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同样身为西北汉将大将军,雍正为何对年羹尧下杀手却没杀岳钟琪?
创始人
2025-09-23 19:33:00
0

年羹尧与岳钟琪,先后在雍正年间担任西北边疆军事要职,身兼川陕总督之重任,并被封为公爵。他们同为汉人将领,这在清朝初期与中期实属罕见。然而,他们在晚年均曾激怒雍正,但最终命运却大相径庭。

雍正同样对年羹尧的所作所为感到震怒,然而年羹尧却遭到了雍正的严厉惩罚,被定下了九十二条严重罪行。尽管如此,雍正最终并未剥夺年羹尧的生命,而是允许他自行了断。相较之下,岳钟琪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尽管兵部提议对他处以极刑,但雍正却撤销了这个决定,亲自将岳钟琪的刑罚改为监候。到了乾隆年间,岳钟琪不仅重获自由,官职也得以恢复,更被乾隆帝赞誉为“三朝武将之巨擘”。雍正年间,两人均因罪受到惩罚,但年羹尧却遭赐死,岳钟琪却得以保全性命,甚至被乾隆封为三朝功臣,这其中的原因,下面将详细阐述。

二人的性格和官场成长轨迹也注定了结局不同

年羹尧与岳钟琪本质上属于正宗的官宦世家子弟,年羹尧的家族源自汉八旗,其父年遐龄在康熙年间官拜湖广巡抚,即现今湖北省的巡抚。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乃康熙年间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曾参与平息三藩之乱,并随康熙皇帝亲征蒙古准噶尔部,凭借卓越的战功,被授予四川提督和议政大臣的双重职务。

尽管两人都出身于官宦世家,然而他们当时的身份地位却有所差异。年羹尧所属的家族,其身份归属于镶白旗的汉军。(年羹尧家族曾因其妹是雍正最宠爱的年妃被抬籍到镶黄旗),属于是有旗籍身份的旗人。

岳钟琪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他是岳飞之第三子岳霖的第21代传人,岳氏家族自明朝以来,世世代代都……凉州庄浪卫的岳氏家族,在明朝覆灭之际,岳升龙选择了归附清朝。然而,鉴于岳家是岳飞的后裔,加之清初满族不愿将岳飞的后代纳入八旗体系,岳家始终保持着汉民身份,未曾获得旗籍。

岳钟琪这位无旗籍背景的官员,在清朝官场中的晋升速度,相较于那些拥有旗籍身份的年羹尧等人,显得尤为缓慢。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年羹尧仅21岁便金榜题名,踏入翰林院。那时,年羹尧之父年遐龄官至湖广巡抚,位高权重。康熙帝因年遐龄之故,对年羹尧格外赏识。加之年羹尧本人才智出众,30岁时便被康熙帝破格擢升为四川巡抚。

巡抚作为一省的最高行政官员,在清朝时已是地方上的高级官员。这样的职位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触及。然而,年羹尧在仅仅30岁的年纪便登上了这一高位,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巡抚。这一事实充分表明,年羹尧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

年羹尧担任四川巡抚期间,岳钟琪之父岳升龙正担任四川提督。在他到任不久,四川彝族地区爆发了叛乱。康熙帝下令年羹尧与岳升龙协同平定叛乱。这段经历使得年羹尧与岳升龙有了交集,也为日后年羹尧与岳钟琪携手合作创造了机会。

岳钟琪的官场生涯相较于年羹尧而言,显得不那么顺遂。他自小就对读书不感兴趣,更偏爱舞刀弄枪,钻研兵法,因此参加科举考试对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当年羹尧晋升为四川巡抚之际,岳升龙便出资为岳钟琪购置了一个候补知府的名额,将他引入官场。随后,在第二年,岳升龙便提出了退休的申请。

若当时清朝境内国泰民安,岳钟琪或许便无施展才华之处,他或许终其一生,仅能等待一个实职知府的空缺,之后便终老于地方官职。然而,在康熙年间,清朝的天下尚不安宁,西北边疆很快便爆发了战事。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屡次侵扰清朝的西北边境,成为了边防的一大隐患,而岳钟琪终于迎来了展现自己才能的良机。

