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每当一个朝代灭亡,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高官重臣,都会经历一场彻底的清洗。原先的制度被逐条废改,过去享有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也随之消失殆尽。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清朝灭亡已经逾百年,但至今仍有大量专门人员守护着清朝皇室的陵墓。这些守陵人究竟来自何方?他们拥有什么身份?为何愿意耗费毕生精力守护这些陵寝?他们的生活来源又依靠什么维系?
---
01 守陵人来源
守陵人这一身份,从字面上就能窥见其本质——这是一个随着封建等级制度发展而产生的职位,尤其是在皇室确立之后。
为了保证死后的安宁与尊严,历代皇室不仅耗费巨资兴建宏伟的陵寝,还特意安排专人负责守护这些皇家墓地,于是“守陵人”这一特殊岗位便应运而生。
在古代社会,皇帝被视为天子、天下至高无上的象征,能有幸为帝王守陵,被视为莫大的荣耀和殊荣。
许多家族甚至世代以守陵为业,把这份工作看作毕生的使命与荣耀,极为珍视。
而为了让守陵人全心全意履行职责,皇帝们会给予极高的福利待遇,保障他们的生活起居,甚至待遇可以比肩七品官员。
---
当然,影视剧中常见的太监或宫女犯错后被发配守陵的桥段,让不少人误以为守陵是一种苦差事,实际上守陵的工作确实十分艰辛。
一方面,皇陵中因陪葬众多珍宝,极易成为盗贼觊觎的目标。守陵人需时刻保持警惕,防范潜伏的盗贼,一旦失职,轻则受罚,重则丢掉性命,责任重大。
另一方面,皇陵选址多依山傍水,风水极佳,但地理位置通常偏僻荒凉,环境孤寂,守陵人常年与世隔绝,几乎无法与外界沟通。若能安然度过这种孤独,方能胜任此职。
---
02 清朝守陵人
清朝的皇陵与以往各代皇陵并无太大差异,但守陵人的选拔标准却极为严格。
守陵人必须出自八旗子弟,且多是上三旗的成员,且需品行端正、能力出众,才能获得守陵的荣誉。
如此苛刻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