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为了探讨李鸿章女婿一事,特意约了位自媒体作者前来交流。下午,笔者来到奶茶店时,他早已在座位上翘着二郎腿,摆出一副悠闲的姿态。那人身形较为圆润,脸庞是典型的圆形,络腮胡子让他的面容看起来有些油腻,穿着一件简陋的背心和一条大短裤,脚上的人字拖似乎因其肥胖的脚趾而显得有些局促,十分不协调。
笔者坐下后,点了一杯果汁,直截了当地问道:“肥尸兄(网名:肥尸大只),网上看到说李鸿章将他宠爱的女儿嫁给了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您能为我解释下其中的原因吗?”
肥男先是大大地吸了一口奶茶,脸上露出了陶醉的表情,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想了解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得先明了李鸿章和这个‘中年老男人’的关系,再来看看当时的政治局势。你可不要被网上那些一味歌颂李鸿章才华的言论迷了眼。”
他喝了口奶茶,接着道:“李鸿章是谁我就不多说了,关于他的女婿——张佩纶,你可得了解一下。张佩纶可是张爱玲的祖父,满清末期的大臣,出生在直隶的丰润齐家坨(现在的河北唐山丰润区)。他父亲是安徽的按察使张印塘,正是典型的官二代。”
肥男接着说道:“张印塘和李鸿章是同一时期的发家之人,二人都曾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因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说,张、李两家是世交,而张佩纶正是李鸿章的‘世侄’。”
听着他说得绘声绘色,笔者心中微有疑问,于是反问:“即使如此,李鸿章也不可能轻易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经历过两次婚姻的男人吧?哪个父亲不希望自己女儿嫁得好呢?”
肥男听了后,猛地吸了口奶茶,并擦了擦嘴角的奶泡,才接过话题:“这事儿牵涉到政治问题了。你知道,当时的朝廷上,权力之争从未停止过,李鸿章的行为其实也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密切相关。”
笔者点点头,摆出聆听的姿态,“哦?那你倒是详细说说。”
肥男大手一挥,示意笔者再为他点一杯奶茶,然后继续道:“你了解古代婚姻的习惯吧?那个年代,女子通常在14到18岁之间就结婚了。李鸿章的小女儿李菊藕已经23岁了,按当时的标准,她算是大龄未婚女,嫁给张佩纶并非因为李鸿章宠爱她,而是因为他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政治联姻对象。”
笔者惊讶地看着肥男,心里也渐渐明了,“原来如此。那张佩纶和李鸿章之间到底有什么深厚的关系呢?”
肥男接着说:“尽管张佩纶是‘清流党’的一员,李鸿章当时的确是把他视为一个可信赖的人。而当李鸿章决定嫁女时,张佩纶已经被革职,且李鸿章已经步入了政治高峰,婚姻并非是为了拉拢一个普通的平民。”他顿了顿,“1885年,张佩纶因马江之战的失败被流放至边疆,而在三年后,他带着已故妻子的遗憾回到了家乡。”
笔者随即又问:“那李鸿章怎么会选择一个已经如此落魄的张佩纶呢?”
“这就涉及到李鸿章的‘夺情复出’计划了。”肥男的声音略微低沉,“当时李鸿章的母亲去世,按照惯例他应该回家守丧三年,但在政治上的‘夺情’手段下,他需要在没有正式回家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张佩纶就是那时李鸿章的重要帮手。”
肥男说到这时,停下来吸了一口奶茶,略微思考后继续补充道:“1882年李鸿章母亲病逝,他本应回家守丧三年,但这对李鸿章来说显然不合时宜。要是他按常规办事,恐怕就错过了许多重要机会。”他话音一转,继续道:“张佩纶在李鸿章复出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帮助他完成了这个‘夺情’的过程。作为回报,李鸿章最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张佩纶。”
笔者顿时心生疑惑,“那么,这其中的深意是什么?”
肥男顿了顿,继续说道:“李鸿章虽然高寿,但北洋水师的接班人却一直没有合适人选,张佩纶无疑是他最可信赖的人。为了确保张佩纶能接替自己的事业,李鸿章不仅给予了他政治上的帮助,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笔者心中有些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李鸿章是为了把张佩纶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确保北洋水师的事业得以延续。”
“没错。”肥男终于放下奶茶杯,站起来拍拍屁股,“这就是李鸿章的真实打算。”
随着他说完,肥男拿起包,扭着他那圆滚滚的身躯,离开了奶茶店,留下一片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