岳钟琪主动提出愿意由文官候补知府转为武官,岳升龙深知儿子心向军旅,不愿为文职,便向康熙帝举荐岳钟琪转任武职。同时,岳升龙还联络了当时负责四川军务、抵御准噶尔部的年羹尧。在康熙帝的批准下,年羹尧迅速为岳钟琪安排了实际的武官职位,并让他率军参与对抗准噶尔部的行动。

岳钟琪由此由文职转为武职,并迅速积累战功,不久便晋升为三品游击。与此同时,年羹尧因妹妹年氏与雍亲王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结为姻亲,成为皇室姻亲,故此亦被康熙帝提拔为川陕总督。

在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策妄阿拉布坦对西藏发动了突然袭击,攻入了拉萨,并对清朝所封的拉藏汗进行了杀害。这一事件激怒了康熙皇帝,于是他决定派遣自己的第十四子胤禵担任抚远大将军,率领十万精锐之师前往西北地区,以平息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

年羹尧在四川担任官职期间,亦参与了这场激战。他作为川陕总督,协助胤禵,为前线军队制定粮食保障和后勤供应计划。而岳钟琪则以游击的身份,紧随胤禵的部队,一同深入西藏,对策妄阿拉布坦展开征讨。

在击败策妄阿拉布坦的战役中,岳钟琪多次向胤禵献上明智的战术策划,深受胤禵的信任与重视,胤禵更是推荐他担任副将一职。同时,这一阶段,岳钟琪与年羹尧均晋升为西北军中的高级指挥官。

凭借平定策妄阿拉布坦的功绩,岳钟琪在康熙晚年得以被胤禵保举,进而晋升为四川提督。尽管胤禵对岳钟琪极为赏识并给予重用,对他有提携之恩,但岳钟琪始终对国家忠诚。他没有因胤禵的提拔和重视而与之结成政治联盟,更未加入胤禵与老八胤禩等人为争夺皇位而组建的八爷党。

康熙驾崩之际,胤禵正忙于征讨策妄阿拉布坦,军队已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对准噶尔部老巢伊犁发起攻击。然而,康熙崩逝后,雍正继位,胤禵与胤禩所领导的八爷党不愿向雍正俯首称臣,雍正对胤禵在西北地区掌握的军权心生忌惮。于是,雍正以康熙丧事为由,将胤禵从西北召回京城,胤禵随即被软禁。

策妄阿拉布坦把握时机,煽动青海蒙古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背叛清朝,导致西北战局再次变得复杂,雍正帝继位初期应对起来显得力不从心。雍正起初指派其堂兄贝勒延信接替胤禵担任代理抚远大将军之职,然而延信与胤禩、胤禵之间关系亦颇为亲近,雍正对其信任度不高。于是,雍正决定改用大舅哥年羹尧担任抚远大将军,并派遣年羹尧率军先行前往青海,以平息罗卜藏丹津所引发的叛乱。

在成功镇压罗卜藏丹津的叛乱过程中,雍正帝委派时任四川提督的岳钟琪担任征西副将军,并赋予他奋威将军的头衔,让他成为西北军中的二号人物,与年羹尧并肩作战,共同平息叛乱。在这场战役中,年羹尧采纳了岳钟琪提出的迅速出击的战术,他们分兵对罗卜藏丹津在青海的各个势力据点发动了奇袭,这一举措迫使罗卜藏丹津的主力部队不得不与清军正面交锋。

岳钟琪随后一举击败了罗卜藏丹津的主力,成功收复了西宁。此后,年羹尧驻守西宁,而岳钟琪则率领军队持续追击罗卜藏丹津。

岳钟琪最终将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势力彻底消灭,罗卜藏丹津孤身逃至准噶尔部,至此,青海的叛乱得以完全平息。

雍正帝欣喜若狂,对年羹尧与岳钟琪二人赞不绝口,遂赐予年羹尧一等公爵之位,尊称其为恩人。同时,雍正帝赋予年羹尧极大的权力,使其能够直接任命或罢免西北各省巡抚以下级别的官员,并且有权参与国家重大决策。

