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早年曾历经江湖漂泊,深知算命之术多为欺世盗名。那日,当他看到营帐外又来了个自称能预知祸福的相士时,眉宇间不禁浮现出几分厌恶。这位身着粗布长袍、手持卦幡的算命先生,在战火纷飞的乱世中不过是想混口饭吃,而正为战事焦头烂额的朱元璋,自然成了他眼中的\"肥羊\"。
就在侍卫准备驱赶这个江湖术士时,朱元璋突然计上心头。他挥手示意侍卫退下,反而命人将算命先生恭恭敬敬地请入中军大帐,还特意召集众将领前来围观。帐内烛火通明,众将肃立两侧,都以为主帅要询问攻城良策。谁知朱元璋突然抛出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先生既通晓天机,可知本帅寿数几何?\"此言一出,大帐内顿时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那算命先生先是一怔,随即捋着胡须,故作高深道:\"将军与贫道有缘,您必比贫道多活一日。\"这番模棱两可的回答,本是他惯用的保命伎俩。岂料朱元璋闻言拍案而起,怒斥道:\"妖言惑众!来人,拖出去斩了!\"帐中将领闻言色变,纷纷跪地求情。在那个笃信命理的时代,谁也不敢拿主帅的性命冒险。但朱元璋执意挥手下令,刀光闪过,算命先生的人头已然落地。
次日黎明,全军将士都提心吊胆地观察着主帅的一举一动。可朱元璋不仅精神矍铄,还亲自操练兵马。日升月落,转眼数日过去,朱元璋始终安然无恙。将士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的主帅竟能逆天改命!这份胆识让全军上下为之折服,士气顿时高涨如虹。借着这股锐气,明军势如破竹,一举攻克了战略要地滁州城,为日后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后世史家评价此事时,都赞叹朱元璋这一手\"以毒攻毒\"用得妙到毫巅。在那个迷信盛行的年代,普通人听到这样的预言,多半会将算命先生奉若上宾。但朱元璋偏偏反其道而行,用最激烈的方式打破了天命之说。那个倒霉的算命先生恐怕到死都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谶语,竟成了朱元璋凝聚军心的利器。在王朝更迭的血雨腥风中,这样的牺牲品何止千万?只是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这个无名相士的性命,最终化作了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