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开国上将向毛主席要钱未果,反被主席敲竹杠,搞笑程度堪比亮剑
创始人
2025-09-23 19:32:37
0

王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在长达近七十年的军旅生涯中,参与了多场战役,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中国革命事业中的重要人物。虽然他在无数战场上屡建奇功,但在1937年,王平在一次前往正宁处理工作时,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全军的经费加起来只有区区一百多元,完全无法支撑即将展开的任务。面对这一困境,他向毛主席请求资金支持,但未曾想到毛主席的答复竟是:“没有,一块钱也没有,你自己想办法。”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王平最后不仅自己解决了资金问题,反而被毛主席“要求”将多余的三千元送往延安。这个事件到底如何发生?王平与毛主席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趣事呢?

王平于1907年出生在湖北省阳新县,幼年便对革命事业充满了憧憬与热爱。1930年,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自己充满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王平身材高大,比毛主席还要高出半个头,因此,他得到了一个亲切的外号——“王大个子”。在与敌军的激烈战斗中,无论是担任前锋还是后卫,他总是以超凡的勇气和智慧,屡次带领部队成功战胜敌人,完成任务。即使身陷困境,失联或掉队,他也总能奇迹般地归队,继续与敌人抗衡。战友们亲切地称他为“飞毛腿”。

1934年4月27日,在第五次反“围剿”的关键时刻,王平所率领的11团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敌军猛烈的炮火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轰炸着他们的阵地,但王平依旧带领部队勇往直前,毫不退缩,展现出了无畏的斗志。这种英勇的作战精神,不仅让战友们对他充满敬佩,也赢得了彭德怀的高度评价。

红军在当时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局面,战斗几乎每天都在继续。敌人的火力异常强大,不断对我方阵地进行轰炸,使得工事严重受损,弹药供应也变得日益紧张。为了保证战斗的继续,红军战士们不得不冒险潜入敌阵,搜寻掉落的敌军弹药。在一次撤退掩护中,王平附近的一颗炮弹爆炸,巨大的冲击波震得他耳鸣。然而,他没有停下指挥工作,依然在枪林弹雨中,带领部队与敌人激烈搏斗。11团的战士们在他的领导下,英勇冲锋,虽有战友倒下,但后继者依然毫不犹豫地接替重任,继续战斗到底。王平在战斗中虽旧伤复发,疼痛难忍,但他没有因伤退却,而是简单地做了个手术后,立即投入到战斗之中。

1935年2月,在遵义城战役中,王平的11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面对敌军的强大攻势,王平巧妙地运用战术,成功诱敌深入,展开了顽强的反击。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11团不仅成功削弱了敌人的战斗力,还多次击退敌军的进攻,为红军主力的反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场战斗不仅仅是11团的胜利,也为红军的反攻奠定了基础。最终,敌军主力被消灭在老鸦山下,王平与兄弟部队一道,击溃了敌人多个团,缴获大量武器,并俘获了众多敌军。

王平本名王惟允。最初,他所在连队的连长是一位广东籍的军官,口音独特。每次连长点名时,都会把王平的名字叫成“王翁翁”,引得大家哈哈大笑。王平觉得这样很尴尬,便决定改名。于是,他鼓起勇气找到连长,恳请他帮忙改个更为得体的名字。连长思索了一会,便提议把名字改成“王明”。王平觉得这个名字简单明了,便欣然同意。然而,没多久,他便发现中国共产党史上已有一位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叫王明,这使得王平决定再次改名。

不久后,王平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偶遇毛主席。毛主席当时亲自向他下达了一个重要任务,要求他带领部队去堵截敌军,保障中央和军委机关的安全。王平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并立即带领部队前往目标地点。途中,敌军突然发起攻击,王平带领部队迅速投入战斗,表现出了无畏的精神,最终成功完成任务,为中央机关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到了1935年,王平被调任至陕北二十七军担任政委。在新的岗位上,毛主席再次召见了他,问他是否还有什么困难。王平便向毛主席表达了自己想改名的愿望。毛主席听后,表示理解并提出:“这个名字不错,我们的国际代表也叫王明。”但王平解释说,自己与国际代表同名,大家常开玩笑叫他“国际代表”,这让他感到不自在。最终,毛主席同意他改名,并将其名字正式改为“王平”,这个简洁而有深意的名字,不仅象征着王平的稳重,也寄托了毛主席对他的一份期望。

1937年,王平率领二十七军前往正宁执行警戒任务。可就在出发前,王平却面临了一个极大的难题:部队的经费仅有一百多块钱,显然无法完成任务。他急忙向毛主席报告,请求一千块钱的支持。令他没想到的是,毛主席的回应竟然是:“我这里也没有多余的钱,连一块钱也拿不出来。”毛主席的话让王平感到压力倍增,但主席接着又语重心长地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你一定能想办法。”

挂断电话后,王平思索良久,最终想到了通过当地的联保主任筹集资金的方法。通过一番周折,他成功获得了五千元现金以及五百石粮食。当王平满怀喜悦地将这一好消息报告给毛主席时,毛主席却表示:“这笔钱不能全拿走,保留一千,剩余的四千要送往延安,粮食你们带多少带多少。”王平顿时急了,连忙争辩道:“主席,这一千根本不够用啊!”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毛主席同意他留下两千元,但剩余的三千元仍然要送往延安。王平将这些钱送往延安,解了中央当时急需的财务困境。

这个事件不仅显示了王平的应变能力和卓越的领导才干,也突显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集体利益至上的原则。面对经济困境,王平展现了出色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毛主席则始终坚持集体主义精神,确保革命事业的长远发展。王平在整个革命过程中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也激励了后人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不惧挑战,勇往直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在开国将领之中,许多曾担任军事指挥的将领或多或少都曾经历过伤痛煎熬,甚至有些人在生死边缘徘徊,最终顽...
数字艺术RWA重构传统艺术特展... 本次展览首次将数字艺术品从虚拟版权交付拓展至实体实物交付。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深圳9月23日电 (刘森...
原创 捡... 在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抗议的火焰不仅仅是燃烧着汽车与物资,更是无形中点燃了民众对政府压迫的不满情绪。...
我是上海人,去了河北承德后发现... 作为一个常年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穿梭的上海小囡,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却总觉得城市的霓虹灯下藏着相似的匆忙...
日本骑兵被苏军灭得有多惨?一个... 为什么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中,日本骑兵部队会遭遇那么大的挫败?想想看,那时候的关东军自认为精锐,却...
原创 组... MCN首发激励计划 阅读此文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不仅方便进行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
原创 李...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登基后,对一位名叫李贞的老农展现了特别的关照。他不仅将李贞封为镇国上将军、恩亲...
原创 许... 建安元年,曹操向汉天子刘协上奏,要求派遣使者带着圣旨前往徐州,封刘备为征东将军、宜城亭侯,同时授予他...
原创 张... 1947年5月16日清晨,解放军的猛烈炮火不断轰鸣,张灵甫在无助的等待中发现,他一直期盼的援军依然没...
原创 马... 精品长文创作季:论三国猛将之力与战力 提到三国时期的名将,人人都会想起吕布、赵云、张飞、关羽等人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