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报道和电视节目中,我们常听到“盎格鲁撒克逊人”、“斯拉夫人”和“雅利安人”这些词汇,它们都归属于我们所称的白种人种族。然而,为什么在同一类人种中,还需要做如此多的区分呢?这些不同的群体之间又有哪些相同点与差异呢?
纳粹德国的领袖希特勒曾声称,日耳曼人是雅利安人的后裔,并用这一说法来证明日耳曼人在种族上的优越性。然而,这种说法实际上暴露了希特勒对于历史的无知。因为他忽视了雅利安人原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雅利安人”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欧洲文献中,指代了属于印欧语系的多个民族。雅利安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乌拉尔山脉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这个民族自称为“雅利阿”,大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他们从中亚草原进入印度,并征服了当地的原住民,进而建立了至今仍在印度流传的种姓制度。因此,今天在印度的高种姓人群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皮肤较白、五官立体的特征,这些人的血脉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当年的雅利安人。除了印度,雅利安人还扩展到了其他地区,其中一部分进入了今天的土耳其地区,而另一部分则迁徙至波斯,即现代的伊朗。
雅利安人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与其他民族发生了融合与相互影响。因此,雅利安语系的分布几乎遍布了整个欧洲和大部分亚洲地区。雅利安人与伊比利亚地区的巴斯克语融合后,形成了凯尔特语和拉丁语;在西北部扩展时,发展出了日耳曼语群和波罗的语群;向东与北方扩展后,又演变成了斯拉夫语和印度—伊朗语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语言逐渐分化成现代的英语、法语、德语和拉丁语等,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印欧语系”。
因此,雅利安人本质上是一个语言学上的概念,而非一个单一的种族。它指的是使用雅利安语系的多个民族。直到19世纪,一些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才将这一概念扭曲成种族主义的工具,宣称雅利安人种在道德和生理上优于其他种族,并成为了德国纳粹主义实施种族清洗的理论依据。
如果我们非要将雅利安人视为一个种族,那么伊朗、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比纳粹德国的民族更有资格继承雅利安人的血脉称号。“雅利安”这一词本身源自伊朗的波斯语,意味着“有信仰的人”,而“伊朗”一词的字面意思就是“雅利安人的土地”。
在罗马帝国时期,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被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当时,凯撒征服的高卢地区和不列颠岛上的部落都是凯尔特人,而与凯尔特人接壤的地区则是日耳曼人的领地。与凯尔特人相比,日耳曼人大多数是金发碧眼,体型高大,且战斗力较强。因此,在凯撒征服高卢后,日耳曼人成为罗马帝国最强大的对手,经常在莱茵河边界与罗马帝国发生冲突。
日耳曼人最早的发源地是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随后他们逐步向南迁移,到达罗马帝国时期的德国北部,并赶走了原本居住在那里的凯尔特部落。随着汉朝在东边击败匈奴,一部分匈奴人西迁,这迫使大量的日耳曼人涌入罗马帝国,最终也间接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日耳曼人这个概念其实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范畴,我们熟知的法兰克人、汪达尔人、伦巴底人、哥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维京人以及诺曼人等,都是日耳曼人的不同分支。如今,日耳曼人的后代主要分布在瑞典、挪威、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德国、英国和法国北部等地区。
凯撒及后来的罗马皇帝克劳狄曾通过多次战争征服英格兰南部。然而到了3世纪,随着日耳曼蛮族的入侵,罗马帝国开始衰退,不列颠的罗马军队也逐渐撤离。407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决定将所有罗马士兵撤离不列颠,造成了当地的权力真空,导致了频繁的战争。南部部落为了抵御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的侵袭,邀请了盎格鲁-撒克逊部落的成员进入不列颠。
盎格鲁-撒克逊部落战斗勇猛,很快就打败了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但在完成任务后,这些部落并没有离开,反而逐渐占领了不列颠南部的大片土地,迫使当地的凯尔特人向西部和北部的山地迁移。最终,盎格鲁-撒克逊人将不列颠完全占领,逐渐建立了多个王国,而“英格兰”这一名称也正是在这时产生的。
“盎格鲁撒克逊”本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种族,而是对一群侵入不列颠的日耳曼部落的统称,其中最大的两个部落为盎格鲁和撒克逊人。如今,所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主要指的是英格兰及其殖民后裔的民族,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
斯拉夫人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古罗马的文献中,罗马人将居住在日耳曼以东的部落称为“维内德人”,这些维内德人实际上就是古代的斯拉夫人。斯拉夫人起源于今天的波兰地区的维斯瓦河河谷,直到公元1世纪和2世纪,斯拉夫人逐渐向西扩展到奥得河、向东扩展到第聂伯河,南边至喀尔巴阡山脉,北至波罗的海。随着迁徙和扩张,斯拉夫人逐渐分为西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
西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在波美拉尼亚(包括今天德国和波兰北部)、西里西亚(波兰西部)、波西米亚(捷克)和喀尔巴阡山区(斯洛伐克)等地;东斯拉夫人则主要分布在今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而南斯拉夫人则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包括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和波黑等国家。
最后,再来说说凯尔特人。凯尔特人最初起源于今天法国东部和德国西南部,他们是欧洲最早掌握铁器的民族,因此在公元前7世纪便开始扩张,逐步占领了法国中部,并在公元前5世纪扩展到整个欧洲。公元前4世纪和3世纪,凯尔特人曾入侵并洗劫了罗马和希腊,并一度控制了从葡萄牙到黑海的广大领土。
然而,凯尔特人始终未能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随着罗马的崛起,凯尔特文明逐渐衰落。凯撒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发动了战争,大败凯尔特人,征服了凯尔特文明的中心——高卢。随后的罗马入侵不列颠,使得凯尔特人在不列颠的势力进一步减弱,最终被盎格鲁撒克逊人所取代。
如今,凯尔特人后裔主要分布在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英格兰的康沃尔地区以及法国的布列塔尼。他们与日耳曼人的金发特征不同,红色头发则成为凯尔特人的显著标志。
几千年的迁徙与融合使得这些民族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