雍正对岳钟琪同样给予了高度评价,赐予他三等威信公的封号,并委以重任,命其担任甘肃巡抚一职,兼领提督之职,实际上是将甘肃全省的军政大权悉数托付于他。此外,雍正还亲自为岳钟琪创作了两首五言律诗,随后又觉得意犹未尽,遂将自己的折扇赠予岳钟琪,并在扇面上亲笔题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岳钟琪丰功伟绩的赞誉。

雍正帝在成功平息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之后,对年羹尧与岳钟琪二人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这两位官员的表现却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年羹尧变得极其傲慢,他竟自诩为雍正的恩人。在西北任职期间,他的排场极大,下属官员在接受他赠品时必须面朝北方跪拜致谢,即便是康熙的女婿、雍正的妹夫,蒙古札萨克郡王阿宝在拜见年羹尧时,也必须向他行跪拜之礼。

年羹尧与胤禩派系中的胤禟关系密切,雍正登基后,将胤禟派往西宁协助军务,实则意图让年羹尧对胤禟进行监视和软禁。然而,年羹尧并未遵从雍正的旨意,胤禟在西宁的行动既自由又随意。在关照胤禟之余,年羹尧对雍正的新政持强烈反对态度,拒绝在西北地区实施新政。这些行为逐渐引起了雍正的不满,直至雍正忍无可忍,以九十条罪名将年羹尧处死。

岳钟琪相较于年羹尧,显得更为明智和透彻。尽管他曾经得到胤禵与年羹尧的保举与推荐,但他与这两位人物始终仅维持着上下级的关系,并未过分亲近,更未与胤禵和年羹尧形成利益联盟,这实属难得。

雍正皇帝赐死年羹尧后,便萌生了让岳钟琪接替年羹尧担任川陕总督的念头。然而,满洲贵族普遍反对让一位无旗籍的汉人担任如此要职,负责边防重任。正是在此关键时刻,康熙帝第十三子、怡亲王胤祥挺身而出,力排众议,以自身和家族的荣誉为岳钟琪担保,这才促成了岳钟琪得以就任川陕总督。此后,岳钟琪在胤祥面前始终保持着谦逊和恭敬的态度。

年羹尧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当雍正皇帝刚刚任命他为抚远大将军之际,朝廷内外对他的任命颇有微词,有人甚至提议雍正派遣亲信大臣前往西北前线对年羹尧进行监督和牵制。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胤祥挺身而出,力挺年羹尧,他主张信任所用之人,不应怀疑而不用,更不应派遣他人进入军中监视并制约年羹尧。

胤祥曾经对年羹尧有过帮助,但后来他在掌管户部期间,与年羹尧在西北军费的使用上产生了重大分歧。年羹尧对胤祥怀有强烈的不满和敌意,他依仗雍正对他的赏识和战功,在胤祥面前变得极为无礼。即便雍正当时非常看重年羹尧,还曾努力调解二人之间的关系。

观察胤祥对年羹尧和岳钟琪的恩情,我们可以发现,年羹尧表现得傲慢自大,而岳钟琪则显得谦逊有礼。

实际上,他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官场生涯的影响。年羹尧自幼成名,官运亨通,更受到康熙、雍正两代皇帝的青睐与信任,这使得他难以坚守初衷和自我。

岳钟琪的情况与此不同,他的官位全是在基层担任武官期间,凭借真枪实弹在沙场上赢得的,他始终保持清醒,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因此能够维持谦逊低调的举止。他们性格上的显著差异,也是导致他们结局各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岳钟琪行事极为小心,并未留下任何可以治罪的把柄,而且雍正帝还打算将他留给未来的乾隆帝继续使用。

实际上,尽管岳钟琪接替了年羹尧担任川陕总督一职,然而他手中掌握的实际权力却远不及年羹尧。雍正帝曾特许年羹尧参与政务讨论,并有权直接任命或罢免西北各省巡抚及其下属官员,而岳钟琪并未被赋予这些权限。因此,岳钟琪犯错的可能性相较于年羹尧要小得多。

