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16日,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惨烈的孟良崮战役已进入第四天。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正摩拳擦掌,准备对国民党军精锐整编74师盘踞的最后几处高地发起总攻。这支号称御林军的部队此刻已陷入绝境——在光秃秃的孟良崮山区,他们既无粮草又无水源,白天要承受解放军如潮水般的进攻,夜晚想生火做饭时,只要有一星半点火光闪现,立刻就会招致精准的炮火打击。 孟良崮守军陷入绝境
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当初选择据守山地时,因山路陡峭、弹药不足,不得不将重型火炮全部遗弃在山下公路。如今面对解放军的炮火压制,这支机械化部队竟毫无还手之力。更可怕的是持续多日的断水危机,在烈日炙烤下,干渴的士兵们嘴唇皲裂,喉咙冒烟,不得不宰杀战马,为争夺马血、马尿而大打出手。然而这点液体对近三万人的部队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在名为野猫圩沟的山坳处,确实存在一眼珍贵的山泉。但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早已布下天罗地网,用密集火力封锁了水源。尽管74师组织数个营的兵力,在机枪和迫击炮掩护下发起敢死冲锋,但经过三小时激战,抢水部队始终无法突破封锁线,最终只能拖着伤亡惨重的队伍撤回山上。 空投闹剧加速败局 南京的蒋介石始终惦记着这支嫡系部队,不断派出运输机进行空投补给。当引擎的轰鸣声划破天际时,饥肠辘辘的国军士兵顿时沸腾起来,他们手忙脚乱地在阵地上铺设各种识别标志,眼巴巴望着飞机投下救命物资。然而很快他们就绝望地发现,对面解放军阵地上竟也出现了完全相同的标志布板。 恼羞成怒的74师通过电台要求空军更换识别信号,却陷入可笑的模仿游戏——无论他们换成白色布条还是红色旗帜,对面的解放军总能立即效仿。高空飞行的飞行员被地面混乱的信号搞得晕头转向,加上惧怕低空飞行遭遇防空火力,只能草草将物资投向任何可见标志区域。于是成箱的压缩饼干、成袋的面粉和珍贵的水囊,纷纷落入华东野战军手中。 困兽犹斗终难逃覆灭 眼睁睁看着补给品落入敌手,74师残部气得捶胸顿足却无可奈何。饥渴交加的士兵们蜷缩在战壕里,士气跌至谷底。至正午时分,这支曾经威风凛凛的王牌部队,控制区已从最初的数十平方公里,萎缩到仅剩孟良崮主峰和芦山两个孤立山头。下午三时,随着解放军冲锋号的响起,最后的围歼战落下帷幕。整编74师三万余人全军覆没,其师长张灵甫的遗体也在一个山洞中被发现,这支蒋介石最倚重的精锐之师,就此永远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