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融小时候让梨,长大之后过得怎么样?后来为何被满门抄斩?
创始人
2025-09-22 03:32:10
0

在东汉末年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中,要说既有名又机智的英雄人物,曹操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而曹操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多被描绘为狡诈、滑头又霸气十足的角色,但如果我们回到真实的历史中,哪怕是机智如曹操,也有吃过亏和挨过怼的时候。

这人不仅怼过曹操,还曾怼过何进。孔融自小便擅长与人辩驳,且胆子极大,面对任何威胁从不惧怕报复。即使是像董卓这种手段狠辣、杀伐果断的军阀,他依旧敢于与其争锋。被他怼过的人往往无可奈何,既无法报复他,也没有理由惩罚他,反而时常吃亏。无论是谁,只要招惹了孔融,都只能在他犀利的言辞中吃瘪。那么,这位为何能如此大胆、如此口才了得的孔融究竟是谁?他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又是如何屡屡得罪大人物,却始终不被动摇?今天,我们就来细细聊聊这位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和建安七子之一,孔融。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传人,也是孔子的后代。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的祖先背景可谓显赫。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而高祖父孔尚曾担任钜鹿太守,父亲孔宙则是太山都尉。虽然孔融的家庭地位不能与袁绍那样的“四世三公”相比,但在地方上,孔家仍然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是典型的豪强家庭。

孔融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那则广为流传的“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几乎是每个中国小学生都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一。尽管孔融年少时显得聪慧乖巧,且一度提出了“父母无恩论”,这一理论虽备受争议,却也展现了孔融个性的一面。

孔融十三岁时,父亲孔宙去世。为了表达对父亲的孝心,他在葬礼上的悲痛让周围的人感动不已。许多人认为孔融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孝顺是当时东汉社会评判一个人是否能成材的重要标准之一。按照汉武帝时期的官员选拔标准,考核“孝廉”成为了任职的前提——既要求孝顺,又需具备清廉和一定的才干。尽管东汉末年这个制度暴露出许多弊端,但孔融的孝行却满足了这一条件。然则,仅仅通过“孝”就能成为一位名士吗?显然不够,孔融年少时的事迹可不止如此。

孔融年仅十岁时,曾跟随亲戚去见司隶校尉李膺。李膺是当时党人的领袖和大儒,声名显赫,门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由于人多,李膺决定优先接见有背景的人。这时,孔融一家被拒之门外,心中不免感到不满。小小年纪的孔融便大胆地对门卫说:“我们家与你家大人是世交!”果然,孔融等人进入了李府。当见到李膺时,李膺问孔融:“我从未听说过你,咱们到底是什么亲戚?”孔融毫不怯场,直接回应道:“你的祖先是老子李耳,而我的祖先是孔子,师徒关系,这不算世交吗?”这番话让李膺对小孔融刮目相看,认为他聪慧过人,且毫不胆怯,表现出极高的智慧和胆略。孔融的聪明机智在当时的名士圈子中,迅速传为佳话。

不仅如此,孔融在十六岁时,更是敢于和官员顶嘴。那时,张俭因得罪宦官,被下令捉拿,而张俭的朋友孔融却毫不犹豫地收留了他。当张俭因得罪宦官而被追捕时,孔融主动承担责任,宁愿为兄长顶罪。这个敢作敢当的行为,虽然让孔融因此小有名声,但却也为他后来的官场生涯埋下了隐患。

孔融的官场生涯从杨赐的赏识开始,他被任命为司徒掾属,并开始在官场上调查贪污腐败的官员,尤其是针对一些宦官的亲戚。孔融的直言不讳和敢于挑战权贵,使得许多官员心生畏惧。然而,他丝毫不惧任何挑战,即便得罪了许多人,孔融依然我行我素。最终,他在朝廷上积累了许多敌人,不久后因性格原因开始遭遇官场的排挤。

光和七年,何进从河南尹升任大将军,孔融代表杨赐前去祝贺。然而,由于门卫动作缓慢,孔融愤然回去。何进本想教训孔融,但考虑到孔融的名声,便作罢,最终召孔融为大将军掾属。然而,孔融依旧因性格问题与同僚结怨,最后因与宦官和外戚冲突过多而被迫辞官,宣称身体不适而回乡。

然而,孔融的政治才能并未因此消退。不久,他再次被召回朝廷,任司空掾属,随即被调任虎贲中郎将。当董卓进京把持朝政时,孔融与其发生了激烈的辩论,毫不畏惧董卓的威压,直言不讳,结果激怒了董卓。为了避免孔融影响自己的威望,董卓将孔融调至北海国,远离中央权力。

到了北海后,孔融为了保护百姓和抵御黄巾军,组织了自卫行动,并通过宣扬儒学、善待百姓增强了自己在民间的影响力,获得了“孔北海”的外号。然而,作为一名儒生,孔融并没有军事经验,最终未能抵挡住黄巾军的攻势。此时,孔融向刘备求救,而刘备则视孔融为自己的支持者,并解救了他一时的困境。

然而,孔融的刚直不阿的性格,注定使他再次得罪了权贵。最终,因怀疑他心怀不轨、图谋叛乱,曹操在建立北方霸权后决定除掉孔融。建安十三年八月,孔融与全家被处决,享年五十六岁。孔融一生虽然聪明机智,勇敢直言,但却由于性格的固执和脾气的冲动,最终未能善终。

孔融的故事告诉我们,尽管他才华横溢,勇敢机智,但正是他那种刚直不阿、得罪所有人的性格,使得他最终失去了立足之地。他的悲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纷繁复杂,权力与智慧的博弈往往需要更为圆滑的手段。孔融的失败,或许正是因为他不懂得与这个复杂的政治世界妥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品茶师有什么证 品茶师证考试去... 品茶师是专业从事茶叶品质鉴评的职业人员。他们通过感官品评判断茶叶品质等级,掌握茶叶产地、品种、工艺等...
原创 湖...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许国璋:以身许国全气节 夏日的成都市人民公园,草木葱茏,树影婆娑。 许国璋将军遗像前,石室联合中学蜀华分校的20余名孩子安静...
原创 为... 作者:林淼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兄望弟骑马,父望子成龙”,也就是说,做父母的都想子女将来...
原创 历... 在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中,宋朝以其独特的经济政策而显得格外突出,特别是其“重商”的政策取向。这一政策使...
丁华东 尹昭娴:为国守史——我... 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肩负着“为国守史”的神圣使命。为全面真实留存社会发展的...
原创 中... 郭汝瑰是中共的特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诚奉献。他的入党时间便体现了这一点——那是在1928年,正是蒋...
原创 别... 内忧外患交织、国力日渐衰弱的大清王朝,经历了两次惨痛的鸦片战争以及惨败于甲午中日战争后,元气大伤,逐...
原创 东... 理想往往是丰满美好的,而现实却常常显得骨感和残酷。这句话被许多人用来调侃自己,里面蕴含着太多遭遇挫折...
原创 日... 日俄之间的“北方四岛”:一场持续七十年的博弈 北方四岛,这片并不广阔的土地,却在日俄之间悬而未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