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亚半岛上,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邻国之间的故事,历经数百年却始终没有彻底融合。西班牙土地广袤,人口众多,经济与军事实力更是远超葡萄牙。按理说,西班牙随便伸出手指,葡萄牙就应当屈服。然而,尽管西班牙想过吞并葡萄牙,实际上却一直未能成功,葡萄牙硬是保持了独立地位。
为什么呢?很多人认为,葡萄牙是否是因为太强大,西班牙才不敢轻举妄动?可翻开历史,实际上西班牙不仅有过吞并的想法,甚至真的吞并过葡萄牙。西班牙曾在1580年到1640年间统治葡萄牙,名为“伊比利亚联盟”,西班牙国王同时掌管两个国家。可是,西班牙未能彻底消化葡萄牙,反而在英国的干预下,葡萄牙得以恢复独立。如果没有英国的助力,半岛上也许就没有葡萄牙的存在了。
这场局面得从葡萄牙王朝的继承危机说起。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年少有为,但在年轻时就迷上了军事扩张。1554年出生的他,三岁便登基,直到他长大后,便将目光锁定在北非,梦想着打击摩洛哥、传播基督教,还想抢夺更多殖民地。然而,1578年他不听劝告,带着一万七千余人出征摩洛哥,结果在阿尔卡塞尔基比尔战役中惨败,他本人也不幸阵亡,年仅24岁。由于没有留下继承人,葡萄牙王室的血脉顿时断绝,继任问题悬而未决。
塞巴斯蒂昂死后,他的叔祖父亨利继位。亨利一世是位红衣主教,年已高龄,且不具备结婚生子的能力。亨利在1580年去世后,葡萄牙王位的继承问题更加复杂。此时,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通过与亨利的亲戚关系,宣布自己是葡萄牙的合法继承人。菲利普二世自1556年即位,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眼看葡萄牙内乱不断,菲利普看到了吞并的机会。
在葡萄牙的贵族中,一部分人支持菲利普,希望借助西班牙的力量。而另一部分则推举安东尼奥——曼努埃尔一世的私生子——为国王,认为他血统更为正宗。1580年,西班牙大军迅速出动,阿尔瓦公爵带领两万五千人进军葡萄牙。阿尔瓦公爵以铁血手段在荷兰叛乱中声名狼藉,这一次,他再次在战场上毫不手软。西班牙军队很快攻占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安东尼奥败逃海外。
1581年,葡萄牙议会承认菲利普二世为葡萄牙国王,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了所谓的伊比利亚联盟。尽管葡萄牙名义上独立,保持了自己的法律和货币体系,西班牙却在里斯本派驻总督,实际上掌控了葡萄牙的行政事务。此后,西班牙将葡萄牙的殖民地,如巴西、印度和非洲的贸易点纳入自己的版图,而葡萄牙的海军也与西班牙合并,形成了一个真正的跨大西洋帝国。
然而,这种统治并不顺利。西班牙的不断扩张,特别是在与荷兰和英国的战争中,让葡萄牙的负担加重。葡萄牙不仅得为西班牙打仗,还要承担沉重的税负,国内贵族的影响力逐渐削弱。而西班牙自身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三十年战争的消耗让其疲于应对,葡萄牙的部分殖民地在荷兰人手中流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牙人的独立意志不断增强。1640年,西班牙的统治逐渐显得力不从心,而英国的支持则成为关键。葡萄牙与英国的关系由来已久,英国从14世纪开始便与葡萄牙建立了盟约。为了防止西班牙过于强大,英国一直在暗中支持葡萄牙,尤其在1585年至1604年的英西战争期间,英国曾支持安东尼奥恢复王位。1640年12月1日,里斯本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葡萄牙贵族联合推翻西班牙总督,拥立布拉干萨公爵约翰四世为新国王。
随后的恢复战争从1640年持续到1668年,葡萄牙军队在英国的支持下,逐渐获得了胜利。1644年的蒙蒂霍战役、1659年的埃尔瓦斯战役、1663年的阿梅西亚尔战役等一系列战斗中,葡萄牙都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而西班牙则因国内问题、卡塔洛尼亚叛乱和法国的压力,始终无法有效地反击。
直到1668年,西班牙终于在里斯本条约中承认葡萄牙的独立。葡萄牙不仅恢复了自己的独立地位,还保住了殖民地,布拉干萨家族的统治一直延续至1910年。西班牙则从此开始衰退,失去了部分重要领土,尤其是在1704年的英西战争中失去了直布罗陀。
总结来看,西班牙的吞并葡萄牙,是一次 opportunistic 的军事征服,但由于葡萄牙内部的抵抗和外部的干预,尤其是英国的军事与外交支持,最终导致了葡萄牙的独立。若没有英国的帮助,葡萄牙可能早已被西班牙完全吞并。而西班牙本身的管理和内乱,也为葡萄牙的独立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