非和南非地区很可能是人类最早的起源地。
从人类进化史来看,现代智人最初在非洲大陆出现,随后向全球各地迁徙扩散。在适应不同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大主要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的白种人、聚居在亚洲的黄种人,以及生活在非洲的黑种人。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非洲大陆的居民并非全部都是黑种人。
具体来看,黑种人大约占非洲总人口的66%,他们主要居住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袤地区。剩余人口中,白种人主要分布在北非各国,还有少量黄种人群体,其中以马达加斯加岛最为集中。多项国际研究数据显示,在全球人种智商比较中,东亚黄种人群体普遍较高,其次是欧洲白种人(特别是犹太人群),而黑种人的平均智商相对较低。但有趣的是,这种智商差异似乎并未直接反映在经济发展水平上。
观察非洲各国的经济状况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以黑种人为主的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他撒哈拉以南的黑人国家如卢旺达、埃塞俄比亚等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反观以白种人为主的北非地区,尽管坐拥丰富的石油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更令人意外的是,非洲唯一的黄种人国家马达加斯加,竟然位列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其贫困程度甚至超过许多黑人国家。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造成这种特殊现象的首要原因在于人种构成。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居民主要是黑黄混血人种,纯种黄种人占比很小。该岛位于非洲东南海域,其主体民族马达加斯加人是由来自亚洲的南岛民族(主要分布在印尼、新西兰等地)和非洲大陆的班图人长期融合形成的。这种独特的混血历史造就了当地人多样化的外貌特征:浅棕色皮肤、小巧的鼻子、较薄的嘴唇和卷曲的头发等。如今岛上只有极少数人保持着纯正的黄种人血统,比如现任总统拉乔利纳,其外貌与东亚人几乎无异。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历史基础薄弱。尽管马达加斯加自然资源丰富,但与非洲其他国家一样,长期遭受殖民统治。法国殖民时期将该岛单纯视为原料供应地,从未进行过任何基础设施建设。这与南非形成鲜明对比——作为英国重点建设的自治领,南非在20世纪初就拥有了现代化的首都比勒陀利亚。而马达加斯加直到1960年代独立时,工业基础几乎为零。虽然现在有了一些工业,但整体仍十分落后,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和畜牧业,严重需要国际援助。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当地居民平均智商较高,也难以快速改变国家的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