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赖传珠英年早逝,2位元帅、3位大将、15位上将迎灵,堪比国葬
创始人
2025-09-21 06:01:41
0

从内战时期起,赖传珠就投身战场,参与了无数的南征北战,屡次获得胜利,但也因长期征战身心疲惫,留下了不少战伤。那个物资匮乏的战争年代,加上连续不断的战斗,赖传珠的伤势始终得不到有效治疗,未能得到妥善的恢复,甚至为他的健康埋下了隐患,这些问题一直伴随他直到建国后的日子里。

1965年12月,沈阳军区召开了一次紧急扩大会议,整整持续了近8小时。会议期间,尽管赖传珠上将感到身体有些不适,但他依然咬牙坚持,完成了工作报告。然而,12月14日,赖传珠在工作岗位上突然晕倒,迅速被送往医院。此时,毛主席得知消息后,立刻指派专机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多位教授和专家,赶往沈阳为赖传珠会诊。令人惋惜的是,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仍未能挽回赖传珠的生命。

12月24日,赖传珠将军因病去世,年仅55岁。为了表达对这位将军的敬意,沈阳举行了盛大的公祭活动,仪式结束后,赖传珠的骨灰被运送至北京八宝山安葬。

在北京迎灵的队伍中,除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外,还有两位元帅——徐向前、叶剑英,三位大将——粟裕、肖劲光、王树声,以及15位与赖传珠关系亲近的上将,阵容堪比国葬。这一切,不仅反映出赖传珠在军中的深厚人脉,也充分显示了中央军委对他一生所作贡献的高度认可。

为表彰赖传珠将军的卓越成就,宋时轮亲自题写了一副挽联:

\"为人民南征北战三十八载,忠心映照日月;干革命冲锋陷阵千百次,赤胆照亮山河。\"

这两句话浓缩了赖传珠将军充满传奇色彩的英勇一生。今天,我们不妨翻开历史的篇章,一同缅怀这位为国家和人民奉献毕生心血的伟人。

赖传珠于1910年4月3日出生在江西省赣县大埠乡的一个贫困农家。尽管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但他的父亲赖家芳为人勤劳朴素,虽收入微薄,却依然辛勤工作并积攒了一些资金。利用这些积蓄,赖家芳曾去城市做小生意,虽然赚了一些钱,却始终保持知足,最终回到家乡,购置了房产和田地,生活水平也因此有所提高,渐成乡里小地主。

然而,赖家芳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未了的遗憾——他未曾受过正式的教育,终生是个文盲。为了避免自己的儿子也步自己后尘,赖家芳特别重视对赖传珠的教育。在赖传珠很小的时候,便送他到村中的私塾读书。赖传珠也不负父亲的期望,勤奋学习,很快掌握了四书五经等经典儒家文化。

随着学业的不断进展,赖传珠的父亲决定让他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于是将他送往城市读小学和高中,之后他考入了赣州的赣南中学。在这里,赖传珠接触到了更加先进的革命思想,尤其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注让他深受启发。课外,他大量阅读相关书籍,积极与同学们探讨这些新兴的思想理念,个人的思想觉悟也在不断提升。

1925年5月30日,五卅运动爆发,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高潮。赖传珠积极投身这一运动,带领同学们参与街头宣传,举行游行集会,支援上海的罢工。尽管赖传珠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并不满足于眼前的生活,志向远大,希望能够投身更伟大的事业。于是,他决定加入国民党,得到父亲的全力支持。

然而,随着1927年“白色恐怖”的爆发,国民党政府大肆屠杀革命党人,赖传珠开始觉察到加入国民党并非是正确选择。1928年,他参加了工人领袖的追悼会,并在会上接触到了许多中共同志,意识到加入国民党只会使自己成为压迫人民的工具。由此,赖传珠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

但随之而来的,是国民党的追捕。赖传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回到了家乡,父亲赖家芳依旧毫不犹豫地支持他,甚至将家中的财产换成了枪支和弹药,为赖传珠的革命队伍提供支持。不久,赖传珠发动了当地农民的武装起义。通过初战的成功,他成立了赣南地区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赣县南区革命委员会。尽管最终因兵力不足而失败,但这场战斗为当地的革命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随着战斗的深入,赖传珠和他的部队面临了更多的挑战。国民党的报复性打击让赖传珠的家人惨遭毒手,父母双双被捕并惨遭折磨致死。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赖传珠,心中充满了悲痛和迷茫。但他很快意识到,革命的火种并未熄灭,只要能够找到毛主席,自己依然能够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最终,赖传珠通过长途跋涉,突破了重重封锁,成功找到了毛主席的部队,并正式加入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从此成为了毛主席的坚定支持者和忠实战士。

在随后的战斗中,赖传珠表现得极为出色,他在大柏地战斗和大余战斗中屡建奇功,迅速赢得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通过不断地历练和学习,赖传珠逐渐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在革命的各个战线上展现了非凡的才能和英勇的战斗精神。

总的来说,赖传珠的一生充满了艰难困苦,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在中国革命的波涛中坚定前行。通过他的努力与牺牲,赖传珠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不畏困难、不惜牺牲的英雄榜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秦汉时期真是全民皆兵吗?在古代... 全文共2248字 | 阅读需5分钟 秦朝和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武德充沛”时期,创造了令后人叹为观...
原创 三... 不知不觉,我已经来到了《三国志6》的短剧本9。这之前的8个剧本要么简单轻松,要么挑战不大,最多也就是...
原创 三... 在取得牛渚大捷后,孙策迅速转身发动进攻,目标是秣陵的笮融。激烈的战斗中,孙策的不幸遭遇了一支流箭,箭...
云布集团:揭秘曾侯乙编钟的青铜...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以65件青铜钟的宏大规模与精妙音律,震撼了世界考古界与音...
原创 上...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全球历史的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它的幅员辽阔,面积达960万平方公...
原创 晚... 打开19世纪的世界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东西方发展路径的巨大差异。当晚清的权力中心——慈禧太后,仍...
原创 蒙... 在中国的历史上,要说哪一个王朝的疆域最为广阔,那无疑是大元帝国。自从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
原创 论... “国朝之制,知制诰必先试而后命。” 这句话出自欧阳修的著作,讲述了他回忆自己担任知制诰这一职务时的经...
原创 李... 唐朝的历史中,有许多风云人物,而其中的上官婉儿无疑是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她在唐朝的政局中扮演了重...
原创 捋... 隋朝末期,随着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地爆发,几乎每个地区都掀起了动乱。各地割据的起义队伍层出不穷,形成了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