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功成名就,出走古巴,切格瓦拉身上有什么秘密?
创始人
2025-09-22 03:31:55
0

1955年7月,年仅27岁的切·格瓦拉在墨西哥遇见了年仅29岁的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两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满怀激情地共同宣誓,要推翻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建立一个独立自主、和平繁荣的新古巴。

切·格瓦拉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从那时起,我便明白,为了我们纯洁的理想,我愿意死在遥远异国的海滩上。”古巴位于美洲加勒比海的北部,是一个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国家。幸运的是,古巴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蔗糖资源,但不幸的是,它的地理位置极其接近美国。

1952年,曾被赶下台的古巴前总统巴蒂斯塔-萨尔迪瓦,在美国的支持下,通过军事政变重新掌握了国家大权。重新执政后,他抛弃了以往的开明形象,推行军事独裁,废除了自1940年以来的宪法,颁布了严厉的《宪法条例》和《反劳工法》,严禁政党活动、群众集会和罢工。

与此同时,巴蒂斯塔与美国签订了《军事互助条约》,使古巴变成了美国的附庸国家。此时,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推翻这个独裁政权。

1956年11月25日,切·格瓦拉和其他81名战士,从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的图斯潘出发,乘坐着名为“格拉玛号”的小游艇,缓缓驶向古巴。经过在加勒比海上漂泊七天,饥饿和晕船的痛苦折磨,战士们终于在一处海滩登陆。

但极为不幸的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几乎全部遗失,只剩下几支步枪。他们找到一片甘蔗田,勉强解决了口渴和饥饿问题,然而,带路的当地向导却背叛了他们,导致古巴政府军趁机偷袭并将他们包围。

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原本82人的队伍只剩下20人幸存。身为军医的切·格瓦拉亲眼见证了许多曾几分钟前还在嬉笑的战友相继倒下。他愤怒地抓起枪械,对着敌人开了一枪。此刻,格瓦拉已不再是单纯的医生,而是一名真正的战士。

在密集的甘蔗林中,格瓦拉和剩余的同伴们艰难前进,终于脱离包围,抵达安全地带。这支经过严酷考验的远征军,艰难地完成了他们的首次战役。他们随后在马埃斯特腊山脉扎营,逐步开始了游击战。

格瓦拉非常崇拜中国的毛泽东,甚至因为自己的女儿长得像毛主席而兴奋不已。他们的革命队伍得到了部分农民和工人的支持,队伍规模逐渐扩大。

古巴政府在发动偷袭后,宣称“叛军”已被歼灭,古巴人民也普遍相信游击队已经被彻底消灭。然而,卡斯特罗深知必须让民众重新看到游击队的存在,以振奋革命士气。为此,他联系了57岁的《纽约时报》记者赫伯特·马修斯,邀请他深入采访游击队。

卡斯特罗向马修斯透露,他的游击队分散在马埃斯特腊山中,有20到41个小队,政府军中还不断有人投诚。同时,他让手下扮演传令兵,当面向记者汇报各队的情况。马修斯这位曾报道过西班牙内战的资深记者深信不疑,激动地发表了多篇报道,称赞卡斯特罗“仍然活跃在马埃斯特腊山的堡垒中,英勇作战”。

多年后,马修斯才惊讶地发现,曾在卡斯特罗身边窃窃私语的那个战士,正是后来闻名全球的切·格瓦拉。

格瓦拉对卡斯特罗心存疑虑,原因在于他坚持要把古巴建设成社会主义国家,而卡斯特罗对记者却说:“我们的革命是古巴的新尝试,性质是激进的、民主的、反共产主义的,我们只想建立一个民主古巴。”直到1960年,卡斯特罗仍公开表示不支持“社会主义”。

然而,就在采访结束五个月内,民众的希望再度燃起。卡斯特罗叼着雪茄的照片出现在游击队“被消灭”的新闻旁边,这条新闻犹如一颗子弹,直击巴蒂斯塔总统的心脏。

到了1957年7月,卡斯特罗的队伍已扩展到约200人,规模是最初的十倍左右。格瓦拉晋升为少校,率领75名战士。他为自己成为小有名气的革命领袖感到兴奋。

他在日记中写道:“谁没有一点点虚荣呢?我获得了少校的小星章,还得了一块手表,象征我的晋升。”

格瓦拉将队伍划分为三个小分队,带领他们灵活作战,频繁袭击敌人,展开敌后活动。他建立了严密的根据地,对土匪头目严厉处决,却对误入歧途的平民宽容,比如宽恕了因犯错而遭指责的农民。

他的威望在群众中迅速提升,逐步蚕食政府军的势力范围。

在一次战斗中,格瓦拉左脚踝中弹,战友用剃须刀取出弹头,格瓦拉将那颗子弹挂在脖子上,时常炫耀。

1958年,革命进入高潮。卡斯特罗发出豪言:“有巴蒂斯塔就没有收成,有收成就没有巴蒂斯塔。”

