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科学家们通过激光测绘和空中勘测,在墨西哥塔巴斯科州的丛林中,发现了一处大型前古典时期玛雅遗址——阿瓜达·费尼克斯(Aguada Fénix)。
遗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长达1400米的扁平的人造土丘,被认为是已知玛雅文明中最古老、规模最大的祭祀遗址。这座建筑建于公元前1000年,距今已有三千年之久。
在这个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文物,本文先来重点讲一下玉器。
玉器,当然是中华文明中最有特色的代表。
古玛雅文明的玉器,当然也是来自中国。
其中有一件玉器,是一个蛙形人,如下图所示。
让我们把这个人像周边的部分去掉,可以看得更加清楚,是一个蛙形踞坐的人,两腿呈“W”形张开,双手也是“W”形上举,方形的人头上一对眼睛和一张嘴巴清晰可见。
这种双手双脚都呈“W”形的蛙形人,是五千年前我国甘肃、青海一带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上最盛行的造型。
马家窑文化的蛙纹,按照时间阶段不同都有不一样的造型。
马家窑类型所处的具体年代约为5000年— 4700年,这个时期的彩陶上,蛙纹都是比较写实的,还没有出现蛙形的人像。如下图所示,这从半坡文化时期到马家窑文化时期的蛙纹,还未出现典型的蛙人造型。
到了马家窑文化中期,半山类型(年代约为距今4650年— 4350年)的陶器上出现了大量蛙人合一的造型。彩陶上的人像多有曲折的“W”形四肢,形如青蛙。最典型的如下两图所示,这两个半山类型的蛙纹彩陶上面,都画着一个蛙形的女巫,周身还写着大量的“巫”字:
对比一下这两个马家窑文化的女巫和古玛雅玉雕的女巫,高度相似。
到了马家窑文化后期的马厂类型,蛙人纹又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抽象了,而且蛙人的两腿间往往多出一根竖线。
如下图所示:
所以,从以上蛙人造型对比可以看出,创造了古玛雅文明的那些人,一定是在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时期渡海来到美洲的,时间是距今4650年— 4350年之间。
但是,马家窑文化既不靠海,也没有玉器,这个时期的人是从哪里来到美洲的?
唯一的答案就是良渚。
良渚文化的年代,距今5300—4300年,与马家窑文化大部分重合,尤其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流行蛙人纹这段时间(4650年— 4350年之间),辉煌无比的良渚文化已经接近尾声了。
良渚文化,以造型精美的玉器闻名于世,而且玉蛙的造型很早就在良渚文化中出现了。
如下图所示,这是江苏吴县张陵山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玉蛙,长4.8厘米,宽3.2厘米,黄绿色玉质。采用片雕技法,一面保留切割痕迹,另一面阴刻四肢轮廓,呈现匍匐跳跃的动态感。
良渚文化消亡之后,大量典型的良渚玉器向四方流散,湖北石家河文化(距今4200–3700年)中也随之涌现出大量玉器,其中的玉蛙造型如下图所示:
所以,一个很简单但是很准确的推断:
距今4650年— 4350年前,中国流行蛙人纹的时期,有一批崇尚玉器的良渚文化人群,从浙江沿海出发,沿着南岛语族人群的迁徙路线南下太平洋,再顺洋流航行抵达南美秘鲁一带,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后,在中美洲创建了玛雅文明。
抱雪斋这么说的另一个证据是墨西哥挖出了4300年前的中国同款陶鬲,详见下文:
这样的证据,还有很多。
本文为抱雪斋虞夏万年论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