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人“封侯”后有多爽?放到现在,估计你做梦都要笑?
创始人
2025-09-22 18:32:58
0

前言

有人说,古人想做梦都梦不到“封侯”。其实不然,一旦被封,现实比梦还要好。想象一下,不用上班、自动收钱、有身份、有保护伞,还有一整套家族传承机制。你不是爽,是直接封神。真有那么美?来看真相。

封侯到底值多少钱?

先说一个人名:灌婴。打过仗,立过功,被刘邦封为颖阴侯。这不是官,是侯。灌婴不用上朝当值,也不需要巡查地方,他只要待在封地,看着几千户人家纳税就行。

在汉代,“万户侯”指的是一万人家缴税归你支配。怎么收?每户缴两斛米或相当铜钱,每年就进账两万斛。唐代市价一斛米值数百文,两万斛就是几百万铜钱。现在算换成人民币,起步七位数。

这还只是粮食。封地能出什么,钱粮都算你的。比如某地盛产木材或盐巴,你侯府就等着坐地抽税。这一套,就是最早的“财产性收入”系统。

除了粮食,还有土地。有的封侯不直接收粮,而是吃地。给你十万亩地,交给佃农耕种。农民租你地,你一年啥也不干,等着收租就行。

问题来了,这么多钱算不算官俸?不算。你要是又有官职,这些都不冲突。你可以既当三品大员,又是万户侯,双份收入。你朝廷领工资,地方收税。工资卡两张。

按现在说法,封侯是身份、工资、投资三合一。如果换到今天,相当于你拿着公务员身份,拥有一个免税地产项目,收益稳定,还能传给孩子。

能传多久?世袭。只要你儿子别出大问题,皇帝批个文书,爵位继续传。收入照样来,身份照样挂。

你打了一仗,你家富三代。听起来离谱,但在历史上,这不是个例。

侯爷的待遇有多浮夸?

电视剧里经常有侯爷登场,一身锦袍,门口挂红旗,车队呼啸而过。你以为这是导演加戏?不,这反而拍得保守。

古代人一旦被封侯,首先收到的是“诰命”。这是一种象征文件,用金字写在绢帛上,皇帝亲批,往你家送。接着,朝廷还会赐印章、赐服饰、赐车马、赐宅邸。这是“上面”给的脸面,侯爷拿到手就得炫。

衣服不是随便穿的。普通人只能穿麻布或棉布,颜色受限。侯爷可以穿五彩绣纹,金线银线混搭,帽子上插羽毛、披风用狐裘、靴子是定制款。走在街上,百姓自动让道,不是怕,是敬。

吃饭也不一样。封侯有资格吃“宫宴”,每年节日、朝贺,都能受邀进宫。有酒、有羹、有烤鹿、有燕窝。平时在家,厨子不少于五人,菜单不少于十样。粮食、盐、油、酱,都有人专送。

出门还有排面。车不是驴拉的,是五马大车,配仪仗、号角、护卫。最夸张的是,前面有人举“卫道牌”,路人得让开。如果遇到官员级别低于你,对方得下车打招呼。古代讲“礼不下庶人”,可你不是庶人,你是侯。

再看婚姻。侯爷娶妻,可以选宗室女子或名门闺秀。很多人家为了“攀侯门”,把女儿送来。你儿子找对象更容易,门生故吏抢着联姻。不是看脸,是看爵位。

小孩读书也有特权。叫“门荫”,就是你是侯门子弟,入太学、考功名优先录取。你儿子作文写得再差,老师也得客气点评,“文思敏捷”。

侯爷死了,待遇没结束。国家给办丧,地宫级别,墓碑书“诰封某某侯”。还附赠守墓人员,家族名录写进《实录》,传世百年。

简单说,你活着是人上人,死了是地上神。

看起来风光,背后也藏着不小的坑

讲了那么多好处,你可能觉得封侯就等于躺赢。但很多侯爷笑到最后之前,其实也摔了不少跟头。

比如“食邑”这东西,看起来是稳定收入,实则并不绝对保险。有人封了五百户侯,结果碰上一年灾荒,田地颗粒无收。朝廷不发补贴,百姓缴不起税,侯爷自己贴钱维持府内开销,连仆人都发不出薪水。到头来,吃亏的是封爵人。

还有个问题,爵位虽然能世袭,但必须“有功可继”。宋代就很讲这个。如果你儿子是个混吃等死的废柴,朝廷完全可以降爵,甚至取消传承。历史上不少侯爷到了三代,爵位就掉没了。

