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是中国古代对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父亲的尊称。这一称号始于秦朝,秦始皇嬴政在统一六国后称帝,同时也没忘了自己已经故去的父亲秦庄襄王赢异人,为其上了太上皇的尊号。
赢异人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
公元前206年,强大的秦王朝二世而亡,起于乡野的刘邦最终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一切,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当时,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尚在人世,他尊自己的老父亲为太上皇。
刘太公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世时享有太上皇尊号的人,他也是两汉四百年唯一一位太上皇。
西晋的统一不到50年,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嫡长子是大家很熟悉的说出“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司马衷,老爹在世时大封诸侯王,期待着江山永固,死后不久,司马衷就承担了“八王之乱”的代价。变乱之中,司马衷被造反的叔祖父赵王司马伦尊为“太上皇”,分裂混乱的时代一直到隋唐才重归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