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当年“熬死”苏联的美国,也能击败如今的中国?李显龙说了句中肯话
创始人
2025-10-02 20:01:37
0

前言

1991年苏联解体时,军费开支吃掉了国家财政的四成老百姓排队抢面包,政府却把钱砸向星球大战

如今华盛顿故技重施,对华挥舞145%关税大棒,想复制当年的辉煌战绩

但这套冷战剧本真能搞定今天的中国吗?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的一句话,让人醍醐灌顶。

作者-水

美国如何用四招拖垮苏联

想知道美国是怎么拖垮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的吗?

说起来,苏联的倒塌不是一天造成的。里根政府精心设计了一套组合拳。

先是军备竞赛让苏联陷入装备竞赛的无底洞,接着代理人战争把苏联拖进阿富汗这个"帝国坟墓",然后星球大战计划让莫斯科砸下天文数字研发反导系统。

最后联手沙特把油价从30美元压到12美元,掐断了苏联的经济生命线。

四招下来,苏联的经济彻底扛不住了。

军费占GDP比例飙升到令人咂舌的40%,普通人连买双尼龙袜都要进口。

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注定走不远。苏联把大量资源投向军工复合体,轻工业制造能力严重不足。

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严重依赖进口,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民怨越积越深。

与此同时,美国在全球布局代理人战争,消耗苏联国力。

阿富汗战争打了整整十年,苏联不仅损失惨重,还背上了"侵略者"的恶名。

国内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更要命的是,里根抛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看似科幻的反导系统让莫斯科如临大敌,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跟进研发。

结果呢?苏联的科技实力确实不错,但这种竞赛完全是在美国设定的赛道上奔跑。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能源价格战。苏联70%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这条生命线一断,经济立刻休克。

民怨沸腾,加盟共和国离心离德,这个红色帝国终于轰然倒塌。

美国人至今还为这场不战而胜的胜利而自豪。

中国凭什么不会重蹈覆辙

美国人现在想如法炮制,问题是中国真的是"第二个苏联"吗?

说实话,差得远呢。

苏联是个资源型经济体,靠卖石油天然气过日子,工业结构单一得可怜。

中国呢?改革开放40多年,早就建成了全球唯一的完整工业体系,从螺丝钉到航母都能自己造。

制造业占全球35%,新能源汽车产能占全球60%,这可不是吹的。

更关键的是,苏联是15个加盟共和国拼凑起来的松散联盟,各自心怀鬼胎。

中国56个民族经过几千年磨合,早就血脉相连。

汶川地震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脱贫攻坚时全国一盘棋,这种凝聚力苏联有吗?

经济制度上更是天壤之别。

苏联死守计划经济不放,中国早就搞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该放开的放开,该管的管住。

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融入全球贸易体系,成了世界工厂。

美国想经济脱钩?做梦去吧。

中国的军费倒是很理性,始终控制在GDP的1.5%左右,2024年约2.4万亿人民币。

不像苏联那样被军备竞赛拖垮,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

爱好和平,不好战但也不怕战,只是根据自己情况发展军事科技。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吸取苏联教训后,对自身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完善。

这使得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充分借鉴经验,不断自我调整和优化。

从经济特区到对外开放,从国企改革到民营经济发展,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

这种自我革新的能力,正是苏联所缺乏的。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苏联那样倒下

特朗普对华挥舞关税大棒时,估计以为能复制里根时代的辉煌。

结果呢?

