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挺墓志》刻于唐代宗时期,是唐代隶书墓志中的代表性作品。苗挺在唐代曾任地方官职,虽非显赫权贵,但也属有一定地位的官吏,其墓志的书写体现了当时对中层官员丧葬文书书法的规范与审美要求。此志书家佚名,却以古朴的风格展现了唐代隶书承汉隶传统又具时代特色的特点,结体端庄稳重,笔力浑厚遒劲。
唐代隶书在汉隶基础上有所发展,既保留了汉隶的古朴神韵,又融入了唐代书法的法度严谨。《苗挺墓志》创作于这一时期,书家深入研习汉隶碑刻,吸收其波磔分明、古朴大气的特点,同时结合唐代隶书的规整之风,形成了兼具古韵与新意的风格。当时社会对墓志隶书的书写,要求既体现传统礼仪的庄重,又展现书法艺术的魅力,书家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了此作。
《苗挺墓志》笔法古朴,起笔多藏锋,收笔带有明显的波磔,线条浑厚而富有张力。在遵循隶书基本笔法的同时,于结构上更加规整匀称,使整体书写庄重而不呆板。字与字之间排列整齐,行与行之间疏密有致,整体呈现出古朴典雅且气脉贯通的行气风格。朱长文《续书断》中提到唐代隶书 “追踵前贤,宪章古法”,此志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笔墨间透着对汉隶传统的尊崇与传承。
《苗挺墓志》在唐代隶书墓志中占有一定地位。展现了唐代隶书在传承汉隶基础上的发展风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隶书墓志实用与审美的双重追求。是研究唐代隶书风格多样化的重要资料。
唐代隶书《苗挺墓志》欣赏
局部放大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