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讲的可能是潮汕话”,知名学者再次回应
创始人
2025-09-30 09:02:18
0

潮汕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坊间曾流传“秦始皇可能也讲潮汕话”的说法,是否存在可能性?

近日,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广东省首席专家,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林伦伦再次回应称:这种说法并不合理。

林伦伦教授正在分享。

这场在汕头举办的“潮汕方言及其文化是一本大书”主题分享会上,林伦伦笑着告诉观众,“秦始皇说潮汕话”并不合理,因为当时中国大地并无“潮州”这一地理区划。但他又说,“反过来说就对了:‘现代潮汕方言里,还藏着秦始皇时期的语言’。”

分享会伊始,林伦伦教授便开门见山地指出,潮汕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例如,如今的潮汕话保留了上古复辅音声母、无轻唇音的痕迹等等。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曾说过:“汕头音是现今中国方言中最古远、最特殊的。”那么,潮汕方言究竟能追溯到哪个朝代?在现代社会有怎样的价值呢?

分享会上,林伦伦通过对潮语“接地气”的解读和生动的案例,带领观众解锁潮汕文化的深层魅力。

林伦伦笑着说,潮汕话里的一些词语,听起来很土、口语性很强,但其实来自于很文雅的古代汉语。

例如,口语词“翘楚”“相好”“相悦”(互相爱上了)等就是《诗经》里的词语;

“大家”(婆婆)、“新妇”(儿媳妇)、“小郎”(小叔子)、“阿孥”(儿子)等一批亲属称谓词是汉魏六朝时语,在《史记》《汉书》《世说新语》中都能见到;

“洗浴”(洗澡)、“衫裤”(衣服)、“竹篙”(竹竿)、“滚水”(开水)、“亲情”(亲戚)、“东司”(茅坑、厕所)等,则是唐宋时语。

不仅如此,林伦伦还运用许多古代诗词歌赋来讲解潮汕方言与古汉语之间的渊源。

潮汕人最爱的粥称为“糜”(muê 5),实际上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了。《礼记·月令》有载:“(仲秋之月)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尔雅·释言》解释说:“粥,糜也。”《释名·释饮食》则解释为:“糜,煮米使糜烂也。”

可以看出,从先秦到秦汉时期的语言习惯,如今仍被潮汕方言所保留。

而学会潮汕方言,有时候也能更简单直接地理解古代诗歌。就拿现代人十分熟悉的杜甫的《石壕吏》来说,其中“老翁逾墙走,老妪出门看”中的“走”一字,并不指“行走”,而指“跑”,这与潮汕话中“走”一字的词义完全相同。

“大家熟悉的《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里,也一定能找到潮汕方言的踪影。”林伦伦对参与分享会的青少年们说,潮汕方言和潮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当你掌握了潮汕话,你不仅多学了一门语言,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

来源:南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百年罕见!首次在上海被目击,有... 这两天,在上海出现的一只颜色近乎黑色的鸽子引起观鸟圈、摄影爱好者圈的轰动。这只鸽子叫“黑林鸽”,于1...
美反华机构高喊:中国子弹已上膛... 美国臭名昭著的反华机构“中国委员会”又开始作妖了:“中国正用上好子弹的枪对着我们”! 观察者网消息显...
为劳动者放歌!广东工人艺术团送... 11月16日晚,喜之郎阳江基地灯火璀璨。由广东省总工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阳江市...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 ... 在贵州的青山绿水间,一股源自乡野的艺术力量正在勃发。从梵净山下到百里杜鹃,从黔中乡村到少数民族村寨,...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近期演出一览 寒来暑往, 又是秋冬转角处。 别让忙碌偷走生活的诗意, 来剧场, 收藏十一月的斑斓故事~ 十一月 演...
原创 朱...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让微光照见梦想 以勇气守护成... 11月16日下午,上海国际童书展期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与上海书城联合主办的“让微光照见梦想 以勇气守...
原创 大... 1948年11月20日,率部驻扎在热河一带的国民党第9兵团司令石觉接到消息,东北野战军已经入关。得知...
原创 司... 小时候我们读书时,课本里经常会有一些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一段...
原创 如... 傀儡是注定的——如果你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却还想掌握实权,那真是太天真了。 不同的是,在曹家父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