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进化:历史视角下反进化论的论点的持续存在
创始人
2025-10-01 08:01:57
0

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于 1859 年首次在英国出版。它很快成为全国畅销书,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辩论。(肖恩·库里/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进化论不是“只是一个理论”。它是生物学有意义的框架。它的现实是写在石头上、写在基因里、写在活着的人群里的。

作者:Matthew A. McIntosh

公共历史学家

引言:误解的历史顽固

很少有科学理论能像查尔斯·达尔文对自然选择的描述那样产生如此持久的阻力。从 1859 年《物种起源》问世的那一刻起,进化论既成为科学基石,又成为文化避雷针。它的解释力引起了人们的钦佩,但它对传统创造描述的挑战却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怀疑、否认和反对。

那些反对进化论的人经常重复那些对不知情的人来说似乎有说服力但在审查下崩溃的论点。他们诉诸于直觉而不是证据,诉诸于修辞而不是理性。诸如“只是一个理论”或“没有过渡化石”之类的短语跨越了几十年,只是略有不同,它们的持久性不是证明它们的力量,而是它们的文化共鸣。

面对这些论点,不仅是排练生物学的证据,也是观察人类为调和身份、信仰和科学而进行的斗争。历史学家在它们身上发现的不仅仅是失败的批评,而且是现代世界许多地方仍未解决的文化冲突的产物。

“这只是一个理论”

美国律师克拉伦斯·达罗 (Clarence Darrow) 和威廉·詹宁斯·布莱恩 (William Jennings Bryan) 出席 1925 年在田纳西州代顿举行的“斯科普斯猴子审判”。这场审判引起了全国媒体的轰动,公立学校教师约翰·斯科普斯 (John Scopes) 因违反禁止教授进化论的州法律而被起诉。(Historica Graphica 收藏/遗产图片/盖蒂图片社)

田纳西州代顿,1925 年。在狭小法庭的闷热中,克拉伦斯·达罗(Clarence Darrow)靠在法官席上,问威廉·詹宁斯·布莱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他是否相信地球是在六天内创造的。约翰·斯科普斯的审判已经成为一场奇观,但在这场戏剧的背后隐藏着一句永不消亡的反问句:进化论“只是一种理论”。

这个论点混淆了两种不同的含义。在日常语言中,“理论”意味着猜测或推测。在科学用法中,它指定了一个有证据支持的综合框架。引力是一种理论,相对论也是如此。进化论同样是一种理论,因为它以严格的连贯性解释观察到的事实。称其为“只是一个理论” 1 不是批评,而是翻译上的失误。

这句话的修辞持久性在于它的可访问性。它不需要生物学知识,只需要一个语义技巧。历史学家指出,这句话在关于学校课程的辩论中反复出现,这句话在避免接触证据的同时提供了一种怀疑的气氛。

“如果人类来自猴子,为什么还有猴子?”

类人猿是一个共同祖先的后代。/ 由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这个问题无休止地重复,基于对共同血统的误解。进化生物学并不声称人类是现代猴子的后裔。它断言人类和猴子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像表兄弟姐妹有祖父母一样。 2 问为什么猴子仍然存在,就像问为什么德语与英语并存,而两者都源自共同的语言根源。

这种误解之所以猖獗,是因为进化时间违背了直觉。生命之树不是具有进步梯级的阶梯,而是一个物种分化和共存的分支系统。人类并没有取代猴子;两个谱系都幸存下来,适应了不同的方向。

然而,这种反对所揭示的不仅仅是无知。这也反映了对亲属关系的深深不适。将人类与动物联系起来挑战了以人类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批评者,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抵制共同血统所暗示的人类例外论的丧失。这种争论的持久性在于文化认同以及生物学上的误解。

“热力学第二定律反驳了进化论”

反对者经常援引热力学第二定律,声称熵使复杂性增加变得不可能。然而,地球既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从太阳接收巨大的能量,允许局部熵降低,例如晶体的生长或生物体的发育。 3

