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宛之战:中国历史上最霸气的一次远征,但也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创始人
2025-09-23 18:31:25
0

公元前104年,西汉王朝发动的讨伐大宛国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悍、最具霸气的一次远征,堪称“虽远必诛”精神的最佳体现。这个战役的背景简直充满了戏剧性,但它也留下了许多令人遗憾的历史教训。今天,我们就来细致地讲述这场决定性的战役。

(一)

大宛之战的故事说起来似乎简单——汉武帝刘彻听说了大宛国盛产汗血宝马,于是派遣使者前去索要。但大宛国不仅拒绝了请求,还杀害了使者。汉武帝怒火中烧,立即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出征。第一次出征失败后,汉武帝决定倾尽全力,调动大规模军队,再次发动进攻,最终成功征服大宛,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汗血宝马。

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隐藏着许多复杂的背景和细节。

首先,大宛国到底位于何处?

大宛国位于今天的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今天的疆域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是一片得天独厚的土地,四面环山,气候温暖,锡尔河穿境而过,滋养着这片土地,造就了这里丰饶的农业和丰富的物产。这里一度是中亚各大势力的争夺焦点,历史上无数的刀光剑影与血流成河的故事便在这片土地上上演过。

再来说说大宛人的起源。

经过学者的考证,大宛人是希腊化的斯基泰人,斯基泰人本是中亚和黑海北岸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曾建立过强大的斯基泰王国。公元前四世纪,斯基泰王国被马其顿征服,成为其附庸。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斯基泰人跟随其大军东进,后来在中亚建立了多个城邦,包括大宛国。大宛国是由这些斯基泰人建立的,作为一个由多个城邦组成的联合体,拥有约三十万人口和七十座城邦,但在政治结构上,大宛国与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截然不同,国王并没有汉武帝那样的绝对权威。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亲自访问了大宛国,并向汉武帝报告大宛盛产汗血宝马。此后,西汉与匈奴的大战让汉朝损失惨重,特别是在战马上,出征的卫青与霍去病带回的14万匹战马,最终仅剩下三万匹。此时,汉武帝回想起张骞的报告,决定借助大宛的汗血宝马恢复战马的数量和质量。于是,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派遣使者前往大宛,要求交换这些珍贵的战马。

(二)

有学者认为“大宛”这个名字可能源自希腊的“爱奥尼亚”。爱奥尼亚位于今天土耳其的西南部,是古希腊的一部分。斯基泰人可能曾生活在爱奥尼亚,后来将自己的故乡名称带到了费尔干纳盆地,并用它来命名新的家园。这种情况类似于一千多年后的英国人把自己家乡的名字带到了美洲,最终创造了“纽约”。

根据史书的描述,大宛人外貌特征明显,他们通常深目高鼻,胡须浓密,符合典型的欧罗巴人种特征。公元前104年,汉朝的使者抵达大宛国的都城贵山,并见到了大宛的执政官毋寡。史书记载,大宛国不仅有国王,还有副王,这显然表明它不是一个绝对君主制国家,而更像是一个由贵族议会选举产生的执政体制。

两种文化的碰撞注定了这次谈判的失败。汉使携带了价值不菲的黄金马和大量财物,打算用这些交换大宛的汗血宝马。然而,毋寡与汉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使者愤怒地摔碎了金马,扬长而去。史书上写道:“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遮攻杀汉使。”大宛国的贵族议会决定让郁成城派兵将汉使杀掉,表示对汉朝的蔑视。这一行为标志着大宛与汉朝彻底决裂。

(三)

大宛杀害汉使的行为激怒了汉武帝,他立即下令出兵讨伐大宛。此时,卫青和霍去病已经去世,汉武帝按照惯例任命宠妃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为将,带领大军征讨。李广利的军队人数庞大,包括归附汉朝的匈奴部落的骑兵和从各地征召的年轻劳改犯。

