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能力强,为啥早年却没作为?
创始人
2025-09-22 03:31:42
0

咱今天来唠唠汉高祖刘邦,这人可太传奇了。他建立了大汉王朝,那能力肯定没得说,可奇怪的是,他 40 多岁之前,感觉就像个没什么成就的普通人,这到底咋回事呢?咱一起来琢磨琢磨。

先看看刘邦出生的时代背景哈。他出生于公元前 256 年,那时候还是战国末期,一直到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这期间基本就是秦国对其他六国的 “降维打击”。你看秦国的王翦、王贲,赵国的廉颇、李牧,楚国的项燕,这些名将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当时秦国实行军功爵制,想出头就得去战场上拼命。可刘邦呢,他出生在沛郡丰邑,也就是现在江苏徐州下属的丰县。这地儿早年是宋国的,后来宋被灭了,归楚国管。从地图上看,这地儿在楚、齐、魏、鲁四国交界处。本来这种交界地带,要是战争不断,说不定刘邦能有机会大展身手,可偏偏除了刘邦 7 岁时楚灭鲁之外,这儿一直挺太平。为啥呢?因为这几个国家都知道秦国才是最大的威胁,哪有心思内斗啊。所以在秦灭楚之前,刘邦就在这么一个太太平平的地方,平平静静地长到了 30 多岁,秦灭楚之战也没波及到这儿。在这样的环境里,想成大事,真不太容易。

而且啊,楚国那时候将领世袭风气重,刘邦就是个平头老百姓,没有贵族背景,想参军出战,门儿都没有。后来秦统一六国了,更是把六国兵器收集起来,铸了十二个大 “金人”。秦国一直以农耕和战争为国策,统一之后,就号召大家好好种地,别瞎想别的。刘邦在一个小乡村里,种地几乎是他唯一能做的事。可他又不是个能安心种地的人,这就注定在那个平静的环境里,他不但成不了事,还因为三天两头惹事,遭人嫌弃。

刘邦这人性格咋样呢?《史记・高祖本纪》里说他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说白了,就是仗义疏财,特别有江湖气。所以他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根本不愿意好好种地。他父亲刘太公没少骂他,说他还不如二儿子刘仲会过日子呢。刘邦整天游手好闲的,妥妥一个小混混形象。但你别说,就他这江湖气,还挺有人缘。后来不知道咋的,可能是他人缘好起作用了,他居然当上了泗水亭长,成了一名基层公务员。虽说这官儿小得很,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的村长,但好歹也算有个稳定收入了。可他又不好好念书,想往上升迁,根本没可能。要是秦朝真像秦始皇期望的那样长治久安,刘邦估计也就从村长慢慢熬成 “老村长”,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我有时候就想啊,这人生真是充满变数。刘邦要是一直这么下去,可能历史上都不会留下他的名字。可偏偏时势造英雄,秦末天下大乱了。秦朝的苛政让老百姓怨声载道,统治根基都动摇了。这种乱世,反倒给了刘邦这种有江湖气的人机会。他的命运转折点,就是在押送徒役去骊山的路上。当时徒役逃走了不少,要是一般谨慎的人,比如萧何,可能会想法子把逃走的人抓回来,或者自己跑去请罪。但刘邦不,他直接把剩下的人也放了,就这么着,他成了通缉犯。可没想到,就因为他这一做法,还获得了人心。你说这事儿巧不巧?在乱世里,缺的不是那些循规蹈矩的能员干吏,而是像刘邦这样一呼百应,有领袖气质的人。他这江湖气,一下子就凸显出优势了,让他成功脱颖而出。

后来起义风潮席卷全国,沛县县令也想跟着凑热闹,可又怕民众不支持。萧何、曹参这些县吏就建议把刘邦请回来,县令一开始答应了,后来又反悔。结果刘邦靠着平时仗义疏财积累的人气,在百姓支持下,竟然夺下了县城。你瞧瞧,这就是他长期笼络人心的结果。刘邦身上还有很多优点,像当断则断,从善如流。但我觉得,这一切的根源,还是他那豪爽仗义的性格。这种性格在乱世里如鱼得水,可要是在太平盛世,说不定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这么看来,刘邦 40 多岁前一事无成,真不是他没能力,而是时代没给他机会。一旦时势变了,他的才能就像被点燃的火药,一下子爆发出来,成就了一番霸业。所以啊,有时候咱们人生遇到挫折,没取得啥成就,说不定不是自己不行,而是时机还没到。大家觉得呢?要是你处在刘邦那个时代,你会像他一样抓住机会吗?

请发财小手点赞关注就发财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品茶师有什么证 品茶师证考试去... 品茶师是专业从事茶叶品质鉴评的职业人员。他们通过感官品评判断茶叶品质等级,掌握茶叶产地、品种、工艺等...
原创 湖...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许国璋:以身许国全气节 夏日的成都市人民公园,草木葱茏,树影婆娑。 许国璋将军遗像前,石室联合中学蜀华分校的20余名孩子安静...
原创 为... 作者:林淼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兄望弟骑马,父望子成龙”,也就是说,做父母的都想子女将来...
原创 历... 在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中,宋朝以其独特的经济政策而显得格外突出,特别是其“重商”的政策取向。这一政策使...
丁华东 尹昭娴:为国守史——我... 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肩负着“为国守史”的神圣使命。为全面真实留存社会发展的...
原创 中... 郭汝瑰是中共的特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诚奉献。他的入党时间便体现了这一点——那是在1928年,正是蒋...
原创 别... 内忧外患交织、国力日渐衰弱的大清王朝,经历了两次惨痛的鸦片战争以及惨败于甲午中日战争后,元气大伤,逐...
原创 东... 理想往往是丰满美好的,而现实却常常显得骨感和残酷。这句话被许多人用来调侃自己,里面蕴含着太多遭遇挫折...
原创 日... 日俄之间的“北方四岛”:一场持续七十年的博弈 北方四岛,这片并不广阔的土地,却在日俄之间悬而未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