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红四师接到命令攻打洪洞县。当天,师长陈光安排部队架设梯子,准备攻城。突然,政委彭雪枫下令战士吹响“撤退”的军号,让陈光不得不停止进攻。回到营地后,陈光直接找到彭雪枫,二人大吵一架。
消息很快传到中央,上级得知此事后怒斥:“都别干了!”究竟为何彭雪枫要下令撤退?这一矛盾如何解决?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后抵达陕北,与红15军团会师。为统一指挥陕北苏区红军,中央决定恢复红一方面军与红一军团的番号。然而,由于红三军团损失惨重,仅恢复了红四师,并纳入红一军团。
红四师的彭雪枫仍任政委,师长陈光来自红一军团,二人合作起步不易。他们性格火爆,常因意见分歧而争执。
随着红军东渡黄河,红四师作为先锋部队之一进入山西,面临日军与国民党军包围。在此危急时刻,中央决定与日军直接对抗,红四师受命攻打赵城。
赵城虽小,防守却异常坚固。红四师连夜攻打未果,陈光意欲继续进攻,而彭雪枫则主张撤退以保存实力。
陈光不满现状,命令继续攻城。然而,彭雪枫却吹响撤退号,导致全军士气大降,陈光怒不可遏。
两人后来因此事大吵一架,事态扩大至中央,上级领导怒斥二人。在批评和反思中,陈光与彭雪枫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被调到红军大学接受教育。
红四师随后更换领导,李天佑任师长,黄克诚任政委。新的领导团队注重协调与稳定,展示出良好的工作效率。
陈光与彭雪枫的矛盾,源自他们不同的战术理念与个性。红四师自红三军团编入后,形成了战斗观念的分歧,使得指挥层在行动中常出现分歧。
这次事件虽已过去,但对红军的整体团结与作战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