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说曹操,曹操到\"这句家喻户晓的俗语还有下半句吗?这个流传千年的典故虽然广为人知,但大多数人却不知道它其实还有更精彩的下半部分。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探寻这个典故背后的完整故事。
这个典故最早见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的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当时权倾朝野的董卓把持朝政,残暴不仁,将汉献帝刘协囚禁在深宫之中。董卓麾下更有吕布、华雄、郭汜、李傕等威震天下的猛将,朝野上下无人敢与之抗衡。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在司徒王允的精心策划下,这位不可一世的权臣最终命丧义子吕布之手。
董卓死后,天下并未恢复太平,反而陷入了更大的混乱。各路诸侯纷纷拥兵自立,而可怜的汉献帝依然未能摆脱傀儡的命运。在谋士贾诩的献计下,郭汜、李傕率西凉铁骑攻陷长安,再次挟持了汉献帝。经过一番波折,汉献帝终于获得东归的机会,但郭汜、李傕很快就后悔了,他们合兵一处,派精锐骑兵追击。就在汉献帝陷入绝境之际,曹操派大将夏侯惇率领精锐部队及时赶到,大破追兵,成功解救了汉献帝。这段惊险的救援,正是\"说曹操,曹操到\"典故的由来。
不过,这看似巧合的救援实则是曹操精心设计的政治布局。早在汉献帝抵达洛阳时,曹操就已经接到入朝辅政的诏书。当他率军赶到洛阳时,恰逢李傕、郭汜的军队正在攻城。这场恰到好处的\"偶遇\",不仅让曹操获得了救驾之功,更成就了\"说曹操,曹操到\"的美名。
而这个典故的下半句,则与另一位三国名将吕布有关。在著名的濮阳之战中,曹操与吕布展开激战。此役曹操大败,在溃逃途中险些被吕布生擒。有趣的是,吕布因为不认识曹操的样貌,竟然与这位宿敌擦肩而过。《三国演义》第十二回生动记载了这个戏剧性的场景:\"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
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毛宗岗对此事有一段精彩的评述:\"见了曹操,反问曹操,舍却曹操,别赶。曹操谚云:方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正是这最后一句\"当面错过,岂不好笑\",成为了\"说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与上半句相比,这下半句不仅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具讽刺意味,堪称这个典故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