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2019 年浙江大学官网,现在官网上没有)
黄河清,笔名河清,1958年生于浙江临安,2000年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是国内“西方伪史论”的核心观点输出者,著有《光从中华来》和《言不必称希腊》等。
西方伪史论是一种认为西方历史存在大量虚假和夸大的观点。该理论声称西方的历史,尤其是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历史都是伪造的,是一场惊天骗局。
西方伪史论者认为,西方文明是在距今三四百年的时候突然崛起的,然后有组织地、系统性地伪造了古代文明的文献、文物和历史遗迹,以掩盖自己 “文明强盗” 和 “科技暴发户” 的本质。例如,有人认为埃及的金字塔是拿破仑伪造的,古希腊的文献和雕塑、古罗马的建筑和制度等都是虚假的。还有观点称西方近代的科学成就也是受中国《永乐大典》等启发而来,而非其自身发展的结果。
公开资料
黄河清教授言论,认为汉谟拉比法典石柱造假。他说原因有二。
(1)公元前 1700 年两河流域,大家都在使用楔形泥板,它怎么搞出石板来了?既然能用石板,为何大家还要用泥板?如果泥版是真的,石板就是假的,如果石板是真的,泥版就是假的。总之,逻辑不通,所以是假的。
(2)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玄武岩,硬度非常高,摩氏硬度在五到六之间,雕刻需要非常锋利的钢凿子,那时候西亚伊朗那地方,肯定是没有钢凿子的;人类有钢凿子是很晚的事情,所以,从工具上看,只可能是近代雕的。
《汉谟拉比法典》(The Code of Hammurabi),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公元前1750年在位)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涉及现代意义上的民事、刑事、诉讼等领域,意在调解“自由民”
之间的财产占有、继承、转让、租赁、借贷、雇佣等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它典型地体现了古东方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特点。
公开资料
呜呼!怪不得学术界都看不上此君,此君言语之不讲逻辑、不讲道理,实在是盖了帽了、顶了天了,简直可谓是“没头没脑”。怎么讲呢?咱们具体看他的言论。
第一条,书写载体,用泥板或用石板——实际是石柱,这矛盾吗?非此即彼吗?根本不矛盾啊!不仅不矛盾,反而更真实,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书写载体,才是人类常态。
比如我国上古时期,书写文字,既用竹,也用帛,也用布,还用金属,还用龟甲、兽骨啊!其实也有石的,比如石鼓文;也有泥的,比如泥封文,各种材质,并行不悖,按需使用。
能说出“你用泥板你就不会用石板、你用石板你就不会用泥板”的人,真的是逻辑 0 分、常识 0 分。
第二条,书写工具,此君说玄武岩硬度很高,需要用锋利的钢凿子——这就是胡扯了,严重的暴论。首先,玄武岩硬度不高不低,只在中间,他自己也说了玄武岩摩氏硬度5-6,有大量的 6 级以上的矿物可以很容易地凿刻文字的,比如各类宝石、玉石和金刚石,沙子堆里找那些透明的石块——也就是石英石,也可以雕凿玄武岩呀!
摩氏硬度(Mohs Hardness) 是一种用于衡量矿物硬度的标准,由德国矿物学家 腓特烈・摩斯(Friedrich Mohs) 于 1812 年提出。它通过矿物之间的相对刻划能力来确定硬度等级,是矿物学、地质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基础分类方法。
摩氏硬度的核心原理
硬度在矿物学中定义为 “材料抵抗外力刻划、压入或研磨的能力”。摩氏硬度的核心逻辑是:硬度高的矿物可以刻划硬度低的矿物,反之则不能。基于这一原理,摩氏选取了 10 种常见矿物作为 “标准矿物”,从软到硬分为 10 个等级,形成了摩氏硬度计。
公开资料
此处,学渣也不至于这样无知。若数学但凡及格,也晓得10 比 9 大,9 比 8 大,8 比7 大,7 比6 大,它玄武岩硬度才 5.5 左右,怎么就一定需要钢凿子才可以了呢?退一步说,但凡他语文及格了,也不至于如此,毕竟成语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的硬度比玄武岩高吧?怎么样?他山之石就可以雕刻它。
总之,不晓得他是本色演出呢?还是为了筛选傻子?只晓得在此处此君数学是0 分,语文也0 分。
摩氏硬度 等级 |
标准矿物 |
常见参考物品(近似硬度) |
---|---|---|
1 |
滑石(Talc) |
石墨、人的指甲(2.0~2.5) |
2 |
石膏(Gypsum) |
冰块(2.5)、金(2.5~3) |
3 |
方解石(Calcite) |
铜钥匙(3.0)、贝壳(3.5) |
4 |
萤石(Fluorite) |
铁钉(4.0~4.5)、铂金(4.5) |
5 |
磷灰石(Apatite) |
玻璃(5.5)、牙齿珐琅质(5~6) |
6 |
正长石(Orthoclase) |
钢刀(5.5~6.5)、月光石(6) |
7 |
石英(Quartz) |
燧石(7)、瓷器(6~7) |
8 |
黄玉(Topaz) |
刚玉砂(7~8) |
9 |
刚玉(Corundum) |
蓝宝石、红宝石(均为刚玉变种) |
10 |
金刚石(Diamond) |
人造金刚石(10) |
文化自信
我辈中国人的自信定然不能靠这类“逻辑 0 分、常识 0 分、数学 0 分、语文 0 分”的教授硬生生地骗出来、吹出来。一定要靠我们自己增长智慧,不卑不亢,不骄不躁,看见差异,坚守本心。才能避免在“文化自卑”的漩涡中瞎折腾,像某国的“宇宙中心”论一样,成为笑话。诚然,西方历史肯定有虚假的成分,但是这里也有两个重大问题。
第一,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他们根本不是属于西方的,而是人类共同的早期文明财富。比如前面谈到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被视为“它典型地体现了古东方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特点”。这里有个坑,这里的古东方,是从什么视角说的?是以地中海为核心,或者说以希腊为核心说的。
第二,有虚假的成分很正常,历史发展,人类层累,我国的历史也一样。问题是有几分真假,以及如何断定这些真假?这就需要历史和考古学术界的积极深入参与,而非靠“民间信仰”“河清教授”“金某政委”之流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是真的有智慧,而不是动不动“钢凿子”之类。
我们要超越自卑,要真的自信,要靠我们自己多学习——我们古代并不差,只是有个性与文化的差异,而非有本性与文明的差距,所以没什么好自卑的。到了现代,就更要靠我们自己,靠我们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一切学者和民众。海纳百川,才成其大。我们就是大国。
当然,有理由怀疑,他是一个聪明人,他只是在筛选傻子。
2025 年 7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