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太后是怎样夺取大清最高权力的?
创始人
2025-09-21 05:31:16
0

很多历史爱好者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

慈禧太后并非皇族出身,而且作为女性,她竟然能登上清朝权力的巅峰,成了大清帝国几十年实质上的统治者。这个过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慈禧如何从一名宫廷贵妃,逐步走向了掌控帝国大权的地位?这一切又如何与她的丈夫——咸丰皇帝的死亡和随之而来的政治格局变动密切相关?

慈禧太后宫廷画像

今天,我们不妨从更为通俗的角度来聊聊这个话题,尽量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来梳理这段历史,让它变得易于理解。

首先,咸丰皇帝的故事是理解这一切的关键。

咸丰皇帝宫廷画像

咸丰虽然拥有众多后妃,但他并不具备强大的生育能力。在他的一生中,虽然有两个儿子,但其中一个在出生几个小时后便夭折,因此,最后存活下来的唯一儿子就是载淳——后来的同治帝。

同治皇帝宫廷画像

而载淳的母亲,便是慈禧。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慈禧并非咸丰的正室皇后。咸丰的皇后是慈安(钮祜禄氏),而慈禧在咸丰生前只是一名贵妃。

慈安太后宫廷画像

尽管如此,作为贵妃的慈禧,因母凭子贵,在咸丰皇帝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咸丰多次让慈禧代为批阅奏折,给她提供了锻炼政治能力的机会。慈禧在宫中的影响力也因此日渐增加。

1861年,当载淳年仅五岁时,咸丰皇帝去世。在临终时,咸丰作出了安排,决定将两枚印章——“御赏”和“同道堂”交给两位重要人物。一枚交给了皇后慈安,另一枚交给了年仅五岁的儿子载淳。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

然而,由于载淳年幼且无法处理政务,实际上,这两枚印章的使用权掌握在慈禧手中。这两枚印章,象征着国家最高的统治权力,任何重大决策都必须通过它们的盖章才有法律效力。

此时,慈禧从贵妃一跃成为了太后。咸丰皇帝的安排似乎是让两位太后联合控制国家大权,但这并非那么简单。

表面上看,咸丰皇帝将大权分给了慈安和慈禧,但她们并未真正掌控政务。咸丰还指定了八位大臣——历史上被称为“顾命八大臣”,让他们协助管理国家事务。这些大臣包括:

- 怡亲王载垣

- 郑亲王端华

- 户部尚书肃顺

- 额驸景寿

- 兵部尚书穆荫

- 吏部左侍郎匡源

- 礼部右侍郎杜翰

- 太仆寺少卿焦祐瀛

咸丰皇帝临终之前安排八大臣处理国家大事(剧照)

咸丰皇帝的政治设计表面上看起来很完美。他希望通过“顾命八大臣”来处理国家事务,并通过慈安、慈禧的印章来对这八大臣进行制衡,防止他们滥用权力。而这两位太后,则成为了国家权力的监督者,保障大臣们不能做出不可控制的举动。

然而,咸丰未曾料到的是,这一制度的“权力制衡”很快转变成了严峻的“权力斗争”。虽然最初八大臣是与太后们合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将慈禧和慈安太后边缘化,甚至把她们视为“盖章机器”。在八大臣眼中,慈禧太后不过是一个没有实际政治权力的象征。

一度,尤其是以肃顺为代表的八大臣,他们在政务中的强势姿态,甚至在场合上对慈禧表现出轻蔑和不尊重,言语间常常带有侮辱性。一次,肃顺甚至当着慈禧的面大声训斥,令同治皇帝吓得失禁。

肃顺

想象一下,若你是慈禧,能忍受这样羞辱吗?显然,这种挑衅让慈禧彻底受够了。

于是,慈禧和慈安开始密谋,决定铲除这些专权的大臣,维护自己的地位。她们深知,如果继续放任,未来长大的同治皇帝可能会被这些大臣操控,完全失去自己的权力。为了国家的未来,也为了自己的地位,两宫太后开始行动。

恭亲王奕?

