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位网友在美版知乎提出了一个问题:“美国曾多次在历史上帮助中国,不仅协助中国打退日本侵略者,还支持中国在战后加入联合国五常。每一次,美国都在中国民族危机时伸出援手,但为什么中国人似乎没有一点感恩之心,反而频繁与美国对立?”这一问题迅速引起了数千万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很多美国网友开始列举各种历史事件,力图证明美国对中国的帮助。然而,我们知道,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中国人虽然不缺乏感恩,但也有着清晰的历史视角。
美国网友所列举的“帮助”有哪些?这些“帮助”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确实,美国曾在多个历史阶段帮助过中国,从清朝末期、民国时期,到抗日战争及现代社会的变革中,几乎每个时期的发展都能看到美国的身影。从清朝末年到民国,美国的介入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国网友常提到,清朝末期,美国派遣了大量传教士,不仅建立了许多教会学校,还资助了中国留学生。这些善举帮助中国逐步看到了现代世界的发展模式,并推动了中国的进步。美国还曾在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割地赔款时,呼吁保护清政府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美国传教士在清朝末期确实大量进入中国,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以不同的方式治病救人,还创办了许多西式学校。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美国在教育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当时的燕京大学、东吴大学和金陵大学等名校,远远超越了清政府的教育体系,这些学校大多由美国人创办。美国网友通常为此自豪,认为美国不仅在中国开设了大学,还将部分庚子赔款退还,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然而,这些“善意”背后,却隐藏着美国在中国的野心与算计。
历史的背景是,18世纪末,美国在经历独立战争后,迅速崛起,并急于寻找对外贸易的伙伴。在英国商人的推介下,1874年中美两国首次接触。当时的中国对美国并不知情,误将美国视作英国的附属。美国为了显示与中国通商的诚意,将商船命名为“中国皇后号”。当这艘船抵达中国时,带来了美国的商品,推动了两国间的贸易。由于中国的市场巨大,美国很快成为继英国之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然而,在19世纪末,随着其他列强的加入,中国的贸易市场变得纷繁复杂。英法日等国在中国的利益受损,于是,他们合力压迫中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和《亲丑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为了保护自己在中国的利益,美国也加入了列强的争夺,并通过《望厦条约》获得了关税协定权和领事裁判权。美国的利益并未受到损害,反而通过这些条约进一步侵蚀了中国的主权。
美国反对列强瓜分中国并非出于对中国的友好,而是因为这样会损害美国自己的既得利益。美国当时并没有参与瓜分中国的领土,而是在寻找新的市场和利益,因此才表面上支持中国的领土完整。至于庚子赔款的退还,更是为了确保美国在中国的长期利益,因为如果中国继续贫弱,无法偿还庚子赔款,整个局势将变得更加不利于美国。
庚子赔款被退还的一部分用于资助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实际上是美国在实施“和平演变”的策略。通过培养这些留学生,美国期望能够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中植入其思想,影响中国的教育、政府机构和金融体系。历史证明,虽然清政府最终倒台,但中国涌现出大量的爱国青年,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二战,美国网友常常提到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摧毁了日本,并认为中国应该感恩。确实,美国在二战中的贡献不可小觑,但如果从整体的历史视角来看,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并非全然出于善意。
美国加入二战的直接原因是日本袭击了美国的珍珠港,而并非出于拯救中国的动机。早在1937年,随着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国便开始了艰苦的抗战。美国当时并未直接参与,反而一直在通过贩卖武器和物资谋取私利。直到1941年12月,美国才因自身利益被日本攻击而介入战争。而中国已经在战场上艰苦奋斗了多年,成功牵制了日本的主力。美国两颗原子弹的投下,虽然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却也将本应属于中国的胜利果实占为己有。
在抗日战争中,美国对中国的援助虽有,但并非全然出于帮助中国的高尚动机。蒋介石政府早在1940年便向美国求援,希望购买战斗机,但美国总统罗斯福却未给予回应。直到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才开始投入援助,但这时中国已经为抗战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美国的援助来得既晚且迟疑,目的更多的是出于制衡日本与苏联的地缘政治利益。
至于战后美国扶持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常,背后亦是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罗斯福曾表示,中国作为东亚的大国,可以成为遏制苏联在远东扩张的“屏障”。因此,美国希望通过扶持蒋介石政府,使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有力工具。然而,1949年中国内战结束后,蒋介石政府失去了对民众的支持,退守台湾,美国也因此开始竭力阻挠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正当席位。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否认美国在二战期间的贡献,他们确实为中国提供了援助,培养了大量飞行员,并且有1600多名美国空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值得尊敬。战后,美国人民也曾为南京大屠杀提供证据,帮助揭露真相,收容难民,这些行为的确令人感动。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国家与人民,但对于那些不切实际的指责与质疑,我们也应当有清晰的判断。美国每次所谓的“帮助”,背后往往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利益考量,而中国则在这些历史教训中不断成长,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