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蜀汉灭亡之际,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来救援?
创始人
2025-10-01 16:33:34
0

前言

公元263年冬,西晋政权在司马昭的主导下,发动了决定蜀汉生死存亡的灭蜀战争。短短数月间,蜀汉王朝便在猛烈的攻势下覆亡,昔日偏安西南的刘氏政权灰飞烟灭。然而,许多人对当时的局势有一个疑问:当年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最终归附的南中首领孟获,为何在蜀汉危在旦夕之际并未率军前来援助?带着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因素。本报记者经过梳理与考察,尝试探寻这一谜团背后的缘由。

一、岌岌可危的蜀汉王朝

263年冬,司马昭调动大军,分三路伐蜀,试图以迅雷之势终结刘氏政权。大将钟会、邓艾分别从祁山、阴平进攻,直指蜀地门户。姜维率兵苦守剑阁,虽然勉强抵挡住钟会,却难以顾及其他战线。邓艾冒险翻越阴平崎岖山岭,绕道直逼成都,几乎兵临城下。

朝廷上下顿时惶恐不安。年幼无能的后主刘禅仓促应对,只得命丞相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军于绵竹抵抗。然而蜀军实力悬殊,诸葛瞻父子战死,蜀地门户彻底洞开。邓艾大军长驱直入,压境成都。刘禅在绝望之下开城投降,蜀汉自此灭亡。就在这一关键时刻,孟获与南中部族并未驰援,成为后人追问的焦点。

二、七擒孟获与南中臣服

要解释孟获的缺席,必须回顾往昔。225年,诸葛亮南征,因南中豪强雍闿叛乱,威胁益州稳定。诸葛亮深知蜀汉若要图存,必须稳固南中这一屏障。于是,他亲率大军入南中,以巧妙的谋略与心理战连擒孟获七次,最终感化并释放,使其口服心服,至少在表面上彻底归顺。

然而,这种臣服更多源于对诸葛亮的敬畏与佩服,而非对刘氏王朝的真正忠心。南中诸部虽然暂时归附,但心底的离心倾向并未消除,蜀汉政权也始终难以完全掌控南方。

三、诸葛亮身后南中的松动

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失去了“蜀汉第一支柱”,南中部族心中的敬畏感逐渐消退。刘禅缺乏威望与治国能力,更无法维系远方少数民族的归顺。南中诸部此后虽在名义上听命于成都,却已表现出若即若离的态度。

三十年后,邓艾攻蜀时,南中早已自成体系,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对蜀汉的依附只剩形式上的名义。既无感情纽带,也缺乏实际利益驱动,自然没有全力救援的意愿。

四、老去的孟获力不从心

从诸葛亮南征到蜀汉灭亡,已有近四十年。若孟获仍在世,也必是年逾花甲的老人,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即便他心怀旧情,想要再度为蜀汉出力,身体与精力都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军旅行动。

更关键的是,孟获即使有心,也难以动员逐渐疏离蜀汉的南中部族。诸部对蜀汉的忠诚并非出自血脉相连,而是对诸葛亮个人的敬畏。如今诸葛亮早已辞世,刘禅又无过人魅力,孟获纵然开口,恐怕也难以号召大军北上。

五、刘禅的投降打乱一切

更雪上加霜的是,蜀后主刘禅在邓艾军逼近后,仅一个多月便仓促投降。此举不仅让姜维等前线将士震惊,也使遥远的南中措手不及。

孟获若要调动军力,至少需要数月筹备,而蜀汉政权却在瞬间崩溃,根本不给南中任何反应时间。即使南中真有出兵之意,也早已为时已晚。蜀汉的覆灭在刘禅举白旗的那一刻,便已注定。

六、南中无力支援的必然性

综合来看,南中未能援蜀有其深层原因:其一,归附根基浅薄,未曾真正忠于刘氏王朝;其二,孟获若健在也已老迈,难以再统兵沙场;其三,刘禅的仓促投降让援军失去了意义;其四,南中自身亦需稳定内部,根本无力远征。种种条件叠加,使得南中无可避免地成为旁观者。蜀汉的灭亡,并非因南中“不救”,而是历史大势使然,终究难逃天命。

结语

通过梳理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蜀汉覆灭与南中未援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这一事件也启示我们,在分析历史乃至现实问题时,必须从整体格局和多重角度切入,才能得出接近真相的结论。

(全文约 1300 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两... 三国时期的武将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大家常常会提到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原创 中... 十九年七闰法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的方式。它指的是每经过19个阴历年,就要加上7个闰月,这样19个回归年...
北京情侣手工约会宝藏地!一起做... 在北京谈恋爱,逛遍了故宫长城,吃遍了烤鸭涮肉,是不是想找点新鲜又温馨的体验?最近越来越多的情侣游客向...
原创 在... 锦衣卫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建立的一个特务机构,主要负责侦查、逮捕和审讯等工作。除此之外,他们还承担...
原创 他... 这位皇帝的去世,成为了东汉历史上的一大遗憾。他九岁登基,十四岁开始处理政务。在他的领导下,东汉的政治...
原创 被...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一个国家的发展究竟依赖于什么?毫无疑问,最为关键的推动力就...
原创 从... 武官制度在历代王朝中,都是统治者掌握军权、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光武帝刘秀时期的武官制度,既有承袭...
原创 王... 前言 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古老的谚语,简洁地概括了几位历史上的传奇人物。项羽...
原创 顺... 清朝初期的艰难起步与神秘预言 在清朝刚刚建立时,顺治帝深感对未来的困惑与担忧。作为年轻的皇帝,他...
原创 最... 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很多人认为胡惟庸是冤枉的,认为朱元璋为了实现个人独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