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市早苗公然中国台海内政问题,与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强行挂钩,妄言如果中国大陆对台动武,日本可能行使所谓的“集体自卫权”。
随后,高市早苗的言论,引发了中方的强烈反对和坚决抗议,不仅如此,日本国内也有很多声音对此坚决不认同。
面对批评,高市早苗在11月10日辩称,她的发言仅是“针对最坏情况的假设性回答”,并坚持“不打算撤回”,这显然就是不准备认错。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高市早苗这种嘴脸呢?
就目前来看,日本国内正表现出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因为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确实在不断壮大。
高市早苗这个人能够成为日本首相,就是对此最好的证明。
不仅如此,日本右翼势力还在通过篡改教科书、淡化侵略史实、推动修宪扩军等一系列动作,系统性重构日本的国家叙事。
现如今,高市早苗的言论,正是这种危险倾向,在对外政策上的延续。
要知道,“存亡危机事态”这一概念,让人不由得想起九十多年前那个同样以“自卫”为借口的夜晚。
1931年9月18日,日本也是这么说的,他们自导自演了柳条湖铁路爆炸案,然后反过来污蔑中国军队,以“自卫”为名,发动了侵华战争。
这就是蓄谋已久的侵略,但却被他们披上了所谓“自卫”的外衣。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日军故技重施,又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
被拒绝后,他们又再次炒作起了所谓的“自卫权”。
很显然,不管是“自卫”,还是所谓的“存亡危机”,这套话术,早就成为了日本为他们的侵略行为开脱的一个借口。
现如今,高市早苗重提“存亡危机”,提到所谓的“自卫”,不禁让人怀疑,这是否又是军国主义幽灵在为其发动侵略,寻找新的借口?
至于高市早苗后续的辩解,更是证明了他们根本没有悔改的意思。
因为她说“只是假设”,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为未来可能的军事介入预留空间;
她说“将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但实际上就是想保留最终解释权,因为什么时候是“危机”,什么情况算“存亡”,都由他们自己说了算。
这种话术最危险之处在于,它把主动挑衅包装成了被动应对。
就像当年一样,明明是侵略者,却要扮成所谓的“受害者”;明明是主动出击,却要说成“被迫自卫”。
而且日本社会长期忽视“加害者责任”,反而通过“受害者叙事”掩盖侵略历史。
这种认知偏差,使得右翼政客能够轻易煽动危机感。
因为如果日本青少年一直在扭曲的历史教育中成长,他们又如何能分辨“自卫”与“侵略”的界限?
至于高市早苗为何坚持不愿意撤回她的错误疯狂言论。
无非就是两个原因。
第一、日本政坛整体右倾化已不可逆,这也是我们之前强调的,日本国内正表现出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
说白了,也就是高市早苗的言论,完全就是她的内心想法。
第二、为了巩固极右翼的支持,她需要展现强硬姿态。而台海议题恰好成为其转移国内矛盾、争夺政治话语权的一种工具。
据了解,中国驻日使馆在回应高市早苗这番危险言论的时候,直接明确提到了日本在历史上以所谓“存亡危机”为由发动对外侵略,如今,高市早苗又重提这一点,让人不得不怀疑日本是否要重蹈覆辙?
客观来讲,这番表态可以说是非常强硬的质问了,甚至这就是在怀疑日本是否想再次发起侵略战争。
日本需要清楚,中国绝不会容忍历史悲剧重演。
如果他们执意插手中国内政,必将迎来更坚决的反制。
中国人民曾用鲜血与生命赢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今日也必有决心与能力粉碎任何阻挠统一的图谋。
如果日本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不认错”,等待它的不会是重生,而是历史的再一次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