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全球航空军事领域,六代机的研发已经成为各大国竞争的最前沿方向。作为下一代空中力量的象征,这类战机不仅代表着尖端科技的集成,还承载着未来制空权的博弈。在这一赛道上,中国率先取得突破后,美国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了两大项目:空军的F-47以及海军的F/A-XX。虽然这两款战机的原型机至今尚未公开亮相,但两者之间的较量早已暗暗展开,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今年8月29日,美国《陆军认知网》(Army Recognition)爆出消息称,波音公司正计划为F-47开发舰载版本。这一动向被视为波音意图同时拿下美国空军与海军六代机市场的重要一步。原本,美国海军的F/A-XX项目大概率会交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承担,但若F-47的舰载版顺利推出,势必会对F/A-XX造成巨大冲击。这则消息一经披露,便迅速在军工圈和战略界引发了激烈讨论。
事实上,美国六代机项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阶段。早在2007年,美国便启动了“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战斗机的相关研究,这被认为是美国六代机研发的起点。2010年,美军正式成立六代机办公室,系统推进概念论证与关键技术储备。经过近十年的准备,2018年国防预算中首次为NGAD列项拨款,标志着实质性研发工作的启动。据称,2020年9月美军还秘密试飞了一架全尺寸验证机,但始终未有任何影像资料公开。由于项目面临成本过高与技术瓶颈等难题,2024年5月,美国空军宣布暂停该计划。然而,2024年底中国两款六代机成功试飞的消息无疑对美国形成强烈刺激。仅三个多月后,美国紧急宣布由波音负责研发F-47,同时确认海军的F/A-XX交由诺斯罗普·格鲁曼主导。
F-47被美军寄予厚望。据美国空军参谋长奥尔文在2025年5月公开的信息,F-47的作战半径超过1000海里(约1852公里),远超F-22“猛禽”的590海里;其隐身性能号称达到全频段隐形,雷达与红外特征均显著降低,飞行速度预计可突破2马赫。此外,该项目还包含与智能化无人僚机协同作战的功能,未来将配备新一代发动机、先进武器系统、传感器与电子战设备,构建起高度一体化的作战体系。
而美国海军的F/A-XX项目则定位为多用途舰载战斗机,目标是在2030年代初取代F/A-18E/F“超级大黄蜂”和EA-18G“咆哮者”。这款战机预计具备超音速巡航、隐身、可有人亦可无人驾驶,并能与无人机群实现协同。其作战半径可能超过1550公里,配备“智能蒙皮”、开放式架构和自适应循环发动机,还计划搭载定向能武器与新一代空空导弹。诺斯罗普·格鲁曼凭借B-2、B-21的隐身设计经验,以及X-47B舰载无人机的技术积累,在竞标中原本略占优势。
然而,波音若成功推出F-47舰载版,将直接与诺格公司在舰载机市场形成正面冲突。波音在F/A-18系列的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隐身与无人机协同方面稍显不足。而诺斯罗普·格鲁曼的技术优势更突出,这场竞争的走向不仅关乎企业利益,更将直接影响美国未来海空军力量的构建与战略平衡。
相比之下,中国的六代机研发已大幅领先。歼-36与歼-50等机型目前保持高频试飞,逐步迈向服役阶段。更有传闻称,西飞的一款采用可变后掠翼技术的“神秘六代机”也进入了试飞阶段。近年来,中国科研人员在发动机、航电、隐身材料等关键领域不断突破,为六代机的定型与量产奠定坚实基础。在全球六代机的竞赛中,美国仍面临资金、技术与战略方向上的困境,而中国则有望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在未来空战中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