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历史上,李世民在成为秦王之后,其野心日益增长,完全无法掩饰。尤其是在秦王府内,那些文臣武将对他进行的种种鼓动,激励着他向皇帝的宝座迈进。正因如此,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随之而来,令人痛心的是,李世民在事件中不仅杀掉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还将他的弟弟李元吉也无情地致于死地,结局惨烈。此时,为了彻底制服李元吉,李世民不惜派出其心腹悍将侯君集,强攻齐王府,最终将李元吉的妃子杨氏以及她的五名儿女悉数捉拿。根据史书记载,太上皇李渊对于李世民的举动非常感伤,希望他能放过李元吉的五个孩子。然而,李世民此时已心如铁石,全然不念亲情,最终下令将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一一残忍杀害。
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杨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五个儿子在面前惨遭杀戮,绝望和恐惧充斥着她的心灵。李世民登基之后便将杨氏收入后宫,此时的杨氏为了生存不得不竭尽所能地伺候新的帝王李世民,极力迎合以求获得一丝庇护的机会。后来,杨氏为李世民生下了一个名叫曹王李明的儿子。根据史书记载,当时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曾有意将杨氏立为皇后,但因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能实现这一愿望。
因而,许多人开始质疑李世民的为人,尽管后世普遍将他奉为千古一帝,认为他有着杰出的治国才能,然而在修身、齐家等道德层面上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诚然,虽然杨氏虽未登上皇后的宝座,但在宫中却极受宠爱,只是始终未能被正式封号罢了。随着时光的推移,当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继位后,他将曹王李明过继给了李元吉,作为嗣子,并对杨氏给予了更为优厚的待遇,追封她为巢王妃,尽显母子之情。
笔者认为,尽管李世民在位期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贞观之治,但坦率地说,唐朝的繁荣是建立在隋朝的基业之上,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隋朝所留下的充足粮仓足以支撑唐朝数十年的发展,这也足以证明隋朝曾有多么强盛的国力。此时我们在阅读历史时应当怀有同情心,设想如果李世民当年没有选择杀掉李元吉和他的儿子,李元吉必然会进行复仇,这不仅会导致天下的再次动乱,最终使得百姓遭受无尽的战乱苦难。此外,更加重要的是,伴随李世民征战四方的那些文臣武将,定然希望他能够迅速登基称帝。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或许那些支持他的文臣武将也将离他而去。其实,这一切都透露出李世民在历史舞台上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