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对元青花的喜爱,但凡玩收藏的朋友,无不以拥有一件元青花瓷器为此生的梦想之一。据专家学者考证,流传至今有序有据可查的不过三百多件。 绝大部分元青花收藏于海外博物馆和国内博物馆里,极少的存世量,加上极大的知名度,造成元青花瓷器身价不菲。 最著名的其中一件元青花藏品(如图),是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的的鬼谷子下山罐,当时价格折合人民币2.4个亿。
八十年代以来,景德镇高仿元青花者,在利益的驱使下,穷极智力,折耗物力,大批元青花瓷被仿制出来。毫无疑问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赝品。
作者作为收藏界资深的古玩藏品经纪人,家族世代收藏。由于自身对瓷器的钟爱,本人与业内多名资深专家学者 藏家探讨于元青花鉴定的问题以及当下市场中常见的造假手段,此文,我将分享几点关于元青花常用的一些鉴定技巧。
下图是30款常见的元青花代表供大家参考:
元青花的鉴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以下是一些重点的鉴定关键要点:
一 : 辨胎质特征
胎质:元青花胎体普遍厚重,胎质略显疏松,呈灰白色或米黄色,采用“二元配方”(瓷石加高岭土),氧化铝含量较高。先要看器身的的缩釉部分与底足露胎处,元青花的胎质较为紧密,胎骨颜色更加精纯。
底足:底足常见粘砂、釉斑,露胎处细腻油润,有“火石红”现象,但仿品的“火石红”多为人工喷洒,缺乏自然过渡。
成型工艺:大件器物多分段拼接,接痕明显;高足杯足部为空心胎接,梅瓶口部呈梯形。大部分底部和圈足内外黏有窑砂,有些已经熔入釉中。
二: 辨纹饰
元青花器物画面满,但清楚严谨,纹饰层次多,大多数繁而不乱。器物上所画图案主次分明,有边角纹饰、主题纹饰和次要纹饰之分。构图丰满,显得十分热烈。所绘图案最明显特征是:无论是花草、山水、人物等,生动活泼、笔法挥洒自如、流畅且多样化,而近现代的仿品虽然造型与纹饰几可乱真,但是绘画没有元瓷的流畅洒脱,笔法生硬带涩
青花龙纹
青花辅助纹饰
三:辨釉色
元青花瓷所用的青花料是进口钴矿,这种原料含铁量较高,高温烧制后,色散晕,颜色鲜艳。但是现代仿品所用的青花料大多数为国产料,含铁低,含钴、锰量高,烧制后所呈现出的颜色为暗蓝色,没有元代青花那种鲜艳深沉的感觉。现代仿品用的新釉料,绝不可能有年代悠久的天然光泽感,釉面所呈现出的只是浮光。
元青花大罐
元青花釉色
四:青花发色有特征:
1;青花泛紫现象:当用元青花瓷器荧光照射或者拿LED灯光照射时会出现青花泛紫现象。元青花纹饰在自然强光下整体皆呈紫色现象,国产青花料都是没有的。
2:自然散晕现象:使用苏麻离青 青花料纹饰的边沿淡淡出现了晕散感,使整个纹饰绘画更灵活自然生动。
3:青花下沉现象:
元青花上的苏青料由于矿物元素成分的特殊性,使得青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沉,即吃胎又吃釉,立体感特别强,有凹凸不平,青花入胎现象。
4:铁锈斑现象:
由于苏麻离青料含低锰高铁,其含铁量较高,如果淘洗不充分就会产生铁锈斑。高档的元青花淘洗的很干净,很少釉铁锈斑,发色幽兰迷人,这是高档元青花才有的特征。
其他辅助鉴定要点:
除以上核心要素外,还可以通过重量和声音辅助判断,元青花因胎体厚重,上手重量适中,敲击时声音清脆悦耳,余音较长;仿品要么过于沉重发闷,要么过于轻飘,敲击声音短促干涉。同时,真品表面可能存在于自然的使用痕迹或土沁,土沁深入胎釉结合处,分布自然;而仿品人工做旧的土沁浮于表面,用清水可轻易擦拭掉。
元青花存世稀少,市场赝品众多。鉴定时需结合实物观察,多参考考古出土和博物馆标准器,避免仅凭单一特征判断。收藏元青花需保持理性与耐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藏品市场中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