革命军破坏了糖厂、炼油厂、烟厂、公共设施和铁路,导致古巴八月底200万吨糖产毁于一旦。

美国对巴蒂斯塔彻底失望,停止了对政府军的支持,反而开始向革命军输送资金。政府军开始崩溃,格瓦拉领导的革命军日益强大。

四月,革命军发动全国总罢工,但由于领导者福斯蒂诺·佩雷斯组织无力,宣传不到位,罢工未能形成规模,甚至广播通知人们罢工消息时才知情。

这次失败让巴蒂斯塔误以为自己依然稳固。于是,他下令政府军孤注一掷。

1958年5月25日,政府军发动猛攻,集结超过一万兵力,配备飞机、大炮和舰艇,向隐藏在山林中的280名革命军发动攻击。

格瓦拉率队利用地形优势,诱敌深入,灵活机动,最终歼灭逾千政府军士兵,缴获600多件武器,甚至包括一辆坦克和20门大炮。

这段时间,格瓦拉的哮喘病复发,交通道路被破坏,缺粮缺眠,战士们疲惫不堪,不得不加强巡逻和警戒。

幸运的是,格瓦拉遇见了未来的第二任妻子阿莱伊达·马奇,她年轻美丽,拥有一头金发,且思想上与格瓦拉高度契合。她成为他革命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革命曙光渐显。12月27日,格瓦拉和部下解放了8000平方公里土地,影响约50万人口,胜利近在咫尺。

12月28日,他率360人潜入古巴第二大城市圣克拉拉,发起激烈战斗。该城守军3200人,装备坦克和大炮。

战斗一直持续到元旦,守军指挥官弃城逃走,革命军成功占领圣克拉拉。

巴蒂斯塔闻讯大惊,仓皇逃离古巴,携带巨款和家眷逃往圣多明哥,开始流亡生活。

革命终于胜利!

1959年1月2日,临时政府总统乌鲁希在圣地亚哥宣誓就职,卡斯特罗被任命为古巴武装部队总司令,格瓦拉留守卡瓦尼亚堡担任司令,但这只是他传奇故事的开始。

卡斯特罗的亲弟弟劳尔和格瓦拉都希望将古巴建设为社会主义国家,这与卡斯特罗的想法不完全一致。两人未进入国家核心层,未参与高层管理。

然而,格瓦拉没有抱怨,尽心处理巴蒂斯塔时期的战争罪犯,约600名政客和警察因刑讯逼供和暗杀平民而被清算。

虽然有些人对格瓦拉的清算行为颇有微词,尤其引起美国不满,但他坚信这不是滥杀无辜,被处决者多数是杀害过上百人的凶手。

1959年10月,卡斯特罗召开改革会议,他问谁愿意主管经济,格瓦拉误听成谁是社会主义者,便举手应答。

于是,格瓦拉莫名其妙地成为古巴国家银行总裁。

虽然格瓦拉没有系统学习过经济学,但他是学医出身,爱好广泛,具备较高文化素养。

他日夜钻研经济学著作,与经济学家讨论至深夜两三点。

他开始着手金融改革,收回了巴蒂斯塔政权存放在美国价值3.5亿美元的黄金。

随后,他将160多家美国企业及古巴民族资本企业国有化,包括支持革命的古巴首富的资产。

坚定果敢的格瓦拉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法国哲学家保罗·萨特访问古巴时,与格瓦拉进行了长达两三个小时的交流,深受感动。

萨特评价:“格瓦拉是一位文化素养极高的人,他的每句话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知识。”

1960年8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将格瓦拉作为封面人物。

杂志称:“格瓦拉是最具魅力且最危险的人物。他脸上带着忧郁而温柔的微笑,吸引无数女性。他冷静而精明地掌控着古巴的方向,智慧非凡,幽默感敏锐。”

1961年2月,格瓦拉被任命为工业部长,肩负在美国封锁下重振经济的重任。

他效仿苏联,推行五年计划,第一步着力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消除国内23.6%的文盲率。

他宣布1961年为“教育年”,组织了27万名扫盲教师深入农村,其中半数是未满18岁的中学生,他们充满斗志,全身心投入国家建设。

格瓦拉以身作则,从不出入夜总会,不看电影,不去海滩,几乎从不安稳入睡。他自嘲比许多官员更像个“土包子”。

当其他官员享受空调、豪车、宽敞办公室和别墅时,格瓦拉显得格外朴素,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

1961年8月5日,格瓦拉代表古巴出席“争取进步联盟大会”,忍着哮喘发作,发表长篇演讲,成功破坏了美国孤立古巴的阴谋。

格瓦拉对苏联持批评态度,对苏联领导人未能支持古巴工业发展感到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品茶师有什么证 品茶师证考试去... 品茶师是专业从事茶叶品质鉴评的职业人员。他们通过感官品评判断茶叶品质等级,掌握茶叶产地、品种、工艺等...
原创 湖...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许国璋:以身许国全气节 夏日的成都市人民公园,草木葱茏,树影婆娑。 许国璋将军遗像前,石室联合中学蜀华分校的20余名孩子安静...
原创 为... 作者:林淼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兄望弟骑马,父望子成龙”,也就是说,做父母的都想子女将来...
原创 历... 在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中,宋朝以其独特的经济政策而显得格外突出,特别是其“重商”的政策取向。这一政策使...
丁华东 尹昭娴:为国守史——我... 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肩负着“为国守史”的神圣使命。为全面真实留存社会发展的...
原创 中... 郭汝瑰是中共的特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诚奉献。他的入党时间便体现了这一点——那是在1928年,正是蒋...
原创 别... 内忧外患交织、国力日渐衰弱的大清王朝,经历了两次惨痛的鸦片战争以及惨败于甲午中日战争后,元气大伤,逐...
原创 东... 理想往往是丰满美好的,而现实却常常显得骨感和残酷。这句话被许多人用来调侃自己,里面蕴含着太多遭遇挫折...
原创 日... 日俄之间的“北方四岛”:一场持续七十年的博弈 北方四岛,这片并不广阔的土地,却在日俄之间悬而未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