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制度的秦朝,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我国经历了2000多年封建帝制的历史长河,期间共出现了494位皇帝。那么,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这九大王朝的首批昏君分别是谁呢?
一、秦朝:秦二世胡亥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人,统一了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制定了统一的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制度,推行郡县制,奠定了中央集权的基础,功绩显赫,几乎无人能及。但他的第十八子胡亥,却是一个昏庸无道的继承者。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遗诏本应由长子扶苏主持丧事并继承皇位。可身为权臣的太监赵高,担心扶苏上位后会重用对自己不利的将领蒙恬、蒙毅等,于是密谋与丞相李斯联合发动沙丘政变,诛杀扶苏,扶持胡亥继位。胡亥登基后,为了巩固权力,残忍屠杀了二十一位兄弟和十位姐妹,连蒙家的名将们也未能幸免,蒙氏家族被一举灭族。
胡亥昏庸残暴,轻信赵高谗言,先后处死了许多忠臣,如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左丞相李斯等。赵高甚至在胡亥面前玩弄“指鹿为马”的权谋,铲除不顺从的朝臣,实权逐渐落入赵高手中。随着暴政引发民间起义,赵高害怕胡亥知晓大势已去会反噬自己,便派人秘密杀死了胡亥,结束了这段昏君统治。
二、汉朝:汉成帝刘骜与汉灵帝刘宏
汉成帝刘骜是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和王政君的嫡子。他在位时沉迷于酒色,尤其宠爱赵飞燕姐妹,忽视朝政,大权实被王氏家族把持。王氏家族内部奢靡腐败,互相攀比,导致朝堂黑暗,百姓苦不堪言。社会矛盾激化,爆发多次农民起义。公元前7年,成帝因荒淫过度病逝,王莽借助姑母王政君之力,逐步掌控朝政,最终于公元1年篡汉自立,西汉宣告终结。
汉灵帝刘宏则是东汉的第十二位皇帝,他的统治同样昏庸无能,沉湎于酒色,宠信宦官“十常侍”等,任由宦官横行朝堂,搜刮民脂民膏,激化社会矛盾。其在位期间爆发了黄巾军起义和凉州叛乱等民变。189年灵帝去世后,朝廷内外权力争斗激烈,给了董卓入主朝政的机会,董卓掌控朝局后更是毒杀汉少帝,加速东汉的灭亡。
三、晋朝:司马衷
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继位为皇帝,但他智力低下,无法治理朝政。实际上,朝政由皇后贾南风掌控。贾南风执政期间,残酷镇压异己,迫害忠良与后宫嫔妃,权势滔天。公元300年,为巩固权力,她毒杀太子司马遹,引发全国不满。最终赵王司马伦起兵诛杀贾南风。
贾死后,西晋进入八王之乱时期,皇族内部为了争夺权力爆发连番内乱,司马衷成为各王的傀儡,甚至被废黜囚禁,受尽折磨。306年,他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杀,终结了昏庸的统治。
四、隋朝: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的次子,年轻时才貌出众,颇受父母宠爱,并最终取代太子杨勇。刚登基时,他表现出一定才能,推行政务,但不久后暴露出野心勃勃且好大喜功的本性。
他耗费巨资修建大运河、洛阳行宫,三次征讨高句丽,耗费国力巨大,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隋炀帝的暴政最终引发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隋朝迅速走向灭亡。
五、唐朝:唐僖宗李儇
唐僖宗是唐懿宗的第五子,12岁即位,年幼无力治理国家,权力被宦官把持。他在位期间放纵声色,重用奸佞之臣,忽略民生,朝政腐败加剧,百姓疾苦。
他面临黄巢起义等多次叛乱,不得不多次逃离京城,生活飘泊不定。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未能根治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的弊端,唐僖宗继位后这些问题愈加严重,他无力挽回颓势,于888年去世,年仅27岁。
六、宋朝: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是一位艺术天才,精于书法绘画,但政治能力极差。他治下奢侈腐败,宠信蔡京、童贯等奸臣,纵容贪腐,导致民怨四起,爆发方腊起义等农民暴动。
1125年金军南侵时,徽宗未能重用良将抵抗,反而禅位给儿子宋钦宗。钦宗虽着手清除奸佞,但军事实力孱弱。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两人在金国遭受羞辱最终惨死。
七、元朝: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元顺帝是元明宗的儿子,登基初期,他罢免权臣伯颜,开始亲政,任用脱脱等贤臣,尝试改革拯救元朝危局。但元朝根深蒂固的内忧外患难以化解,他逐渐放弃政务,沉溺享乐,内部斗争不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最终,元朝在朱元璋崛起的势力面前土崩瓦解,元顺帝退回蒙古草原,结束了元朝统治。
八、明朝: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继承了父亲朱瞻基营造的“仁宣之治”的盛世。早年在三杨辅政下,国家繁荣稳定。但三杨去世后,他亲政,迷信宦官王振,政治开始衰败。
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因王振拒绝赏赐而发动进攻。朱祁镇亲征,信任缺乏军事经验的宦官王振指挥军队,导致明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数十万大军覆没,朱祁镇本人被俘。
被俘期间,也先用他威胁大明,幸有于谦坚守北京抵抗。朱祁镇归国后被软禁,八年后被“夺门之变”解救复位,贬黜了继位期间的皇帝朱祁钰,并处死于谦,国事更显混乱。
九、清朝: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
咸丰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子,在位初期,试图通过改革挽救清廷,但能力有限,未见成效。清朝内部爆发天平天国、捻军起义,外有西方列强入侵。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破北京,咸丰帝仓皇逃往承德。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他逐渐沉迷享乐,将朝政大权交给妃嫔慈禧,埋下了晚清权力更迭的隐患。1861年,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结束了他动荡的统治。
这九位昏君,无一例外,都在各自朝代的关键时刻成为导致国家动荡和衰亡的重要原因,映射出封建帝制历史中的种种矛盾与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