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百年:中华民族的血泪抗争史】
近代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沉痛的一页。腐朽的清政府统治时期,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行打开国门,铁蹄所至之处生灵涂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这些暴行至今仍刺痛着每个中国人的心。列强们更通过《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数十个不平等条约,疯狂蚕食中国领土主权。在这民族存亡之际,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曲保家卫国的壮歌。
【从神童到将军的传奇人生】
在众多爱国志士中,林则徐虎门销烟彰显民族气节,李鸿章推动洋务运动谋求自强。而有一位将军仅用22天就收复180万平方公里国土,却在睡梦中惨遭暗杀,他就是被称为北洋怪杰的徐树铮。1880年深秋(光绪六年十月九日),徐树铮出生于江苏萧县一个书香门第。其父徐忠清已届四十七岁高龄,对这个迟来的儿子视若珍宝。幼年的徐树铮天资过人,七岁便能即景赋诗,乡邻们常能看见这个总角小儿在私塾窗下摇头晃脑背诵《论语》的身影,被当地人誉为徐家神童。
【乱世中的成长抉择】
十三岁中秀才的徐树铮本可走科举正途,但甲午战争的炮火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897年目睹列强肆虐的惨状后,这个文弱书生毅然弃文习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前夕,十九岁的他深夜翻墙离家,怀揣着投笔从戎的决心奔赴军营。其父得知后星夜追赶,强行将他带回,并匆忙为他迎娶了当地夏姓女子,企图用家室牵绊住这个热血青年。谁知新婚妻子深明大义,不仅支持丈夫的报国之志,更在婚后三年亲自为他收拾行装,送他前往济南投军。
【遇伯乐展宏图】
在济南军营中,徐树铮遇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伯乐——北洋军阀段祺瑞。段祺瑞赏识这个满腹经纶的年轻人,1905年资助他东渡日本,进入东京振武学校学习军事。学成归国后,徐树铮迅速成为段祺瑞的左膀右臂。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他敏锐抓住沙俄势力撤退的时机,主动请缨收复外蒙。经过激烈廷议,31岁的徐树铮被任命为西北筹边使,率领边防军开赴库伦(今乌兰巴托)。
【闪电收复外蒙的军事奇迹】
1919年寒冬,徐树铮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战术,仅带8000精兵陈兵库伦城外。他一面武力威慑,一面巧妙运用外交手段,最终在11月24日迫使外蒙古王公签署《撤销自治呈文》。从出兵到收复仅用22天,创造了近代中国领土收复的奇迹。此后他三度挥师北上,相继收复买卖城、乌里雅苏台等地,总计18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疆土重归版图。为巩固边防,他还在当地推广蔬菜种植,建立学校医院,展现出不俗的治政才能。
【将星陨落的悲歌】
然而官场险恶胜过战场。徐树铮的锋芒毕露招致多方忌惮,与冯玉祥等军阀结下深怨。1925年12月30日,45岁的徐树铮乘火车南下途经廊坊时,在凌晨熟睡中被冯玉祥部将张之江派出的刺客杀害。这位收复国土的民族英雄,最终被暴尸荒野,直到其学生多方寻找,才将早已腐败的遗体收敛安葬。徐树铮的悲剧结局,成为那个军阀混战年代爱国志士命运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