年羹尧任职时,滥用职权,结党营私,卖官鬻爵,使得西北官场一片混乱。相较之下,岳钟琪在任职期间,选拔人才以德才兼备为标准,不结党营私,行事谨慎,让人难以找到对他进行指责的理由。

岳钟琪未曾结党营私,这一点深得雍正的青睐。他不仅曾与胤禵、年羹尧、延信等人共事,更与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这三人在雍正的整治下遭受了极大的打击,雍正整治他们时,还会连带审查那些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党羽。雍正发现,曾与这三人共事的岳钟琪,在私交上并未过分亲近,他们之间的关系仅限于公务层面,岳钟琪并未参与他们结党营私的行为。这一点正是雍正想要重用岳钟琪的原因。

年羹尧与岳钟琪之间关系尤为密切,因为年羹尧曾与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并肩作战,然而在雍正将其调任之后,年羹尧曾恳请岳钟琪能因他们深厚的战友情谊而关照自己在西北的部下,然而岳钟琪却对年羹尧的请求予以了拒绝,并将此事上报给了雍正,这一举动反而让雍正对岳钟琪更加器重。

岳钟琪作为岳飞的直系后代,唯一可能被他人指责的点是他的血统,自从他担任川陕总督一职,满洲的王公贵族们普遍感到不悦,他们觉得让岳飞的子孙来守护女真人的边境,实在是将满族的尊严置于尴尬之地。

雍正帝意图平定满洲贵族对岳钟琪的疑虑,曾设法让胤祥从中传达,促使岳钟琪主动提出加入八旗,从而获得旗籍。一旦岳钟琪拥有了旗籍,便能消除满洲贵族对他的猜疑。

岳钟琪始终恪守岳飞传下的家训,对国家忠诚,致力于保卫家园,而非仅为某个朝代或君主效力。于是,他婉言谢绝了胤祥的邀请,加入八旗汉军。岳钟琪不欲加入八旗,雍正亦无奈放弃此念。与此同时,雍正对岳钟琪颇为器重,认为这正彰显了岳钟琪一心守护家园、不结党营私的崇高品格。

岳钟琪在为官期间,廉洁自律,关爱士兵,深受士兵们的爱戴,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年羹尧的贪婪本性。因此,除了作为岳飞后人的身份略显尴尬之外,几乎无人能找到对他进行惩处的合理依据。

后来,兵部欲对岳钟琪施以惩处,并非基于其他罪名,实则仅因他在战场上的失利。在策妄阿拉布坦离世后,其子噶尔丹策零继承了王位,准噶尔部在他的领导下,仍旧频繁侵扰我国的边疆地带。

雍正帝决心根除准噶尔部的叛乱之患,于是广泛招募了满、蒙、汉三族的八旗兵马,对准噶尔部发起征讨。岳钟琪被委以宁远大将军之职,负责指挥八旗汉军,从西路对准噶尔部展开攻势。同时,黑龙江将军傅尔丹也被雍正帝任命为靖边大将军,他率领满、蒙八旗军队,从北路对准噶尔部发起讨伐。

傅尔丹在结果和通泊之战中因轻敌冒进导致全军覆没,岳钟琪虽力挽狂澜,但终究独木难支,最终也败下阵来。雍正帝对此震怒不已,遂将岳钟琪与傅尔丹双双罢免,并召回京城拘禁。雍正帝下令兵部对二人进行审判,兵部据此判决二人应处极刑。然而,雍正帝否决了这一提议,将岳钟琪的刑罚由死刑改为监候。

雍正之所以没有对岳钟琪下手,自有其道理。岳钟琪身为官员,不仅廉洁自律,而且谦逊有礼,实在找不到其他罪名来加在他头上。除了战败的罪行,即便雍正派人抄他的家,也并未发现多少家产。再者,雍正先前已因杀年羹尧而在民间背负了诛杀功臣的恶名。年羹尧性格傲慢自大,贪婪无度,雍正杀他,可以说是名正言顺。

