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山东’的核心是‘品’。对我们而言,就是把牡丹的‘好’从花瓣延伸到产业链的每一环。”7月16日,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菏泽尧舜牡丹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尧舜牡丹)董事长张防如是说。这简洁有力的话语,精准概括了尧舜牡丹从单一观赏到全产业链发展的华丽蜕变。
“仅牡丹籽油精炼技术就迭代5代,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稳定在92%以上,无愧‘液体黄金’之称。”他拿起一瓶价值不菲的牡丹精油说。
作为“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栽培史逾1500年,拥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308个品种的牡丹资源,是全球牡丹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产业化最早的核心区。近年来,菏泽大力推进“牡丹+”工程,推动牡丹产业由单一的“富贵之花”,蝶变为集种植、精深加工、销售、文化创意于一体的“产业之花”“富民之花”。
尧舜牡丹正是这场产业变革的引领者与“链主企业”。被市水务集团收购后,尧舜牡丹依托国企优势,强化担当,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全力打造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牡丹全产业链。
“国企背景赋予我们长线投入的底气。”张防介绍,尧舜牡丹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13家顶尖科研院所,围绕牡丹全产业链持续攻坚,在品种培育、栽培技术、产品加工等环节取得系列突破。
目前,尧舜牡丹已成功开发出牡丹籽油、花蕊茶、化妆品、生物医药类产品等160余种深加工产品,畅销美、法、德、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打通了从种植标准化基地、加工智能生产线到销售全球网络的完整链条,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从花海到货架”的无缝衔接。
在尧舜牡丹产业博览馆非遗文创区,国家级非遗曹州面人代表性传承人李效普正用彩色面团精雕细琢牡丹。“入驻尧舜牡丹产业园是个重要契机。”李效普表示,“依托这个平台,深度融合牡丹文化,能创作出更多精品,也获得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尧舜牡丹深谙文化是产业的灵魂。博览馆内,集中展示了以牡丹为主题的工笔画、剪纸、木雕、牡丹瓷、汉服、面塑等18家非遗与文创工艺品。这种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丰富了产业内涵,更为弘扬牡丹文化、活化非遗技艺搭建了重要平台。这些文创企业,有效补强了产业链的“软环节”,使牡丹产业兼具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尧舜牡丹积极响应“好品山东”品牌战略,坚持以品质立身,以创新驱动。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外展会、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向世界展示菏泽牡丹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创新成果。
今年5月17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国际摄影季走进园区,全球摄影大师用镜头定格牡丹产业发展的精彩瞬间,将菏泽牡丹的魅力与产业活力传播至世界,显著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从田间到全球,从观赏到百亿产业,尧舜牡丹用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深刻诠释了“好品山东”的内涵——以品质筑基,以创新为翼,以协同聚力。
展望未来,张防表示,尧舜牡丹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深化产业融合,拓展市场空间,致力于打造引领牡丹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弘扬牡丹文化的“新地标”、彰显“中国牡丹之都”魅力的“新名片”,为山东特色产业壮大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在品牌战略引领下,尧舜牡丹必将续写更加绚烂的“花样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