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文化新时代研究座谈会在太仓举行
创始人
2025-09-21 06:32:54
0

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首航620周年,也是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今天,郑和文化新时代研究座谈会在太仓港区启幕。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学术为舟、以思想为帆,共同探寻“以和为贵、四海一家”的文明密码,共话郑和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绽放。

苏州市社科联主席顾万勇在会上致辞。他说,太仓不仅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更是郑和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太仓高度重视郑和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郑和文化“出圈”“出彩”“出海”,不断提升郑和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和传播力。我们期待太仓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搭建更多的学术交流平台,吸引更多人才投身郑和文化的研究,同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让郑和文化走进大众视野,为苏州、太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瑜表示,郑和文化孕育了太仓“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的城市基因,作为郑和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太仓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我们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继续以“精品力作”增强郑和文化感召力,以“精彩活动”扩大郑和文化影响力,以“精诚合作”提升郑和文化传播力,携手弘扬郑和精神、共绘合作新篇。

会上,郑和文化新时代研究基地揭牌。研究基地将整合国内外学术资源,形成长期、系统、深入的研究机制,让郑和文化研究从阶段性探讨转向常态化深耕,努力打造成为汇聚全球智慧、传承郑和文化的重要平台。

现场,江苏紫金传媒智库发布了郑和文化新时代研究报告——《郑和的遗产:前现代航海中的文明选择与现代启示》。报告从和平权威的生成、贸易网络的革新、多元共生的典范三重维度,解析了郑和航海的文明价值与现代启示。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范金民,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上海郑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郑和研究会首席专家时平,马六甲郑和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李培峯等10位专家学者,从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郑和文化国际化实践、亚洲海洋文明视角的文化线路遗产等不同视角对郑和文化的研究、传播和实践应用进行了全方位阐释和解读。

620年前,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从太仓刘家港拔锚起航,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太仓由此成为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重要见证者与参与者。2005年,郑和首航600周年之际,国务院将每年7月11日设立为中国航海日。近年来,太仓以郑和文化为纽带,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进一步强化太仓与郑和航海文化的紧密联系,展现太仓的开放形象与文化魅力。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太仓将努力搭建更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全力推动郑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将航海精神融入城市发展规划,在产业创新、对外开放、民生改善等领域彰显文化引领作用。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第二届“茶录传承”茶王...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联合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福建省仙游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5第二届...
原创 “... 西汉初期的皇帝们,心中始终怀有一个重要的政治目标,那就是实现中央集权。大体的脉络是,刘邦通过消灭异姓...
原创 战... 所谓“战国四公子”,指的是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这四位公子均活跃于...
原创 邓... 在俄国历史的动荡时期,邓尼金无疑是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最重要人物之一。他不仅在担任白卫军总指挥期间,屡次...
原创 美...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这句格言在上世纪两大国——美国和前苏联之间的较量中,可谓再合适不...
原创 李... 1965年7月20日,北京机场异常热闹,原因十分简单:李宗仁回国了。 为了迎接这位久别祖国的老将,...
原创 雍... 大多数人熟知“康乾盛世”,普遍将其视为中国古代王朝的最后一个鼎盛时期。然而,事实上,无论是康熙还是乾...
原创 如... 给诸葛亮5万吨方便面,虽然不能说一定能够统一三国,但至少能解决士兵的吃饭问题。若将5万吨方便面带到三...
原创 孙...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经过了千年风云变幻,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豪杰和才俊。这些年轻一代的英勇人物就像...
“行走中的阅读”活动,带领30... 极目新闻通讯员 舒欢 从战国青铜灯到脚踏车发电装置,上万件展品串起一部鲜活的电力发展史,小读者们在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