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关羽在现代网络讨论中常遭到质疑,主要缘由是“武圣人”这一尊称并非其原始身份。最初,中国官方认可的武圣人是岳飞。到了清朝时期,鉴于岳飞曾大败满族先祖,清政府觉得继续尊岳为武圣人有违自身立场,遂将“武圣”这一称号强行转授给关羽。因此,很多人认为关羽只是政治工具,他的历史地位是清朝政治需要下人为捧高的虚名。
那么,这样的观点准确吗?答案是否定的。从逻辑上讲,上述事实除了表明关羽起初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不及岳飞,还能反映出什么呢?难道仅仅因为关羽顶替了岳飞的武圣人称号,就可以断定关羽不值一提?这无非是一种感情用事的偏见罢了。
我们必须明确,一个真正平庸之人绝不可能被捧上“武圣人”这等崇高位置。即便满清不喜欢岳飞,中国历史上的名将星罗棋布,为何偏偏选关羽?这说明关羽的综合实力与岳飞旗鼓相当,否则关羽替代岳飞做武圣人便成了荒谬笑话。
同样,那些硬要说关羽的地位纯粹因为统治者对“忠义思想”的政治需求而抬高的观点,也是在过分放大局部因素。关羽之所以被推崇,确实得益于其无双的忠义精神,但几千年中国历史忠义之士多不胜数,为什么唯独关羽被尊为武圣?
总的来说,关羽是真正了不起!他被敌军称为万人敌,是汉末唯一能单枪匹马斩敌将首级的神勇将领。他通过不断摸索总结,首创水陆两栖作战之术,威震华夏,一人牵制曹操几乎四分之三国防力量,甚至让曹操心生迁都之念……那些因为关羽最终败走麦城而贬低他的人,你们真该给关二爷一份发自内心的敬意!大意失荆州的说法别再胡扯了!不妨静心回顾关二爷临终时那史诗般的表现吧!
谈到荆州地理,我们特别强调襄阳和江陵两座城池,这两城是荆州最值钱且极具战略价值的重地。襄阳掌控着汉水咽喉,江陵则得天独厚地坐拥长江要道。
荆州本是刘表的地盘,但他去世后,败家子刘琮卖了祖业,将荆州献给曹操。失根后的刘备只得南下与孙权结盟,形成孙刘联盟,并联手打赢声名显赫的赤壁之战。随后猛将周瑜对江陵展开了一年多的猛攻,而身处汉水、扬水之间的关羽,凭借游击战和断绝北道,最终艰难拿下江陵。
公元210年周瑜逝世,孙权在鲁肃劝说下,将江陵借给刘备。孙权借出江陵,一方面出于战略合作需求,另一方面也借机将抗曹重任托付给刘备。
失去江陵的曹操依然占据荆州北部大片土地,战略重镇襄阳由五子良将之一乐进坐镇。
刘备拿到江陵后,多次尝试向北开拓,虽然史料不详,但推断收获不少,战线至少推进至临沮、当阳。
211年底,刘备前往益州觊觎刘璋,荆州只剩诸葛亮、关羽、张飞三人守护。
这里关键是刘备军力变化。赤壁前,刘备加江夏刘琦兵力不足2万,赤壁胜后扩大兵力至约4万,老兵新兵各半。刘备入川带走大量主力,荆州防守陷入危机,乐进借机夺回临沮、旌阳,战线推进至当阳。
江夏文聘后来与乐进联手在寻口与关羽交锋,文聘立下大功,获封延寿亭侯、讨逆将军,而乐进则未见功勋表彰,暗示他在关羽面前颇为吃亏,急需文聘救场。
文聘参战后,关羽仍坚守阵地,但被文聘在汉津攻击辎重,荆城火烧其船。
这段荆州战事因史料稀缺难以详述,但可以确定的是,关羽带领剩余兵力与乐进、文聘展开激烈较量。
212年10月,曹操攻打孙权,12月刘备欲借机夺益州时说:“孙氏与孤唇齿相依,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持,不及时援救关羽,乐进必被大败。”字面看似关羽处境危急,但此言多为刘备争取兵力的策略,不完全可信。事实是荆州守将联合力量强大,乐进不可能深入至青泥边缘。
胜利者史书对关羽颇不公,自刘备210年借江陵至214年乐进调走间,关羽如何执掌荆州几无记载,但聪明人可从片段推测大局。
214年7月,乐进调任合肥,曹仁接任襄阳防务。乐进被降级调动,表明其在荆州战场屡遭败绩。曹仁迁防线至樊城,显示关羽水陆作战能力大成,牢牢掌控汉水,令曹军不得不后撤。
荆州战场的隐秘细节说明:乐进被关羽打得节节败退,关羽的水陆两栖战术取得显著成效,曹仁忌惮关羽的威胁而放弃襄阳。
此前介绍过,关羽绝北道之战显现其战场威慑力。关羽虽身处败局,却是当时最耀眼的将星之一,其影响力无可小觑。
本文重点非关羽从草莽成长为名将的艰难,而是他逼迫曹军放弃襄阳的强大战力体现。
乐进被降级,曹仁被迫退守,正说明关羽已经让曹操集团陷入苦战,被迫内部整顿,丢失战略重镇。
有人质疑乐进、曹仁是否庸才,关羽战绩是否可靠。对此,回顾乐进履历:作为曹操五子良将之一,乐进英勇善战,早年屡立战功,封侯为广昌亭侯,战绩辉煌,鲜有败绩。
乐进历经濮阳、雍丘、官渡等多场重要战役,屡立战功,能力非凡。
然而,遇上关羽后,乐进战绩急剧下滑,最终被调离荆州战场,战斗力严重受损。
乐进之后,曹仁接手,虽为曹军一员顶尖将领,多次守城有功,却依旧被关羽逼退,放弃襄阳防线。
从兵力对比看,关羽荆州兵力不足三万,承担防御曹操与东吴双重压力,长期与乐进、文聘对抗,实属不易。
因此,结合对手实力、战绩与战场态势,关羽的军事才能不容小觑。
不了解关羽真实水平,就难以理解荆州局势全貌。刘备、诸葛亮为何把荆州交给关羽?孙权为何忌惮关羽?曹操为何对关羽寝食难安,派出几乎全国名将对抗?这一切都说明关羽的非凡实力。
关羽在某些方面,堪比战神项羽,都是凭一己之力将战争推向新高度的英雄。
项羽最终败给的是兵力优势与众多名将联手;关羽亦被曹操、孙权合力夹击,且背叛频发,最终难逃败局。
因此,不能简单以成王败寇论英雄,关羽和项羽倒下的方式都令人肃然起敬,无法轻易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