岳钟琪使得雍正无法找到任何可以诛杀他的理由,再者,他身为岳飞的后裔,而岳飞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望。岳飞的后代在官场中保持清廉,且是雍正朝第二大功臣。若雍正将其杀害,必然会在民间激起公愤,雍正的名声也将因此蒙上污点。

雍正之所以没有杀害岳钟琪,除了其他原因之外,还因为他希望为儿子乾隆保留一位人才。在康熙年间国家繁荣昌盛的背景下,八旗军队的战斗力显著下滑,而能征善战的满洲名将愈发稀少。同时,准噶尔部对清朝构成的威胁依然存在。岳钟琪作为一位杰出的大将,未来或许还有机会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雍正最终选择了留下岳钟琪的性命。

历史验证了雍正的选择无误,雍正驾崩后,乾隆继位便颁布圣旨,宽恕了岳钟琪,并让他从官场退隐,回归民间,岳钟琪就此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随后,在乾隆初期,大小金川地区爆发了首次叛乱,乾隆对这片弹丸之地用兵一年有余却无成效,这时他想起了老将岳钟琪,便任命他为四川提督,委以平定叛乱的重任。

岳钟琪抵达前线后,仅三个月便成功平息了大小金川的叛乱。因此,乾隆帝对他极为信任,不仅恢复了他的官职,还作诗赞誉他的功绩。紧接着,岳钟琪再次协助乾隆帝,成功平定了其他地区的动乱。西藏珠尔墨特之乱与重庆地区的农民反抗,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他方才离世,享年六十八岁。

岳钟琪在乾隆初期对武功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离世后,乾隆帝将他尊为十全武功中的五大功臣之一,并且在他去世之后,乾隆帝还挥毫泼墨,以诗篇表达了对他的赞誉之情。“三朝师武臣,钟琪为巨擘”,雍正幸免于对岳钟琪的杀戮,这为他的儿子乾隆留下了宝贵的武将之才,这也是雍正选择不对岳钟琪下手的一个关键因素。

写在最后

年羹尧少年得志,官场生涯一路坦途,这让他后来变得颇为自满。相较之下,岳钟琪则不然,他不仅为官清正廉洁,而且性格谦逊谨慎,行事低调,让人难以找到攻击的缝隙。加之岳钟琪所处的时代,正值清朝武将人才匮乏之际,雍正帝惜才如金,即便有意留下他作为后用,也绝不可能对他下手,故而岳钟琪的结局相较于年羹尧,要好得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在开国将领之中,许多曾担任军事指挥的将领或多或少都曾经历过伤痛煎熬,甚至有些人在生死边缘徘徊,最终顽...
数字艺术RWA重构传统艺术特展... 本次展览首次将数字艺术品从虚拟版权交付拓展至实体实物交付。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深圳9月23日电 (刘森...
原创 捡... 在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抗议的火焰不仅仅是燃烧着汽车与物资,更是无形中点燃了民众对政府压迫的不满情绪。...
我是上海人,去了河北承德后发现... 作为一个常年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穿梭的上海小囡,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却总觉得城市的霓虹灯下藏着相似的匆忙...
日本骑兵被苏军灭得有多惨?一个... 为什么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中,日本骑兵部队会遭遇那么大的挫败?想想看,那时候的关东军自认为精锐,却...
原创 组... MCN首发激励计划 阅读此文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不仅方便进行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
原创 李...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登基后,对一位名叫李贞的老农展现了特别的关照。他不仅将李贞封为镇国上将军、恩亲...
原创 许... 建安元年,曹操向汉天子刘协上奏,要求派遣使者带着圣旨前往徐州,封刘备为征东将军、宜城亭侯,同时授予他...
原创 张... 1947年5月16日清晨,解放军的猛烈炮火不断轰鸣,张灵甫在无助的等待中发现,他一直期盼的援军依然没...
原创 马... 精品长文创作季:论三国猛将之力与战力 提到三国时期的名将,人人都会想起吕布、赵云、张飞、关羽等人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