朝代更替,是封侯制度最大的不确定性。明末那些封了侯的文臣武将,在清军南下后纷纷“削爵收田”。有人抗争被杀,有人被抄家流放,封侯带来的荣光瞬间化为灰烬。

还有更惨的。有人靠战功封侯,风头太劲,引起皇帝猜忌。汉朝韩信封为楚王,不久被萧何与陈平联手设计,最终死在囚车里。皇帝给的爵位,皇帝也能收回,连人都一起收走。

再讲讲家族内部的问题。封侯之后,家族权力扩大,子弟内斗频繁。有的为抢食邑,有的争爵位继承,打到朝堂外。你家封侯了,别人就会嫉妒,朝中敌人也会打你小报告。前脚吃酒赏诗,后脚就被告到台前。

当个侯爷,其实也是一场长线博弈。你得平衡利益、控制风险,还得防着人事倾轧。这么看,封侯爽是真爽,但绝不是“封完就万事大吉”。

这些真实的封侯故事,比小说还精彩

不讲概念了,下面直接上人名,看看到底谁封了侯,活得怎么样。

刘邦创业团队,萧何是军需、内政总管。项羽看不起他,说他“守城而已”。结果打完仗,刘邦封萧何为“酂侯”,还排在所有功臣之首。萧何没骄傲,继续管后勤、修宫殿、编户口,一干到底。

他死后,儿子萧禄继续袭爵,家族传了四代。你看他吃穿不显摆,却是最稳的封侯赢家。

唐朝李靖,打过突厥、破过吐谷浑,武德年间立下汗马功劳。李世民封他为“卫国公”,赐宅赐车,退休后照常领俸禄,还能进宫给太宗出谋划策。

唐代史官称他“功高位显、德亦不亏”,人设稳如老城墙。他这一家,就算不当官,靠封地和朝廷养都能富过三代。

韩信靠军事天才封为楚王,是汉初封侯最快的人之一。但他太高调,又犯了“功高震主”的忌讳。刘邦怕他造反,先降爵,再找借口囚禁。结果没两年,被吕后砍头示众,连个全尸都没留下。

人们常说“功成不居”,韩信就是活生生的反例。

宋高宗曾准备封岳飞为“少保、鄂王”,但还没等诏书下达,秦桧的“莫须有”三字就让他进了风波亭。一代抗金英雄,没等到侯府的大门,就被冤杀。南宋封侯制度重文轻武,岳飞的死,反衬了权力斗争的残酷。

明朝后期,李成梁、袁崇焕、孙承宗等人都被封侯。可惜他们碰上了一个烂摊子政局。朝廷多疑、党争严重、皇帝反复无常。袁崇焕刚被封“辽东侯”,隔年就被皇帝以“通敌”罪斩于市口。封侯成了死亡倒计时。

古代封侯,不是个虚名,也不是个保底奖。那是一整套制度设计,有甜头,也有陷阱。

你赢了,侯府金门开,儿孙都吃香;你输了,爵位一封,后面就是死局。别被“万户侯”几个字迷住眼,背后那是一个王朝权力、利益、人情、斗争的大棋局。

放到今天,你敢封侯吗?真封了,你还敢笑出声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只需要这10个人,我就有信心能够一统天下。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人,无论如何都得让我得到。 第1个,...
史上最强留学僧!玄奘如何在那烂... 在中国历史上,玄奘无疑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的求法之旅不仅是对佛教经典的探索,更是对文化交流的深刻体现。...
原创 中... 求学日本,渐生异心 袁克勤出生在1955年的长春,那时候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都是工厂里的普通工人,日...
原创 慈...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27岁的慈禧带着6岁的儿子载淳,面对顾命八大臣的咄咄逼人,愣是在风雨飘摇的晚...
原创 关... 有些人这样评价关羽和蜀汉,大家怎么看呢?他们认为,不要再过分吹捧蜀汉了。关羽的忠诚和义气,实际上是投...
原创 咸... 咸丰皇帝有18位妻妾,但他却偏爱慈禧,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根据《清稗类钞·宫闱类》中的记载,慈禧...
原创 唐... 唐朝的皇帝大多数性格和善,但俗话说,“人皆有逆鳞,触之自然会怒”。对于李世民来说,他的“逆鳞”可能就...
原创 五... 五代十国:王延羲乘乱窃闽国 北方稍得安静,晋主始思控驭南方。吴越王钱元瓘,楚王马希范,南平王高从诲...
原创 被... 前言 为何徐晃能够成为魏国军中的常青树?——揭开这位魏国名将击败关羽的前尘往事。 在《三国志...
致敬一线医务工作者!广东工人艺... 2025年恰逢中山市人民医院建院75周年,创立三甲医院30周年。11月19日晚,“中国梦·劳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