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比武则天早40年称帝的农家女,没读过一天书,穷得连爹妈都养不活,却靠着一句“太上老君显灵”,拉起一支数万人的队伍,自封“文佳皇帝”。她起义的导火索,竟是偷了地主家的粮食救济灾民,被打得皮开肉绽扔进大牢!
唐太宗贞观末年,陈硕真生在浙江睦州一个佃农家里,刚记事爹妈就染病死了,扔下她和幼小的妹妹。那时正值荒年,地里的庄稼长得比野草还稀,姐妹俩饿得上顿不接下顿,只能靠村里好心人接济才勉强活下来。
有户姓胡的地主看她们可怜,把姐妹俩领回家当佣人。两人天不亮就得起,挑水、劈柴、喂猪,啥脏活累活都干,吃饭就给个窝窝头,还得看主母的脸色。可就这,陈硕真已经谢天谢地了,至少妹妹不用再饿肚子。
可命运这就爱跟苦命人开玩笑,永徽四年(653年)夏天,睦州发了场百年不遇的洪水,新安江的水漫过堤岸,把庄稼地全淹了。老百姓家破人亡,扒树皮、挖草根充饥,有的甚至易子而食。可朝廷不仅没发救济粮,反而催着交赋税,说“洪水是天灾,税银可不能少”。
陈硕真看着村里的老人饿晕在路边,女子抱着饿死的孩子哭断肠,心如刀绞。她看着地主胡家粮仓里堆成山的粮食,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都是爹娘生的,凭啥他们能眼睁睁看着人饿死?
那天后半夜,陈硕真揣着把镰刀摸进粮仓,割开麻袋往外运粮食。刚把第二袋粮食递出墙,就被巡夜的家丁逮住了。地主胡老财听说后,叫人把陈硕真按在地上,用藤条往死里抽,打得她浑身是血,脊梁骨都快断了,最后扔进阴冷潮湿的柴房,说明天就送官治罪。
就在当晚,那些受过陈硕真偷偷接济的村民,夜里摸黑撬开柴房的锁,把她抬了出来。将陈硕真送进大山疗养。
躲在深山养伤的那些日子,陈硕真想明白了,光靠偷粮救不了人,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得把这吃人的朝廷掀翻!可她一个农家女,没人没钱没势力,怎么号召大家跟着干?
一天夜里,陈硕真突然在村里的破庙里披头散发,眼睛瞪得溜圆,嘴里念叨着:“我是太上老君派来的弟子,玉帝嫌朝廷太混账,让我带大家讨公道!”
村民们本来就走投无路,一听这话,扑通跪倒一片。陈硕真趁热打铁,说只要跟着她,就能有饭吃、有衣穿,不用再给地主当牛做马。没过多久,就聚集了几千号人。
这年十月,陈硕真在睦州正式起义,仿照朝廷的样子建政权,并自封“文佳皇帝”。这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称帝的女人,比武则天称帝早了整整40年!
她还封妹夫章叔胤当仆射(相当于宰相),手下的得力干将分任将军,把队伍分成几路,先打下了睦州城,又连克桐庐、于潜,一时间声势浩大。
消息传到长安,唐高宗李治气得把奏折摔在地上,连忙让扬州刺史房仁裕带兵平叛。
要说陈硕真的队伍,大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没经过正规训练,手里的武器不是锄头就是镰刀,哪打得过朝廷的正规军?刚开始靠着一股子狠劲还能赢几仗,可等房仁裕的大军一到,立马就抵挡不住了。
十一月,起义军在睦州城外被团团围住。陈硕真骑着借来的马,举着大刀冲在最前面,可惜她肩上中了一箭,血流不止。身边的人劝她撤退,她怎么都不肯走。
可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城破那天,陈硕真被官兵活捉,妹夫章叔胤战死,数万人的队伍死的死、逃的逃,烟消云散。
接下来的三天三夜,成了陈硕真一生中最屈辱的时光。史书上没细说她遭受了啥折磨,但想想也知道,朝廷对“谋反者”从来不会手软,更何况她还是个敢称帝的女人。
有野史说,她被扒光了衣服游街示众,受尽侮辱,可直到最后一口气,嘴里还喊“乡亲们,早晚有一天会出头”。
永徽四年腊月,陈硕真被处死,年仅33岁。这场起义前后才两个月,没能改变什么,可老百姓记着她的好。直到宋朝,睦州还有人偷偷给她立牌位,叫她“文佳仙姑”。
有人说陈硕真傻,明明知道打不过朝廷还要硬碰硬;也有人说她不自量力,一个农家女还想当皇帝。可你想想,要是她不站出来,那些在洪水里挣扎的百姓,可能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
她或许没武则天的权谋,没吕后的手段,可她用最原始的方式告诉世人,哪怕是最底层的女人,也敢对着不公的世道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