此时,恭亲王奕?,一位曾被咸丰皇帝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的有能人物,也对顾命八大臣不满。奕?,作为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心中一直对八大臣的不当权力行为愤愤不平。在他看来,八大臣已经控制了国家的核心事务,且对自己完全不尊重。更重要的是,他深知自己的政治地位一直未能提升,这让他感到自己被排挤。

所以,奕?、慈安和慈禧达成了协议,三方密谋发起政变,推翻“顾命八大臣”。与此同时,他们还得到了朝中不少文官和武将的支持,尤其是手握重兵的将领们,比如胜保和僧格林沁。

这些将领之所以支持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肃顺曾经发布过许多对满洲贵族不利的言论,他的亲汉派立场激怒了不少旗人,尤其是那些手握兵权的满洲贵族们。

肃顺下狱,不服,在狱中终日怒骂(剧照)

最终,经过精心策划,1861年11月2日,政变爆发。慈禧、慈安和奕?联合发动了辛酉政变,迅速锁定了八大臣,并将他们一一抓捕。随后,八大臣的命运如同历史的铁锤,个个被处置:

- 肃顺:斩首

- 载垣、端华:赐死

- 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撤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肃顺在被捕时表现得非常不服,从狱中怒骂不已,甚至在临死前仍然不肯服软,口中不断咒骂慈禧。

肃顺被杀头

政变成功后,朝廷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两宫太后开始联合垂帘听政,而恭亲王奕?被任命为“议政王”,成为朝政的重要辅佐者。

虽然名义上慈安是正室皇后,位高一等,但实际上,慈禧对政务的兴趣远超过慈安。两位太后的配合形成了互补关系,慈禧凭借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情商,逐渐掌控了实际权力。

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随着时间推移,慈禧逐渐取代了慈安,成为了清朝的最高统治者。直到1881年,慈安去世,慈禧太后真正实现了对大清帝国的独揽政权,开始全权掌控国家事务。

总结与教训

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深刻的教训:

1. 尊重上司,不挑战权威:肃顺等人未能尊重慈禧的权威,最终导致惨烈的后果。

2. 新上司、新规则:新上司上任后,若不谨慎应对,可能面临失去职位的危险。

3. 得罪了人要及时补救:面对不满和敌对,及时沟通、寻求支持是避免灾难的关键。

4. 不要轻视女性:有些女性,像慈禧一样,手段甚至比男性更加果断和残酷。

5. 团结大多数人:肃顺因个人偏见得罪了众多权力人物,最终被孤立,走向失败。

如果本文有疏漏,欢迎补充、批评和指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由于当时两国的综合国力差距悬殊,中国军队在抗战初期始终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原创 清...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华大地进入了封建社会的长河。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先后迎来了秦朝、汉朝、西...
原创 明...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明朝灭亡前的最后24小时,竟发生了两件出人意料的事情。如果这两件事没有发生,或许...
原创 江... 丰臣氏的统治仅持续了一代,就宣告结束,而德川氏则成功建立了一个延续了约二百六十年的幕府政权。德川家康...
原创 俄...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句话意味深长地指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替。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从商...
在八路军总部旧址探寻抗战胜利密... 新华社太原7月10日电(记者许雄)巍巍太行,亿万年雄峙天地间,默默俯瞰中州大地的沧桑巨变;英雄儿女,...
原创 邓... 好的,我会按照你的要求,把文章语义保持不变,适当增加细节描述,同时控制字数变化不大,帮你改写如下: ...
原创 溥... 你知道吗?溥仪在逃亡时竟然私藏了一件宝物,为了保住它,他甚至将它缝在棉衣里,足足保持了26年。大家好...
原创 大... 日本鬼子的侵略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明朝时期。那个时候,日本的浪人和武士横行四方,屠杀、抢掠无恶不作,甚...
0资源、缺水土的非洲国家,愣是... 在非洲大陆,有一个国家将童话般的愿景化为现实:佛得角实现了电力稳定供应,境内彻底消除疟疾,贫困人口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