李广利的征途漫长而艰险。从长安出发,他必须穿越新疆、绕过帕米尔高原,行程约三千四百公里。这个路线不仅人烟稀少,补给极其困难,汉军在途中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为了维持军队的补给,李广利不得不向沿途的小国讨要粮草。大多数小国人口稀少、资源匮乏,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援助,甚至有些国家拒绝与汉军合作,李广利只能通过抢掠来解决困境。

在这段漫长的征途上,许多士兵因饥饿与劳累死于途中。最终,李广利带领仅存的几千残兵,勉强抵达大宛国的边境,并发起进攻。然而,他的军队在与郁成城的战斗中遭遇惨败。李广利只得撤回,依旧未能完成任务。

汉武帝得知李广利的失败后,怒火中烧,命令所有参与西征的将士不得进入玉门关。李广利与其余兵员只能滞留在敦煌,等待进一步的命令。

(四)

尽管如此,汉武帝并未放弃,他决定第二次出征大宛。这一次,汉朝准备更加充分。大军的后勤保障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李广利再次带领六万大军出发。这支军队准备充足,携带了大量粮草和运输物资,但即使如此,途中依然面临着补给不足的困境。走到吐鲁番盆地时,几乎所有的牛都被消耗掉,成为军队的口粮。

这一次,李广利不仅要面对恶劣的环境,还要征服一批顽固的小国。特别是轮台国,强硬地拒绝供应粮食,李广利愤而发兵攻打,经过激烈的战斗,轮台国最终被灭,成为了汉朝的战利品。

然而,这一行为却震慑了西域的小国,纷纷主动表示愿意纳贡与称臣,为汉军的继续行军扫清了障碍。最终,李广利带领汉军成功抵达大宛国首都贵山城。

(五)

大宛人意识到自己无法抗衡强大的汉军,立即派遣所有军队迎战。然而,由于技术差距,双方一接触,大宛军队便被汉军的强弓和弩箭压制,迅速崩溃。大宛军不得不撤入贵山城守卫。

汉军围攻贵山城长达四十余天,最终突破了城墙,俘虏了大宛国的勇士靡煎。此时,大宛的贵族议会决定与汉军和谈,并推翻了毋寡,表示愿意交出汗血宝马,并归顺汉朝。李广利同意了和谈条件,最终大宛被迫承认汉朝的统治,交出了大量战马。

李广利带着三千匹马,其中包括数十匹汗血宝马,返回汉朝途中,他还亲自派遣上官桀消灭了郁成国。

(六)

大汉王朝的这场远征虽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抗战胜利80周年)探访潍县西... 7月22日,山东潍坊,民众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参观西方侨民集中营专题展览中的老物件。潍县西...
原创 东... 《史记》记载了周幽王通过烽火戏诸侯的事件来宠爱褒姒,废除王后和太子姬宜臼的权力,这一做法激怒了申侯。...
原创 1... 1996年夏季的一天,山东莱芜的一个宁静小村庄里,滕西远老人的家门口突然响起了敲门声。一群身穿警服的...
原创 假... 阅读本文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日后持续为您推送类似精彩内容,同时也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
原创 日...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在历史长河的波澜中,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不断思考与探讨。故事的主人公是徐福,他的...
原创 几... 1938年9月,国民党军76师收到一份机密情报。根据信息显示,这将是一场出其不意、打击日军的绝佳机会...
韩国申遗“全军覆没”,千年文化...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光明网】【中华网】【鲁中晨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
原创 苏... 1991年深秋,世界的目光聚焦于西班牙召开的中东问题国际峰会。然而,在这场关于地缘政治的聚会背后,一...
“舞之魅‘沪·疆’情”巡演走进... 9月21日,上海芭蕾舞团新疆巡演走进泽普县,将经典芭蕾艺术与木卡姆艺术巧妙融合,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震...
艺术的对话,从南到北|民生两馆... 为了让艺术爱好者在南北两地都能自在徜徉于艺术现场,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式推出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