这个论点是借用科学词汇而不理解的典型例子。通过引用物理学,批评者寻求权威,但滥用它们暴露了缺乏理解。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生命本身就表明,复杂性可以而且确实出现在开放系统中。

“没有过渡化石”

Tiktaalik roseae 是一种 3.75 亿年前的鱼类化石,于 2004 年在加拿大北极地区被发现。它的发现揭示了地球生命史上的一个关键点:当第一条鱼冒险登陆陆地时。/ 由芝加哥大学提供

想象一下德国南部的一个石灰石采石场,1861 年。发现了一根羽毛化石,随后发现了一具同时长着爬行动物牙齿和鸟类翅膀的骨架。始祖鸟震惊了博物学家,在被认为独立的类别之间架起了一座清晰的桥梁。它仍然是最具标志性的过渡化石之一。

不存在过渡化石的论点忽略了日益丰富的记录。除了始祖鸟之外,Tiktaalik(一种具有连接水生和陆地生物的原始肢体的鱼)以及从南方古猿到直立人古人类的古人类化石等发现也提供了逐渐变化的大量证据。 4

化石记录是零碎的,但这就是化石化的本质。每一项新发现都填补了空白并完善了理解。批评者经常要求不可能的完美,忽视部分但令人信服的证据的累积权重。

历史学家观察到,这种论点之所以盛行,是因为它利用了对完整性的期望。它表明,除非保留每个环节,否则链条就会断裂。但进化不是一条链,而是一张分支网,记录虽然不完整,但足以重建它的形式。

“进化不能创造新信息”

在这里,信息论的语言进入了辩论。批评者声称,突变只能破坏信息,而不能创造信息。然而,生物学证明并非如此。基因复制会产生冗余序列,这些序列可能会发生突变并获得新功能。病毒插入和重组事件使基因组多样化。 5

在微生物实验中,全新的能力不断发展。在长期实验室研究中,大肠杆菌发展了代谢柠檬酸盐的能力,这是其祖先种群中不存在的特征。这不是信息的丢失,而是新途径的产生。

“没有新信息”的说辞在 20 世纪末获得了关注,当时创世论作者借用了计算语言。但在生物学中,信息是动态的。将其简化为静态代码就是歪曲其含义。

“像眼睛这样的复杂器官无法一步一步地进化”

眼睛的详细医学插图 / 由 Wikimedia Commons 提供

达尔文承认,这双眼睛起初似乎是一个艰巨的挑战。然而,博物学家很快认识到,现存物种表现出一系列复杂的眼睛,从扁虫中简单的光敏斑块到脊椎动物中复杂的相机状结构。每个阶段都具有适应性优势。 6

“不可简化的复杂性”论证诉诸直觉:“我无法想象它,因此它不可能是。但怀疑不是证据。跨物种记录的眼睛的历史轨迹揭示了不是突然的完美,而是逐渐完善的。

“没有有益的突变”

达尔文的雀类,约翰·古尔德 (John Gould) (1845)

突变通常是有害的,但有些突变会带来明显的好处。细菌进化出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昆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在人类中,镰状细胞性状可以保护携带者免受疟疾感染。 7

证据超出了轶事的范围。在对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雀类的长期实地考察中,喙的大小在几十年内因干旱而发生了可测量的变化,这表明在选择压力下存在有益的变化。该实验室证实了该领域的观察:进化是持续的、适应性的,有时甚至是迅速的。

否认有益突变不仅是否认进化生物学,也否认现代医学本身,因为我们对病原体和耐药性的理解正是基于这些原则。

“科学家们无法就进化论达成一致”

科学家们在细节上存在强烈分歧:进化变化的速度、发育生物学的作用,或者自然选择与遗传漂变的相对重要性。但他们并不质疑进化本身的现实。 8

这种论点将分歧纵成怀疑。通过放大小辩论,批评者暗示共识将全面崩溃。历史学家认识到这种策略:它反映了否认气候时使用的策略,在气候否认中,关于机制的科学辩论被重新定义为对基本事实的不确定性。

