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是战国秦惠文王时期的一名纵横谋士,他非常有才能,受到秦王赏识,被任为相国。但张仪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出使楚国,当了一名纯粹的骗子。楚怀王知道了真相恨得牙痒痒,但最终也只能无可奈何。
拆台的说客
公元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中原东部的齐国,但是在南方不远的楚国已经与齐国缔造了攻守同盟。如果秦国真的出兵攻齐,楚国定然派兵从后方偷袭秦国。因此,时任秦国相国的张仪出使楚国,去当一个拆台的说客。
秦欲伐齐,齐楚从亲,於是张仪往相楚。
来到楚国后,楚国热情地接待了张仪。张仪说:请大王跟齐国断绝关系,我让秦王给楚国六百里土地作为回报,派最美的秦国女子给您做妾,我们永远是好兄弟。如果我们结盟,齐国力量削弱了不少,你有多了一个好盟友,行不行?
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於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的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
楚怀王听了张仪的条件后非常赞成,立刻答应了张仪。期间,楚国王公大臣纷纷跑来恭喜大王做了一个贤明的决定,只有陈珍提出反对,他力谏楚王不要轻信张仪。楚王则一副“你不懂”的姿态大声斥责他:请闭嘴吧,看我拿到秦国的六百里土地时你再说话。接下来,楚怀王真的与齐国解除盟约,还拜张仪为楚国的相国,随后派人跟张仪去接收秦国土地。
「原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赂之。
发挥极致的骗术
张仪回到秦国又演了一出苦肉计,他在上马车的时候来了一个“假摔”,因伤向秦王请了三个月的长假。楚怀王听闻此事深深揣摩,认为自己与齐国的联盟还没有彻底废除,所以张仪才这样。
张仪至秦,详失绥堕车,不朝三月。
楚怀王想一不做二不休,他派使者持符节到齐国当面辱骂齐王,气的齐王当场砍断使者的符节,毅然决然与秦国联盟。当齐、秦联盟正式生效后,张仪伤好上班,楚国使者赶紧向他讨要土地。
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下秦。
张仪一抿嘴却笑笑说:秦王曾经赐予我六里的土地,我愿意给楚怀王。此事传回楚国,楚怀王这时才知道上了张仪这个骗子的当,一气之下发兵攻秦。可是秦国、齐国同时出兵迎战,楚国不但没有取得战果,还被两国夺去不少土地。楚怀王不服,再次攻伐秦国,结果又是大败,没办法,最后只能再次割地向秦国求和。
楚又复益发兵而袭秦,至蓝田,大战,楚大败,於是楚割两城以与秦平。
骗局的无奈
张仪利用骗局破坏了楚、齐的联盟,可谓骗术高超。别人骗些钱财,张仪则能骗得整个国家。难道楚怀王真的甘心被骗吗?其实这个骗局中处处显示着弱者的无奈和有苦难言。
秦国自称王以来,从没有放弃一统天下的目标,历代君王都孜孜不倦的不停攻伐其他国家,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而楚国虽然地域宽广,但是人丁却不多,很多土地都没有开发出来。楚国单独打秦国是没有什么胜算的,而且他也没有这个计划。所以当张仪来到楚国时,楚怀王热情接待了他,这不仅仅因为张仪的才能,还因为张仪是秦国的相国。
当张仪带着一个纯粹的骗术来到时,楚怀王不得不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承诺。当时楚、齐虽然联盟,但是这个联盟的意义在于防御和牵制秦国,现在秦国主动送上门来,楚怀王岂有不照单全收的道理?相比于与齐国联手牵制秦国,与秦国联手牵制其他国家则更加有利。
所以,张仪虽然进行不义的行骗,但楚国知道结果后也是有苦难言。甚至楚怀王也许真的想过这是一个骗局,但是他能怎么办?弱势的楚国摆在这里,只能无奈地接受了。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