145%的关税砸下去,中国不但没垮,反而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

华为被制裁后搞出了鸿蒙系统,大疆被禁售后全球市场份额反升至85%。

长江存储搞出了232层3D闪存,上海微电子28纳米光刻机用上了国产磁体。

美国越禁越强,这剧本不对啊。

更搞笑的是,美国自己先受不了了。

英特尔等科技巨头跑去华盛顿游说放宽限制,特斯拉上海工厂贡献了全球45%的交付量。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自给自足。

在国际贸易中产生的问题,现在也随着人民币走向全世界而化解。

简而言之,中国并不害怕美国的制裁。

美国的8800亿美元军费是中国三倍多,却陷入了"越花越不安全"的怪圈。

21世纪的大国博弈,不是20世纪的简单重复。

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深度绑定,想搞冷战式的全面对抗?现实不允许。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没有军事盟友的国家,在国际冲突中也不会直接派兵参与纷争。

因此上像苏联那样将自己拖入战争泥潭的行为,在中国身上很难发生。

新加坡前总理一句话,戳破了华盛顿的幻想

李显龙的话为什么这么有分量?

因为新加坡夹在中美之间,看得最清楚。

这位资深政治家直言不讳:"美国想用对付苏联的那套来对付中国,注定失败。"

他还提醒华盛顿,不要低估了"面对的是一个多么强大的对手"。

作为小国总理,李显龙深知"大象打架,小草遭殃"的道理。

新加坡樟宜港停泊着美军舰艇,码头上却堆满了中国集装箱。

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这种分裂让小国很难受。

但李显龙提出了务实方案:先在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领域建立合作。

再慢慢解决复杂的政治分歧。

这种求同存异的东方智慧,恰恰是破解中美僵局的钥匙。

就连基辛格生前都承认:"要想打败中国是很困难的事情,甚至可能被反杀。"

这位冷战设计师看得很透彻:中国从来没想过要取代美国当世界老大。

也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国。

如果美国一意孤行,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

许多国家仍然希望中美两国关系的恶化能够得到遏制。

美国从对华的强硬态度中脱离出来,走向良性竞争才是实现中美双方共赢的办法。

李显龙反复呼吁,希望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避免发生破坏性冲突。

美国如果能够打破"单边主义"的桎梏,开展多边合作。

不仅中美双方关系能够缓和,周边贸易国家也能够获益。

可以达到一个"双赢"或者"多赢"的局面。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智慧的政治家都明白这个道理。

结语

李显龙的判断之所以中肯,因为他看透了时代的本质:21世纪的大国关系,不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

中国用40多年改革开放证明了一个朴素道理——开放包容比封闭对抗更有力量。美国如果还沉浸在冷战胜利的回忆里,只会让自己在新时代竞争中掉队。

你觉得中美关系会走向何方?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

李显龙诤友般直言“看衰中国极不明智,中美均应顺势而为”,中方一向从善如流,美方会听劝吗?

2024-10-24 10:44·读特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极目政情丨落马官员魏巍多次收受... 据青海纪检监察近日消息,为进一步严明纪律,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强烈信号,...
原创 三... 质疑四起 蓝图绘就 1992年,全国人大一锤定音,批准了三峡大坝这个巨型工程。长江中下游的洪水记忆...
一个民营老板的独白:中国最腐败...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智超讲财商) 我是一个真正白手起家的私营老板,从来没有寻租和靠官去挣过钱。...
47:0,全票通过!美国被逼上... 据人民网报道,当地时间11月7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表决大厅里上演了一幕载入史册的场景——47个成员...
霍邱县柠杭陶瓷销售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霍邱县柠杭陶瓷销售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蒋先红,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经营...
砀山老殿黄金珠宝有限公司成立 ...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砀山老殿黄金珠宝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胡虾虾,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经...
失落3000年的玛雅古城惊现4... 2020年,科学家们通过激光测绘和空中勘测,在墨西哥塔巴斯科州的丛林中,发现了一处大型前古典时期玛雅...
原创 蒋... 蒋介石,这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引起广泛争议的政治人物,一直以来都充满了复杂的评价。他的历史地位,有人认...
TADA大学院|没有灵感?25... 情报设计不仅是技术与视觉的结合,更是一种理解社会、沟通人与信息、以设计推动变革的思考方式。面对多层次...
普利西奇与亚沙里双双出战!AC... 在即将进行的友谊赛中,AC米兰将迎战意乙球队恩特拉,这场比赛不仅是为备战新赛季而进行的热身,更是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