“进化论违反圣经”

苏丹·拜巴尔斯的《古兰经》显示了整个“开幕式”(al-Fatihah)/大英图书馆,公共领域

对一些人来说,最深的反对是神学上的。从字面上解读创世记、古兰经或其他神圣文本似乎与共同的祖先不相容。这个论点没有权衡化石或基因,而是将圣经权威与科学探究对立起来。

这位历史学家指出,这种反对意见如何影响了教育和政治冲突,尤其是在美国。斯科普斯审判戏剧化了这场冲突,但各州和国家之间的课程之争中争议仍然存在。圣经不仅仅是一个文本,而且是身份的标志,进化论成为世俗和宗教权威之间更广泛斗争的代表。 9

然而,并非所有的信仰传统都拒绝进化论。许多神学家都接受进化论作为理解神圣创造的一种手段。例如,天主教会长期以来一直承认进化论与对上帝的信仰是相容的。抵抗不是普遍的,而是植根于特定的解释和背景。

本节说明反进化论运动并不是铁板一块的。一些反对者从科学出发,无论有多少缺陷,而另一些人则从启示出发。将它们混为一谈就是忽略了文化抵抗的复杂性。

“没有人见过进化的发生”

批评者坚持认为进化论太慢,无法观察。然而,实验和实地研究证明并非如此。理查德·伦斯基 (Richard Lenski) 跨越数万代的长期大肠杆菌实验记录了适应性突变和全新代谢性状的出现。 10

在自然界中,非洲湖泊中慈鲷鱼的物种形成在人类有生之年就已经被观察到。进化并不局限于深层时间,而是可见的、可测量的和持续的。声称看不见它更多地反映了拒绝查看,而不是证据的失败。

证据的分量

在美国,对每种可用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的细菌已经存在。/ 小鲁道夫·帕鲁兰/Moment via Getty Images

进化论的累积证据是压倒性的。化石追踪了不同时代的逐渐变化。比较解剖学揭示了连接不同生物体的同源结构。胚胎学显示了跨物种的发育途径是保守的。遗传学提供了最深刻的证据:所有生命形式的 DNA 都带有共同祖先的印记。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插入基因组的相同位置,证明了共同的血统。

直接观察进一步瓦解了否认。抗生素耐药性出现在医院,农药耐药性出现在农业中,野生种群在气候胁迫下发生适应性转变。这些不是隐喻,而是现实。

历史学家在如此丰富的证据中看到了反对的徒劳。然而,反对意见依然存在,不是因为缺乏证据,而是因为证据是通过文化框架过滤的。科学证明与身份、信仰和直觉的舒适感发生冲突。

因此,进化论不仅是一种生物学理论,而且是一面文化镜子。持续的怀疑告诉我们的不是关于化石和基因的信息,而是人类为适应令人不安的真相而进行的持久斗争。

结论:证明中的坚持

反进化论的论点之所以能幸存下来,不是因为它们经得起推敲,而是因为它们在修辞上简单,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他们坚持在课堂、讲坛和政治平台上,往往脱离了他们声称要解决的科学现实。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它们揭示了文化叙事对证据浪潮的耐力。对于这位科学家来说,他们强调说服不仅需要数据,还需要叙述、教学法和耐心。

进化论不是“只是一个理论”。它是生物学有意义的框架。它的现实是写在石头上、写在基因里、写在活着的人群里的。然而,它的接受是写在文化中的,怀疑的神话继续流传,证明了知识与信仰之间的差距。

