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长平之战后,范雎曾因推荐郑安平和王稽这两位人才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按照秦国的法律,范雎作为推荐人,也应当受到惩罚。尽管如此,秦王最终没有追究范雎的责任。然而,长平之战后,秦国在攻赵的战略上遭遇失败,范雎感到非常恐慌,他因此想辞去相国的职务,但秦王却不愿意同意。 1. 秦昭襄王的最后岁月 燕国人蔡泽得知范雎的事情后,巧妙地引见了范雎。见面后,蔡泽讲述了古今位高权重者的结局,劝范雎早点辞职。范雎最终听从劝告,向秦王推荐了蔡泽,并在此时辞去相国职务,返回家乡养老。秦王挽留无效,最终同意了范雎的请求,并任命蔡泽为新的相国。
蔡泽上任后,西周君王正在推动合纵战略,试图联合其他诸侯攻打秦国。为了应对这一局面,秦王命令蔡泽带领秦军进攻西周,最终西周被彻底摧毁,周王室的九鼎也被夺回秦国。周王室曾是天下的主宰,蔡泽灭掉西周的举动让他在秦国引起了很大争议,许多人开始在秦王面前诋毁他。 根据他曾经给范雎的建议,蔡泽意识到自己继续待下去的前途并不光明,因此主动辞去相国职务。而此时的秦昭襄王年事已高,范雎和蔡泽相继辞职后,秦昭襄王对继续发动战争失去了兴趣,他转而计划召开一个和平会议,希望召集天下诸侯商议和平事务。 然而,由于秦国的信用已在诸侯中丧失,许多诸侯国并不敢亲自前来,怕发生意外,但又不敢拒绝,只能派出相国前来。最接近秦国的韩王最终亲自赴会,而魏王则犹豫不决,错过了约定的时间,秦王因此愤怒,命令秦军攻打魏国。魏国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只得割城求和。 接下来的两年,秦国相对平静,但东方的其他国家却趁机开始相互攻击。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后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太子嬴柱继位成为秦孝文王。在秦昭襄王去世前,赵国的平原君和齐国的君太后也相继去世。 2. 短暂的秦孝文王时期 秦昭襄王在位多年,使得之前的太子早已不在,新的秦孝文王继位时已经五十三岁,身体状况也不太好。秦孝文王即位后,首先尊母亲为太后,立华阳夫人为王后,并册立子楚为太子。他还宣布大赦天下,表彰先王的功臣,优待宗族亲属。 经过一年的守孝后,秦孝文王正式开始治理国家,但他在位仅仅三天便因病去世。太子子楚继位,成为秦庄襄王。 3. 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即位后,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并封他为文信侯,赐给他河南雒阳十万户的封地,这个封地的回报极为丰厚。随后,秦庄襄王尊华阳夫人为太后,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夏太后。华阳夫人的姐姐有两个孩子,秦庄襄王封他们为昌平君和昌文君。 公元前249年,东周的文公与其他诸侯谋划联合攻打秦国。得知这一消息后,秦庄襄王命吕不韦带兵征讨东周。秦军迅速吞并东周,并没有停歇,继续剿灭周王室,最后周王朝彻底灭亡。此外,秦庄襄王还命令蒙骜先后攻打韩、魏、赵等地,成功扩张了秦国的疆土。直到公元前247年,蒙骜率军进攻魏国的大梁。魏王为了保住国家,急忙派信陵君前来救援。 信陵君原本因窃符救赵事件不愿回国,但在毛公和薛公的劝说下,他最终回到了魏国,并被任命为上将,带领魏军抗击秦军。信陵君的回归让其他诸侯国纷纷派兵支持,五国联军在信陵君的指挥下大败秦军,蒙骜不得不撤退。 联军追击秦军直到函谷关,但因秦军不愿与之作战,最终停止了追击。由于秦国的离间计,信陵君被解除主将职务,联军也因此解散。秦庄襄王因这场失败而非常愤怒,曾打算囚禁魏太子以报复魏国,但在他人的劝谏下放弃了这一计划。 4. 结束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享年三十五岁。其子嬴政继位,成为秦始皇帝,并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帝国。如果从神秘学的角度来看,秦庄襄王的去世与攻灭东周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的过早去世可能与他早年在赵国作为质子的生活以及后来与信陵君的战争有关。 无论如何,秦庄襄王的早逝为秦始皇的继位和秦国的统一扫清了道路,中国的历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