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政府派人清点其财产,有多少?
创始人
2025-09-20 10:04:12
0

标题:斯大林——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谈及苏联的领袖斯大林,许多中国人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作为列宁去世后,接管苏联最高权力的领导人,斯大林几乎统治了苏联近三十年。可以说,他是苏联体制的缔造者,经过了无数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在他领导下的苏联及整个世界发生了深刻变革。

然而,我们都知道,历史的巨人总是伴随着争议而存在,越是举世闻名的人物,随之而来的非议也就越多。斯大林无疑是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非议甚至来得尤为迅速与强烈。斯大林去世不过三年,苏联召开了二十大,赫鲁晓夫作为继任者,在全体共产党员面前做出了那份著名的“秘密报告”,详细列举斯大林在任期间的种种错误,且进行了震撼性的批判。

这份报告很快传遍全球,苏联人民经历了信仰崩塌的震动之后,开始联想起那些普遍存在的干部腐败问题,他们急切地想知道:斯大林是否积累了巨额财富?为了回应这一问题,赫鲁晓夫特别成立了一个清查小组,专门调查斯大林留下了多少财产。

然而,当调查结果摆在面前时,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与外界普遍预想的巨额财富不同,斯大林的遗产让每一个人都感到羞愧和震惊。调查显示,斯大林留下的财物仅仅包括几支烟斗、几个烟盒、几件旧衣物和一些不值钱的家具,而他的银行存款仅为900卢布,约合200多美元。相比之下,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年薪为10万美元,这一对比显得尤为刺眼。

那么,斯大林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呢?他那些充满争议的行为又源于怎样的历史背景呢?

今天,当我们提到“斯大林模式”时,首先浮现在脑海的通常是教科书中的经典论断:“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点简单明了地概括了斯大林模式的核心特征。然而,进一步探讨便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何斯大林要如此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事实上,苏联的前身沙皇俄国一直是一个经济落后、以小农为主的国家。按理来说,大力发展农业、逐步推动工业化是更为稳妥且经验可循的路径。但是斯大林并不这么认为。他信奉一种所谓的“空地论”——认为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它们早在封建时代就有了资本主义的基础。因此,在他看来,只要改变社会制度,整个社会就能够迅速发展。然而,苏联所面临的现实是,沙俄的落后使得苏联几乎没有任何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基础,发展之路远比西方国家艰难。为了追赶西方,斯大林必须采取一种更为激进的方法——集中发展重工业,带动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

斯大林在制定五年计划时,明确指出:“工业化的核心,不是发展任何一类工业,而是要集中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生产资料产业,尤其是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但这一切并不是光说就能实现的。要想完成工业化,资金成为了巨大的难题。

对于英法等殖民帝国来说,殖民地的掠夺为其工业化提供了大量资金,但苏联没有海外殖民地,且工业产品较为脆弱,无法通过出口获得盈利。那么,苏联该如何筹集资金呢?斯大林选择了把目光投向广袤的农村,采用“剪刀差”政策,压低农民收入以筹集资金支持工业化。

然而,虽然工业化成果显著,苏联逐渐跻身世界工业强国,但国内也有不少反对声音,认为过快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超出了农村的承受能力,应该放缓步伐。对此,斯大林在1931年的一次讲话中坚决反驳:“我们不能降低速度!相反,必须加速前进!”

当时,斯大林的忧患意识极为强烈。他深知,虽然苏联国土辽阔,但依旧处于孤立状态,随时可能受到外部资本主义国家的干涉,就像苏俄初期那样。因此,斯大林提出了一个我们熟悉的概念:“落后就要挨打”。他强调,延缓速度就意味着落后,落后的国家注定要被攻击和压迫。

在此背景下,斯大林甚至宣称:“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我们必须在十年内迎头赶上,否则我们就会被打倒。” 这一信念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验证。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斯大林不断加强国防准备。尽管他与希特勒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双方心中都明白这不过是权宜之计。1941年,德国最终撕毁条约,向苏联发动进攻。而斯大林对此早有预见,尽管如此,德国的进攻依然来得太早。斯大林原本预计战争会在1942年爆发,却没想到战争却提前了。

在战争初期,苏军因准备不足而一度溃败,德军逼近莫斯科。面对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斯大林展现出了极强的意志力和超凡的心理素质。在莫斯科的战局告急时,他决定照常举行十月革命纪念日的阅兵,并在红场上发表激昂的讲话。虽然德军距离莫斯科仅20公里,但斯大林通过这种方式向全世界展示了苏联不屈不挠的决心,也极大地激励了士兵和民众的士气。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铁血领袖”背后其实也有一颗柔软的心。在私生活中,斯大林对妻子阿利卢耶娃的感情深厚,且生活一直十分简朴。即使他已经成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生活依然过得紧巴巴,常常需要提前预支工资。而阿利卢耶娃在求学时,也因经济拮据而向斯大林求助。1932年,阿利卢耶娃的突然自杀给斯大林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之后,他便陷入了无尽的孤独和内心的空虚,最终在晚年时深切思念亡妻,甚至将阿利卢耶娃的照片悬挂在办公室内,时常凝视。

1953年,斯大林突发脑溢血倒地,虽然他的工作人员急忙前去求助,但最终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3月5日,斯大林去世,年仅74岁。最后,当人们清点斯大林留下的物质遗产时,发现仅有那些早已提及的小物件,而其个人的政治遗产——苏联,最终也在几十年后走向了消亡。

历史的教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斯大林的故事或许并不像他留下的巨大影响那样简单直接,背后藏着更多复杂的情感与历史的纠葛。

---

参考来源:

1. 央视网:《斯大林之死》

2.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三分错误七分成绩 毛泽东评斯大林功过是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数字绘画入门必看!绘途Proc... 数字绘画入门必看!绘途Procreate教学全解析 在数字绘画领域,Procreate正以其便携性与...
文化指导员化身“解说员”,颐园... 大众网记者 王冠超 实习记者 于淏泽 潍坊报道 初冬微寒,墨香暖心。11月19日下午,在潍坊市基层文...
周六点播|【茶山校区】《暮光之... 【第六十五期】 《暮光之城》 周六点播持续放送! 各位小主,快快签收~ 本期电影点播活动的电影佳人是...
莱万传记透露:巴萨曾要求莱万停... 塞巴斯蒂安·斯塔谢夫斯基所著的《莱万多夫斯基:真实的一面》一书在波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本书详...
限定杯垫超惊艳!御窑金砖+引力... 当600年皇家贡品御窑金砖遇上“人间天堂 福气苏州”的硬笔书法笔墨,一场非遗与青少年文化的跨界对话正...
原创 清... 清朝时期,嫁到蒙古的公主们,为何一怀孕就流产?其实,这与蒙古的一个不良风俗密切相关。 电视剧中,...
原创 泰... 泰国王后苏提达的一段礼佛视频刚刚曝光时,立刻引发了不少质疑声,有人说她穿着7厘米的高跟鞋拜佛,显然是...
贵州理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第四届...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国际学生对汉字的认知与热爱、提升其书写功底及审美素养,贵州理工学院国际教...
合浦县:人大赋能促文旅 千年古...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近年来,合浦县人大聚焦文脉传承、生态保护、城市管理等领域,坚持上下联动助力...