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白起战功赫赫,为什么秦昭襄王还要杀了他?原因有三点
创始人
2025-10-02 07:31:16
0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白起是秦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之一。他以无数辉煌的战绩奠定了“战神”的威名,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战国策》等史书记载,白起在伊阙之战中大破魏、韩联军,随后在鄢郢之战中势如破竹,攻陷楚国都城郢城,使楚国元气大伤。最为世人熟知的,是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他以出色的战略与坚决的战术,歼灭赵军主力四十余万,使赵国从此元气大伤。凭借这些赫赫战功,白起被秦昭襄王封为“武安君”,在朝廷中的地位与声望一度无人能及。然而,这位曾经叱咤风云、被誉为“人屠”的将军,却在公元前257年被赐死于杜邮。如此巨大的反差,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权力博弈?结合史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探讨白起之死的原因。

首先,白起与秦昭襄王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特别是他屡次拒绝执行王命,使君臣关系彻底破裂。长平大捷后,白起原本主张立即挥军直取邯郸,以彻底消灭赵国。然而秦昭襄王却在丞相范雎的建议下,接受了赵国的割地求和。这一决策显然是赵国的权宜之计,但秦王却未能识破,致使良机错失。随后秦军再度出兵,王陵率军攻打邯郸,但久攻不下。秦昭襄王意识到战局吃紧,便命白起出战支援。然而白起以邯郸坚城难攻为由,拒绝出征。事实上,这其中既有军事上的理性判断,也掺杂着他对秦王不采纳自己建议的怨愤。白起此举等同于公然违抗军令,令秦昭襄王心中积怨,从而埋下了二人关系恶化的伏笔。

其次,白起对秦军战败的态度与言辞,直接点燃了秦昭襄王的怒火。邯郸之战中,秦国多次增援,然而赵国死守孤城,最终还得到了魏、楚两国的援助。三国联军合力之下,秦军损失惨重,士气大挫。当白起得知此消息时,他并未表现出忧虑,反而冷笑道:“若早用我之计,怎会至此?”这句话无疑是在讽刺秦王的短视,也带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意味。在国力受挫、士气低落之时,这样的言辞无异于雪上加霜。秦昭襄王本就因战事失利而愤怒,白起这种态度更是触碰了他的逆鳞。尽管秦王再次下令让白起挂帅出征,但白起坚称自己病重,不愿再战。范雎多次前去劝说,他仍不为所动。白起的倔强与刚烈,在这一刻彻底将秦王推向了决绝之路。

最后,白起的死还与秦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密不可分。秦昭襄王即位初期,权力掌控在宣太后及其弟魏冉手中,昭襄王虽为名义上的君主,却长期受制于外戚势力。魏冉在位时大力提拔白起,使其成为自己派系的重要支柱。随着昭襄王逐渐亲政,魏冉被罢相,宣太后也相继去世。然而白起依旧是旧势力的代表人物,他在军中威望极高,不仅掌握兵权,还拥有广泛的支持。这种存在对昭襄王而言,构成了潜在威胁。要想真正巩固王权,清除宣太后派系的残余势力,白起就必须被除去。因此,秦昭襄王在矛盾与忌惮中,最终下令赐死白起。

综上所述,白起之死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个人与君主矛盾、军事失误后的情绪碰撞,以及朝廷内部权力斗争交织的结果。他既是秦国军事制度的牺牲品,也是权力集中化过程中必然的牺牲者。这一事件不仅终结了白起的传奇生涯,更揭示了战国晚期秦国政治的残酷本质。

---

是否需要我帮你把这篇改写后的文章,进一步润色成一种更偏向学术研究风格的版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爆料:高市早苗又有新动作! 据日本共同社15日报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被爆有意“重新审视”日本长期坚持的“无核三原则”中有关不运进...
原创 战...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战国时期被认为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尤其以四位将领最为突出,他们分别是白起、王翦、...
独家|ART021 2025:... 第十三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下简称“ART021 SHANGHAI”)上,三位保时捷...
唐代“跨国快递”曝光!扬州瓷器... 💡谁能想到,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扬州商人就能通过“跨国物流”,把一批瓷器完好无损地送到巴格达的哈里发...
艺术赋能激活竹文化,广东金融学... 为深入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扎实推进“双百行动”走深走实,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11月14日,...
商丘市长摆向阳履新河南省民宗委... 澎湃新闻记者从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官网获悉,摆向阳已任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省委统战...
女子为10岁儿子买保险,10年... 据南京零距离报道:2013年,李女士为年仅10岁的儿子小朱购买了一份人身保险,其中约定重大疾病保险金...
专业的书法家 专业的书法家——朱茂刚 在书法艺术的浩瀚星空中,总有一些专业的书法家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高唐国际尺八艺术周暨诗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唐学钰 通讯员 李云铮 11月15日,中国·高唐国际尺八艺术周暨诗书画乐沉浸式展...
2025年11月氧化锆陶瓷管,... 在工业制造与高新技术领域蓬勃发展的当下,氧化锆陶瓷凭借其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卓越性能,成为锂电、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