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专家们还在寻找四千年夏朝的证据?你OUT了!夏文化不止四万年!
创始人
2025-09-23 14:02:49
0

一群对数字缺乏敏感的专家们,正艰难地在三四千年前的遗址上努力寻找夏朝的证据。与此同时,另一群同样缺乏数学思维的学者们,也在五六千年前的遗址中,拼命寻找中华文明的源头。大家小心翼翼地,生怕一不小心发现了华夏文明比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等文明更加久远的证据。可是,偏偏有一些明明存在的重要遗址,却被他们忽视:九千年前的贾湖遗址、上万年前的上山和彭头山遗址、三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遗址,甚至两百万年前的泥河湾遗址。为什么呢?难道这些地方不属于中国吗?难道这些地方的古人都已经灭绝了吗?难道这些地方的文明是数万年前从非洲起源的猿猴,经过基因突变后突然崛起的吗?

面对这些数盲的愚蠢推测,我必须提醒你们,雪斋在这里为你们揭示夏朝的真相,以及什么才是真正的华夏文明!翻开甲骨文,看看最早的“夏”字是如何写的:在一个人头顶正上方,赫然有一个太阳的象形图案。这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就算是瞎子也能看得出来,这个字明显代表的就是夏天。而且,最初的“夏”字确切地指向的,就是夏至——那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最直的日子!华夏文明的历法典籍《尚书·尧典》早已清晰地写道:“日永,星火,以正仲夏”!这意味着,早在4500年前,夏至的黄昏时分,斗指的正南方,东宫青龙大火房宿刚好位于南方中天,表明“夏”字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尧帝时代,表示的就是夏至的意义。

更为有趣的是,“夏”字还有一种写法——“昰”,也就是“是”。那么,“是”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说文》解释说:“昰,直也。从日正。”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日正就是夏至时,太阳恰好位于正南方。与冬至、春秋分不同,夏至时太阳直射南方,正是四季更替的“正”之时。《管子》也明确提到:“四时曰正”,这代表着华夏古人利用日躔的变化,来确认四季的分布。

4500年前,日躔的轨迹恰好通过东宫青龙房宿、北宫玄武虚宿、南宫朱鸟星宿以及西宫白虎昴宿四个星宿,这四宿将黄道平均划分为四个等份。所以,《尧典》才特别提到这四个星宿,作为四季的指引。四时,实际上是以太极天帝为中心,配合北斗七星的运转,构建出的天文学体系。正如《鹖冠子》所述:“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这一传统,在《夏小正》中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最晚。

每年的正月,初昏时,斗柄指向下方;而到了六月初昏时,斗柄则指向上方。斗柄所指的,正是东宫青龙房宿,这是《周易》六次提到的“龙”,也就是华夏先民对天空的精细观察。古人利用“牵星术”,通过牵星绳准确对准东宫青龙房宿,进而观测日躔,确定四时变换。为什么是青龙?因为日躔的轨迹恰恰穿过了青龙宿那四颗星星中间,仿佛天道的起点,从此发端。日御羲和,驾驭的正是甲骨文中那个“夏”字顶上的太阳!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乃统天”,这正是华夏文明中的龙文化与太阳联系的核心。4500年前,这个文明只是初具雏形,但它的根基却远远早于我们所知的历史。《洛书》上的冬至与夏至方位,表明早在七千年前,华夏文明就已经运用了四分历,也就是通过太阳的日躔来划定四季。而这一切,远远早于西方文明对黄道坐标的认识。

至于“四时”,它还可以写作“四寺”,《说文》解释说:“寺,廷也”,这个“廷”指的就是古代王朝的所在,也就是华夏历代帝王的“中土”,他们在这里建立王廷,模仿北极太天帝分阴阳,创建四时的秩序。这也解释了后来为什么“夏”字,常被解读为“中国之人”的象征。

夏朝的第一任天子——夏启,亦叫夏后开,他的事迹在《归藏》中有记载,甚至提到他“乘龙登天”。这并非神话,而是象征夏启通过观察东宫青龙房宿,颁布了《夏小正》,并开始统治邦国,确立了夏朝的历法体系。至于大禹,他治水的成就其实正是基于仰韶文化洛书图所划定的冬至与夏至位置,治理了天上的银河。

或许四千年前确实有一位叫禹的人建立了夏朝,但夏文化的根基,早在数十万年前就已经发展成熟了。因为早在两百万年前,在今天的河北阳原县泥河湾一带,便已经有了崇拜赤铁矿石的华夏先民,他们将赤铁矿称为“赭”,赭即赤土,象征着大火。而这种火,正是夏至时,东宫青龙的太阳火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书推荐|9月新书推荐(综合类... 9月新书推荐 综合类 不上班咖啡馆:打工人的12个觉醒时刻 古典 著 索书号:B821-49/83...
三代“大了”笔下的中国生死实录... 近日,韩云(笔名自然)新作《花落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推出。该书以作者家族三代担任民间入殓师(天津...
珠海沿海有高层住户被通知撤离,...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携狂风暴雨向广东扑来。中央气象台预计,台风“桦加沙”将于9月24日凌晨到...
张勇出任海南海口市长,此前从广... 据“海口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23日,海口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大会第一次全体会...
原创 溥... 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难以完全做到孤立无援,置身事外。时代的洪流席卷而来,若想在其中轻松度日,随波逐流...
澳大利亚华人历史博物馆(amo... 《澳华历史百年回顾》 迁徙的足迹 · 从中原到澳洲 Migration Footprints · F...
项羽为什么失败了?原因之一理想... 因为项羽太理想化了! 就拿项羽分封诸侯来说吧。 他自认为公平就可以令诸侯信服! 他自认为给那些没有随...
原创 清... 历朝历代的辅政大臣通常是老皇帝所信任的重臣,往往具备极高的才干和资质,能有效辅佐新帝处理朝政。然而,...
书房茶室字画傅继英书法“花开见... 文/澜清 画作/傅继英 书法艺术,向来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精神表达。傅继英老师所书“花开见佛”四字...
记录百年奋斗,传承红色基因——... 记录百年奋斗,传承红色基因 ——探访唐山工运史馆 唐山劳动日报记者 韩冬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