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灾乐祸
邯
郸
1
典源
“幸灾”,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
“乐祸”,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年》:“哀乐失时,殃咎必至。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
2
释义
指看到别人遭到灾祸反而很高兴。
3
故事
另一位大夫虢射却持反对意见,他说:“我们既已背弃了割让土地的诺言,给不给粮食还有什么关系呢?”庆郑反驳说:“背弃了信义,得罪了邻国,一旦我们发生什么灾祸,还有哪个国家来帮助我们呢?”
虢射说:“我们既然无法消除秦国对我们的怨恨,卖粮食给他们反而会使我们的敌人增强实力,不如不给。”
庆郑再一次劝告说:“背弃恩惠,幸灾乐祸的行为,就连一般百姓都是唾弃的(背施无亲,幸灾不仁)。亲近的人会因此而结仇,何况本是冤家敌人呢?”但晋惠公始终不肯采纳庆郑的意见。晋国的行为最终激怒了秦国。第二年,秦穆公就出兵攻打晋国,并活捉了晋惠公。
来源:邯郸成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