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以礼制为治国之本,将等级秩序具象化为青铜器的规格和数量,天子享九鼎八簋,诸侯配七鼎六簋,韩城芮国遗址出土的七鼎六簋青铜礼器印证了西周时期,这片土地对礼制的推崇。
这种刻入骨髓的礼制传统催生了百姓祭祀时用面食附刻青铜礼器的民俗,更是塑造了古城循礼而立城的营建格局。
金城大街长约900米,纵贯古城南北,这里曾是黄河西岸商贸中心。如今,这条古城最繁华的街道仍然保留着当年商铺林立的印记。
金城大街这条近乎直线而完全畅通的长街构成了古城的中轴。南北之间有一条轴线,东部更多的分布着各种活动,西部是行政管理加上商业区域及群众的生活区域,这种布局划分下来规规矩矩。
东边至今有明清保存至今的文庙和城隍庙,有600米轴线的古建筑群,这种规模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在全国非常少见。
毓秀桥坐落在韩城古城南门外,因横跨澽水河,亦称澽水桥。踏青写生、纸鸢凌空是这里春日常见的画面。这座桥也是古城中轴线南端的起点,古城的轴线非常有意思,并不是到城门而止,而是继续往南到澽水河上的澽水桥。
韩城的中轴线,南接澽水河上的毓秀桥,北通纠纠寨上的金塔,把山水纳入古城向外延伸,又有司马迁祠、龙门、梁山、黄河,山、水、城、人在空间序列中构建出襟河带岳的壮阔地理格局。
融媒记者丨张丹 本期编辑丨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