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谦、王直等重要大臣的周密规划下,朱祁钰将南京、北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的备倭军,以及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全部调动,集中力量赶赴京畿地区进行战备。在这个关键时刻,瓦剌部落试图挟持朱祁镇,以迫使明朝开城投降,企图通过威胁来实现其目的。为了解决民心动荡的问题,朱祁钰在被赋予监国之职十八天后,得到了大臣们的支持和推举,最终登上了皇位。当他正式称帝之后,朱祁钰以其哥哥的悲惨经历作为警示,深刻反思并决定不再插手军事事务。他明白自己在军事上的无知,因此给予大臣们充分的施展空间和信任,这样一来,众多能人都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事实证明,在那个时期的明朝,国家实力依然雄厚,大臣们的才能也相对强大。只要皇帝能够保持明智,不随意插手朝政,国家基本上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category:history,content:公元1457年,大明景泰八年,正月十七。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支持下,已经被囚禁南宫八年之久的朱祁镇,终于走出南宫,重新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回顾朱祁钰短暂而充实的一生,他在位时间不过短短八年,然而这段时间对明朝历史却至关重要。从朱祁钰的统治成绩来看,称他为明朝的中兴之主,并非夸大其词。他的执政带来了短暂的稳定和繁荣,为国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然而,遗憾的是,在后来的历史记载中,因政治上的需要,许多史家对朱祁钰的成就进行了匆忙的贬低,使得他的功绩未能受到应有的尊重与认可。关于朱祁钰为何英年早逝以及他为何在深宫中暴毙,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反而对这段历史选择了避而不谈。朱祁镇与朱祁钰这对兄弟的故事,给后世的启示或许在于:权力的欲望是最为毒辣的,帝王之家更是无情且复杂。 但与此同时,在紫禁城内部某个病榻上,已是重病缠身的明代宗朱祁钰,虽然奄奄一息,却并未真正咽气。直到一个月后,才终于去世,死因,史书上讳莫如深。而在这一个月当中,大明朝堂上,出现了整个中国历史当中,最为荒诞的一幕。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竟有两位皇帝同时在位!而且,这两位皇帝,还全都合法,不存在什么谋逆之事。 朱祁钰的统治时期,虽然时间短暂,但在处理政务和军事上展现出的非凡远见,的确推动了明朝的一些发展。比如他在财政上的改革,整顿了国库,使得明朝的经济逐渐恢复,同时增派兵员,加强边防,旨在有效地构筑一个稳定的强国形象。但遗憾的是,政治斗争的激烈及利益的复杂,使得后世的史书对于他的评价始终充满争议。历史的记载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朱祁钰在位时期的成就未能得到公正的评价,而他的早逝更是成为历史上一道无解的谜。 而在后世的史书上,后人们对于这位本不应该登上帝位的明朝皇帝,同样评价不高。尤其是在朱祁钰废储一事上,更是颇多诟病。但实际上,真正的朱祁钰,其实算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帝王。他在位的景泰一朝,虽然不过八年时间,但在对于明朝的贡献,却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1.天上掉下来的皇位朱祁钰能够登基,能够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第七位皇帝,纯属是一个意外。 总的来说,朱祁钰的生平,以及他在明朝中期的短暂统治,提示我们权力的争夺有多么残酷和无情。他和他哥哥朱祁镇之间的故事,充分展现了皇权之下人性的复杂与悲剧。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政治权谋的思考,更是对权力本质的深刻警觉。后人应当从中吸取教训,冷静看待历史中的每一个人物与事件。 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之后,不但结束了持续八年的景泰一朝。对于当年拥立朱祁钰登基的大臣,如于谦等几人,全都下了杀手。对于自己这个弟弟朱祁钰,已经复辟的朱祁镇,同样是下手极狠。不但剥夺了朱祁钰的皇帝身份,在朱祁钰死后,以郕戾王的尊号,将朱祁钰葬于西山,导致朱祁钰成了明朝自朱棣迁都之后,唯一一个没能葬入帝陵的明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