附录

脚注

  1. 斯蒂芬·杰伊·古尔德,《进化论的结构》(剑桥:贝尔纳普出版社,2002 年),65-70。
  2. 理查德·道金斯,《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进化的证据》(纽约:自由出版社,2009 年),133-137。
  3. Daniel C. Dennett,《达尔文的危险想法》(纽约:Simon & Schuster,1995 年),187-192。
  4. 尼尔·舒宾,《你内心的鱼》(纽约:万神殿,2008 年),23-31。
  5. Sean B. Carroll,《最美丽的无尽形式:Evo Devo 的新科学》(纽约:W. W. Norton,2005 年),101-109。
  6. 理查德·道金斯,《攀登不可能的山》(纽约:W. W. Norton,1996 年),83-92。
  7. Peter R. Grant 和 B. Rosemary Grant,进化 40 年:达芙妮大岛上的达尔文雀类(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4 年),54-61。
  8. Douglas J. Futuyma,《进化论》(马萨诸塞州桑德兰:Sinauer Associates,2013 年),14-19。
  9. Ronald L. Numbers,《创世论者:从科学创造论到智能设计》(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92 年),201-209。
  10. Richard E. Lenski 等人,“大肠杆菌的长期实验进化。I. 2,000 代人的适应和分歧“,美国博物学家 138,第 6 期(1991 年):1315-1341。

书目

  • Carroll, Sean B. 无尽的形式最美丽:Evo Devo 的新科学。纽约:W. W. Norton,2005 年。
  • 道金斯、理查德.攀登山不可能。纽约:W. W. Norton,1996 年。
    • ———.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进化的证据。纽约:自由新闻,2009 年。
  • 丹尼特,丹尼尔·达尔文的危险想法。纽约:Simon & Schuster,1995 年。
  • Futuyma,道格拉斯 J. 进化。马萨诸塞州桑德兰:Sinauer Associates,2013 年。
  • 古尔德,斯蒂芬·杰伊。进化论的结构。剑桥:贝尔纳普出版社,2002 年。
  • 格兰特、彼得 R. 和 B. 罗斯玛丽·格兰特。进化 40 年:达芙妮大岛上的达尔文雀。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4 年。
  • 伦斯基、理查德 E.、迈克尔·罗斯、苏珊娜·辛普森和斯科特·塔德勒。“大肠杆菌的长期实验进化。I. 2000 代的适应与分歧。美国博物学家 138,第 6 期(1991 年):1315-1341。
  • 数字,罗纳德·神创论者:从科学神创论到智能设计。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92 年。
  • 舒宾、尼尔.你内心的鱼。纽约:万神殿,2008 年。

2025 年 8 月 26 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出... 据参考消息报道,德国《世界报》近期一则民调数据在国际舆论场激起涟漪,卸任近四年的安格拉·默克尔,以2...
洛阳大雪、中雪!河南局部暴雪… 洛阳要下雪了, 雨夹雪或中到大雪! 河南发布寒潮预警, 高海拔山区局部暴雪! 注意防范! 洛阳最新天...
河南报名办高级木工证 高级木工证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属于木工行业的最高技能等级认证之一。该证书不仅证...
原创 清... 清朝是一个让人感到矛盾的王朝。年轻一代提到这个王朝时,常常会联想到公主王子的浪漫爱情故事,或者电视剧...
原创 为... 前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王朝的更替如同一幅幅别致的画卷。与已经衰败的北宋相比,南方的江山在明君宋高...
原创 李... 提起李清照,多数人想到的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愁绪。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千古第一才女,在晚年还经...
助推上海建设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 11月14日,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重要活动——第十届上海对话高峰论坛(以下简称“上海对话”)在...
原创 安... 一提到安史之乱,很多人就会想到杨贵妃。好像安禄山起兵造反,就是为了抢这位绝世美人。 甚至有人编出“安...
原创 三... 天下英雄出我辈,提到三国,总是让人忍不住想笑。三国时期,有不少人物不仅历史上颇有威名,而且还因为各自...
原创 三... 三国中有两种版本的名将排名,其中的差异很小,主要体现在赵云和马超的排名顺序不同。换句话说,就是在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