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二战对日本的打击还是不小的,在二战尾声美国都不愿把原子弹投放到东京,原因就是当时的东京几乎已经被炸成废墟,不能创造更大的杀伤价值。
尽管日本遭受巨大的重创,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澄清的,那就是日本投降后,美国独立占领,没有彻底破坏掉日本的工业基础,假如,当时日本真的采取所谓的“一亿玉碎”计划,估计也就没有日本后来的事了。
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二战后日本还是从艰难的环境中取得了不俗的经济成绩,说是东亚经济奇迹也不为过。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6%,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11%,在1968年甚至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在国家层面,日本的黄金储备在1986年居世界第二位;从企业层面,美国《商业周报》统计的世界排名前30名的公司中,日本占据22家。
更为惊叹的是,不止是总体上取得这样的成绩,在个体上依然表现亮眼,在1988年时,日本人均收入高达1.9万美元,比当时的美国还要高1000美元。
日本虽然后来进入长期的萧条,但是总体来说还处于发达国家之列,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么,日本当年能够重新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呢?
尽管日本本土遭受很大重创,但是正如我们在开篇时讲的那样,日本向美国投降,得以使得本土免受更多的战争灾难。
这就使得日本的工业体系得以保留,尤其是相当多的工业人才还在,只要条件允许,开足马力生产,经济自然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这是前提性的,如果日本经济基础被摧毁,那么,日本想要再崛起是很艰难的了。
实际上,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走上经济快车道,发展十分迅速,然而明治维新并不彻底,还存在很有封建因素,尤其是军国主义的影响下,遏制了经济的全面发展。
日本投降后,在美国的监督下日本进一步地做出了改革,比如日本1946年宪法就是美国帮助完成的,从结果上来说,日本经济彻底赶上资本主义通道。
本来日本是战败国,在二战结束后应该进行长期遏制才对,但是为了遏制苏联,美国改变了对日本的政策,决定利用日本来遏制苏联。
为此,美国还制定了“道奇计划”,帮助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
随后,抗美援朝和越战爆发,美国以日本为基地,给了大量的“订单”,使得日本发了一笔战争财,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由于日本是战败国,不允许再拥有军备,而是由美国负责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军事和政治主权,但是也让日本能够不操心军备,全身心的投入到经济发展当中,为日本的经济腾飞提供了条件。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日本人要强的民族性格,日本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的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