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往往造就英雄。
在古代,由于战火频仍,各地不断出现许多堪称英雄的杰出人物。那些声名显赫的皇帝大家耳熟能详,但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不少历史上的名将,虽然身份不及皇帝,却在战场上展现了非凡的才能和威名。
提起历史,不得不说的便是开创了大唐盛世的唐朝。在唐朝开国初期,同样涌现出了许多响当当的人物,比如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女皇武则天,以及赫赫有名的名将程咬金。程咬金不仅是唐朝开国的功臣,更被后人誉为大唐的福将。即便是在武则天肃清开国功臣的血雨腥风中,程咬金依旧安然无恙。
唐朝军神李靖享有极高的声誉,被封为卫国公,这一称号足以证明他的军事地位和贡献。李靖出身于陇西李氏名门,从小受到家族的熏陶,逐渐展现出卓越的文武才能。他的舅父隋朝名将韩擒虎在与李靖切磋兵法时曾感叹:“只有你,能和我论孙吴兵法。”李靖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也有渊源,李渊在反隋时秘密买马,被李靖发现。李靖本想告密,却错失时机,京城长安陷入混乱,他也被俘。临刑时他慷慨陈词,指出起义目的为平定天下大乱,不应因私怨杀害壮士,这感动了李世民,使其得以幸免。此后,李靖成为李世民麾下的重要将领。
李靖先后参与了唐平萧铣、安抚岭南、泾阳之战、灭东突厥、击吐谷浑等多场战役,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当之无愧的唐朝军神。贞观十七年,他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后期被神化,晋朝追封“灵显王”。
李孝恭是隋朝大将李安之子,也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位列凌烟阁第二名,仅次于长孙无忌。宋代《十七史百将传》中也记载了他的名字。李孝恭在平定巴蜀、灭萧铣、俘辅公祏等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若说唐朝的江山前半程是李渊、李世民打下的,那么后半程则多亏河间郡王李孝恭的功劳。
虽然军神的称号只有一位,但大唐却涌现了众多名将,足以称雄一时。李勣起初一直活在李靖的光环下,且几次败绩让他的名声蒙尘。可是,他在攻打薛延陀时,上演了经典战例,以六千兵力对抗八万敌军,奇迹般地以少胜多。此战李世民原本未派李靖,而让李勣率军出征,临行前嘱咐他与李思摩会合联手攻敌,但李思摩早已被敌军震慑逃走,李勣不得不独自面对八万大军,最终成功突围,成为继李靖之后第二位被誉为战神的人物。
大唐不缺猛将,尉迟恭便是典型。他出身打铁匠人家,自幼练就惊人武力,参军后迅速崭露头角。初时他效力于刘武周麾下,屡屡冲锋陷阵,在与李渊的斗争中一度攻占太原及周边,令不少唐军败北。直到李世民与秦叔宝联手阻击,尉迟恭才被折服。李世民不但未惩罚他,反而赏赐金银珠宝,让他自行决定去留。最终,尉迟恭归顺李世民,成为家将和三大先锋之一。
秦琼同样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早期助李渊征战,后期辅佐李世民开创大业。李世民攻打洛阳时,秦琼多次担任先锋,后来成为精锐骑兵玄甲军的统领之一。在征战岁月中,秦琼一直是李世民的保护者,他与程咬金、李世民并称“三人组”。
唐朝人才济济,仅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就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别说那些身份稍远未入阁的英才。因此,唐朝的兴盛绝非偶然。
在这群功臣中,程咬金尤为特殊。他是开国功臣之一,凌烟阁成员,李世民的先锋,二人关系深厚。即便李世民登基后,程咬金仍能与他打趣耍性子。程咬金军事成就斐然,参与了无数小战役及重大战役,如讨伐西突厥、征讨贺鲁、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等。作为玄武门之变的核心人物,他最终被封为卢国公。
程咬金的招牌绝技是“程咬金三板斧”,意思是他只会用三斧头简单直接地砍敌人,靠强大力量和坚韧身躯战胜对手。除了打仗,他还有趣味生活,如钓鱼。他和秦叔宝一起钓鱼,但每次都是自己空手而归,而秦叔宝则钓得满满一桶红鲤鱼。为争面子,程咬金苦练钓技,甚至发明新诱饵,最终赢得钓鱼比赛第二名。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句俗语的来历,也与他早年经历有关。少年时的程咬金生活贫困,曾被强盗尤俊达招募为武艺过人的助手,多次在押运途中伏击敌军,声名大噪。
尽管仅凭战功难以解释程咬金为何被称为福将,他的“福气”则体现在多方面。唐朝七姓氏族势力强大,垄断财富和官职,程咬金虽出身平民,却娶了名门清河崔氏的才女。更难得的是,宰相李义府都未能与七族联姻成功,这显示程咬金的特殊福分。
程咬金命硬得惊人。在一场战役中,他和裴行俨遭遇偷袭,裴行俨被射落马,程咬金孤身奋战,拉着裴行俨突围时被长枪刺穿身体,却大吼一声折断长枪,震慑敌军,最终成功突围。
此外,程咬金的机遇也非凡。他身为无名武夫,却受到多代皇帝的重视,先后效忠李渊、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多次救护李世民和李治性命。他在开国功臣中无疑是最特别的一位。
程咬金虽表面粗犷莽撞,但内心机智聪明。他不仅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策划,甚至在一次战斗中被李建成背刺后,获悉对方阴险狡诈,临别时警告李世民不可因仁义留下隐患。能够陪伴几代帝王的人,怎能没有一丝智慧?
正因如此,程咬金躲过了武则天的残酷清洗。武则天登基路途艰难,面对古代重男轻女的偏见,和众多反对派,她几乎杀光了所有开国功臣,但独独留下了程咬金。一方面是程咬金的聪明和低调,早在武则天被立为皇后时,他未与大臣一起反对,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另一方面,晚年他主动辞官归隐,避开了权力纷争,武则天也明白他不会构成威胁,便允许他隐退。
此外,程咬金与朝堂上下的多方势力保持良好关系,既有文人的不讨厌,也赢得了许多武将的支持。若杀害他,势必引发民间不满,失去民心,对武则天统治极为不利。再者,程咬金曾多次救助皇帝生命,这些特殊事迹也为他增添保护伞。
最关键的是,武则天夺权时程咬金并不在朝中,她登基后程咬金即告老还乡,恰到好处地避开了政治风波。作为福将,他的选择也为武则天带来了稳妥的局面。
你对程咬金还有其他想了解的方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