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扬与博物馆主任一起前往东南亚找寻国宝
创始人
2025-09-22 12:03:31
0

亚细亚寻珍记:跨越国界的文明之约亚细亚的雨林深处,藏着被时光遗忘的珍宝;博物馆的展柜之外,总有未竟的文明拼图。吕文扬攥着泛黄的古籍抄本,与市博物馆的周主任并肩踏上东南亚的土地——这场寻珍之旅,要让流落异乡的国宝,重归文明的脉络。

周主任的公文包里,锁着三件关键信物:半块刻着云雷纹的战国青铜剑鞘、一页唐代高僧义净的取经手札、民国学者手绘的"占婆遗址分布图"。"这些线索指向同一个地方,"老主任推了推眼镜,"越南中部的美山遗址,那里可能藏着我国流失的'象鼻纹铜鼓'。"车窗外,湄公河的支流像条银带缠绕着稻田。吕文扬翻开手札,义净和尚的字迹里藏着秘密:"咸亨三年,过占婆国,见铜鼓十面,鼓面象鼻纹,与滇中出土者同,疑为汉时滇王所赠。"周主任指着地图上的红圈:"上世纪战乱时,这批铜鼓流散东南亚,近年有消息说,其中一面出现在美山附近的私人收藏里。"抵达遗址时,雨季的雨丝正斜斜织着。当地考古所的阮所长已在等候,他捧着的青铜残片上,象鼻纹的曲线与吕文扬带来的剑鞘完美咬合。"上个月暴雨冲垮了遗址边缘的土坡,"阮所长指着竹林深处,"我们在那里发现了这个,还有些散落的鼓钉。"

深入雨林的第三天,吕文扬在一棵大榕树下绊倒——树根间竟嵌着半片鼓面!象鼻纹的末端,刻着极小的"滇"字。周主任掏出拓片比对,激动得声音发颤:"没错!是西汉滇国的'象鼻纹铜鼓',史书里记载的'献于百越'的那一面!"最终,在当地文物部门的协助下,完整的铜鼓被从私人收藏家手中征集。当吕文扬亲手拂去鼓面上的青苔,象鼻纹在夕阳下舒展,仿佛要从青铜里走出活的大象。阮所长笑着说:"亚洲的文物,本就该在亚洲的土地上呼吸。"回程的飞机上,铜鼓被妥善安置在恒温箱里。吕文扬望着舷窗外的云层,忽然明白:亚细亚的文明从不是孤立的岛屿,博物馆人跨越国界的追寻,不过是让那些失散的文明碎片,重新拼回人类共同的历史长卷。而这面铜鼓的旅程,正是亚细亚血脉相连的最好证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阪府前知事:派官员赴华解释的... 11月18日,北京,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左)与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右)会谈后...
原创 此... 三国时期有许多强悍的特种部队,他们在战场上威风凛凛,为中国历史的进程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在这些著名的部...
原创 秦... 在古代,虽然技术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但依然无法阻挡古人凭借智慧打造出许多堪称奇迹的工程。与很多其他国...
将艺术的“根”深扎于民族文化的... 肖桂云 第三十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举行,83岁的一级演员乔榛、84岁的一级导演肖桂云(右)获...
社评:“琉球学”研究为什么很有...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琉球群岛的地...
原创 汉... 西汉建立之后,沿用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其中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拥有非常高的权力,辅佐皇帝处理朝廷事...
原创 司... 中国有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它们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每个中...
日媒分析:这个动作就是在暗示“... 11月19日,日本朝日电视台节目《羽鸟慎一晨间秀》报道了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与日本外务省亚洲大...
原创 汉... 巫蛊之祸后,刘彻醒过味儿来,对儿子平反了,但对卫子夫并没有什么措施,这也符合皇家的情感剧本儿。 汉...
原创 秦...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武将,他们武艺高强,战功显赫,虽然在战乱时期立下了赫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