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有座塔,苏联想拆、日本也想拆,我国坚决回应:就不拆!
创始人
2025-09-27 21:30:57
0

在辽宁旅顺,有两座风格迥异的高塔隔海相望。

一座是苏联人建造的胜利塔,纪念他们战胜日本;另一座是日本人建造的白玉山塔,纪念打败沙俄。

本该是胜利者荣耀的象征,却都建在中国的土地上,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想象一下,两个外人在你家院子里大打出手,赢的不仅占了地方,还堂而皇之地建个亭子刻上自己的名字,这能不让人窝火吗?

这座白玉山塔,背后藏着一段复杂又沉重的历史,围绕它的去留,苏联和日本都有自己的算盘,而中国的态度始终坚定:不拆!

一、别人的胜利,我们的耻辱

时间回到一百多年前,那时的大清王朝风雨飘摇,东北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成了沙俄和日本这两个新兴帝国眼中的肥肉。

1904 年,为了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利益,日俄两国竟然在中国的领土上大打出手,这就是著名的日俄战争。

我们的家园沦为战场,百姓流离失所,而这两个 “外人” 却在我们家门口拼得你死我活。

这场战争最终以日本的胜利告终,小个子日本竟然打败了 “欧洲巨熊” 沙俄。

这一胜利让日本举国狂欢,为了炫耀战功,也为了安抚那些战死的士兵,日本决定在旅顺的制高点白玉山上修建一座纪念塔。

这座塔最初并不叫白玉山塔,而是 “表忠塔”,意思是向天皇表达忠心。

塔高 66.8 米,全部采用上好的花岗岩建造,塔顶甚至设计成炮弹的形状,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战争的 “荣耀”。

据说,塔身的很多石头是从日本特意运来的,而基座的花岗岩,竟然取材于当年被他们凿沉的俄国军舰。

为了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日本前后征用了近两万名中国劳工。

在皮鞭和饥饿的折磨下,无数中国同胞的血汗甚至生命,都被浇筑进了这座为侵略者歌功颂德的建筑里。

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座塔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是什么风景,而是深深钉在民族心口的一根刺,时刻提醒着我们那段屈辱的历史。

二、胜者与败者的 “善意”

时光流转,1945 年,日本战败投降,苏联红军进驻旅顺。

苏联士兵一抬头,就看到了白玉山上那座高耸的 “表忠塔”,心里顿时五味杂陈。

这不就是四十年前,自己的前辈惨败给日本人的铁证吗?

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当即提出,这座塔必须拆掉!

不仅如此,他还想把拆下来的石头运到莫斯科,建一座纪念碑,以此洗刷当年的耻辱。

这无疑是典型的 “输家心态”,恨不得抹去所有失败的痕迹。

然而,他们的要求遭到了中国的坚决拒绝。

当时给出的理由很实际:工程太过浩大,拆除费时费力,还可能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片土地已经回到了中国人手中,它上面的一草一木如何处置,轮不到外人来指手画脚。

周恩来总理后来的回应更加干脆有力:“旅顺是中国的领土,塔拆不拆由中国自己决定。”

一句话,让对方无话可说。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

二战结束后,日本成为战败国,被美国占领。

他们急于摆脱军国主义的阴影,重塑 “和平文明” 的形象。

而那座白玉山塔,就像一个罪犯的照片,时刻提醒着全世界,尤其是亚洲人民,日本曾经的张狂和残暴。

这对于日本改善国际形象显然极为不利。

于是,他们也换上了一副笑脸,跑来跟中国说: “你看,这座塔勾起了中国人民痛苦的回忆,为了中日友好,为了不让你们再难过,还是拆了吧。”

这话听起来比唱的还好听,但背后的算盘却打得啪啪响。

他们怕的不是我们难过,而是怕我们 “记性太好”。

他们担心,随着中国日益强大,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这座塔会成为一个永远的反日情绪 “充电桩”,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 “活教材”。

只要这座塔还在,中国人民就不会忘记那段历史,就会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从长远来看,这对他们是巨大的潜在威胁。

与其让别人拿着自己的罪证天天教育后代,不如主动申请销毁证据,一了百了,彻底洗白自己。

面对苏联的强硬和日本的 “善意”,中国的态度始终如一:不拆。

三、我们有资格决定它的命运

为什么不拆?难道拆了,历史就不存在了吗?

拆了,那些被强征的劳工就能复活吗?

拆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抗日战争的伤痛就能一笔勾销吗?

当然不能。

历史就在那里,不管你喜欢还是讨厌,承认还是回避,它都真真切切地发生过。

把一座塔推倒,不过是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行为,自欺欺人罢了。

一个成熟的民族,一个敢于担当的国家,需要有直面淋漓鲜血的勇气,有正视自己苦难和曾经弱点的魄力。

我们留下这座塔,绝不是为了供奉它,更不是认同它所代表的侵略逻辑。

恰恰相反,我们把它留下来,当作一本最直观的、用石头写成的历史教科书,一本让后人警醒的教材。

1951 年,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塔顶上那个刻着 “表忠塔” 三个字的铜匾摘了下来,让它从一座日本的 “功德碑”,变回了一座普普通通的地理标志 —— 白玉山塔。

四、一座塔,见证中国崛起

这一摘,意义非凡。

它宣告着,这座建筑的物理存在可以保留,但它所承载的殖民含义和侵略精神,必须被剥离干净。

它不再是日本胜利的象征,而是成了日本侵华的罪证,成了中国百年屈辱史的见证物,成了我们警示后人的醒目标记。

如今,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学生来到这里,登上白玉山。

导游会清楚地告诉他们,这座塔是怎么来的,它的背后有多少中国人的血与泪。

它不再让中国人感到刺痛和羞辱,而是激发人们思考:为什么当年的中国,会任人宰割到这种地步?

答案只有一个:落后就要挨打。

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血淋淋的历史教训,刻在这座塔上,也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

资料参考:2019-12-13文化艺术报——矗立在旅顺口的两座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郑州多个小区出现新型骗局,有人... 近日,一种以“盒马试吃卡”、“免费试用”为诱饵的新型“兑奖卡片引流”骗局在郑州市内出现,已有多个小区...
原创 中... 就在11月17日,中国在黄海展开为期三天的实弹演习,这不仅令日本政坛震荡,也让国际社会瞩目。身为日本...
原创 北... 谁能想到,一杯看似清香淡雅的茶,也能引起这么大的风波。最近一项由北京大学发布的研究让很多茶友都坐不住...
景德镇禹成艺术陶瓷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景德镇禹成艺术陶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梁成镇,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经...
艺术漆和墙布哪个好?深度对比解... 一、墙面装饰材料的两难之选 在现代家居装修中,墙面装饰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家居的整体美观,...
我国首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博士学...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环境艺术设计家、教育家、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陈六汀教授,因突发疾病医...
原创 马... 从《三国演义》原文来看,马超的出现确实让刘备和诸葛亮感到一丝畏惧,原因很简单。之前马超在与曹操对抗时...
原创 孝...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人都知道,孝庄为了帮助自己的儿子顺利继位,决定嫁给自己的小叔子多尔衮。这段故...
原创 史... 史料中对铜人的称呼有很多,主要有几种:钟鐻、金人、钟、金狄人、翁仲、铜人等。铜人被称作“钟”是因为它...
中俄顶尖音乐学院联手献艺,“中... 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之际,为进一步促进中俄文明交流互鉴走深走实,以音乐为纽带凝聚两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